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96|回复: 0

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3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漫谈
2024. 3. 9
                                         李俊华
本来,我对音乐特别是以交响乐为标志的古典音乐的理论一窍不通。然理论上的不通并不影响我独自乐此不疲地欣赏古典音乐。而且多年来欣赏古典音乐的经历、感受又使我体会、感慨颇多,常常在听音乐时从脑海里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思来想去又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于是思绪就大胆扩展开来。比如这些天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二十多年了,我听《梁祝》的次数几乎寥若晨星?而听贝多芬、门德尔松小协的次数几乎不隔日。或者说,贝多芬、门德尔松的曲子几乎不可须臾离开,有一两天不听就特想,就馋,就心慌意乱,直到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来,心绪才回归平和、静谧并陶醉其中。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听《梁祝》就没有这样的感受呢?
简单说,《梁祝》是标题音乐,属于具象思维,即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的音乐陈述。音乐响起来,听者的思绪就会跟着这些情节,跟着这个音乐主题而行。而贝多芬、门德尔松第等小协是无标题音乐,属于抽象思维。前者所说的那些附加的东西都没有了,只有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跟着感觉即兴、尽兴而走。前者因为源自越剧,其具象思维的特点,就会把听者的思维带入或限定在有限、固定的故事情节里,很难有所突破。久之,厌倦了,疲惫了,就不想再听下去了。而后者是抽象思维,而且它的前提,是主旋律或主题必须好听,能够站立得住,这一点恰恰是感性为主的!于是,在优美的旋律中,听者的思绪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所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且很容易伴随和引导听者的思维自由往来,向无边的苍穹扩展、弥漫开来。在几百年前的欧洲与今天的现实中穿越,在思想探索中不断迸发、闪烁出异样、迥然的思想火花儿。
思绪若此,我才开始质疑“高山流水”这个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觉得我们多数东方人被阻隔在古典音乐大门外,都是被这个错误的音乐理论给误导了!被其故弄玄虚的吓住了,此是后话,不提。
过去常听到说,听古典音乐不必懂歌词(这里的古典音乐包括歌剧、交响诗等形式),只要旋律优美就一定能听懂。这话没错!但是当我们听威尔第的《纳布克》时,那首“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飞翔”响起时,我们也只觉得旋律优美、好听,甚至也能听得热血沸腾一般。但是恐怕我们没有米兰市的观众那般疯狂的迷恋、崇拜、动情----当年首演该剧时,他们先是狂呼大喊,进而曲终后涌出歌剧院大厅,涌上街头齐声高呼“威尔第万岁”的那般痴迷、激荡人心!这,就肯定是剧情、是歌词的作用了。
思绪在漫无目的游走中忽然意识到,无标题音乐一定是后来才有的,也就是说,最早的音乐,一定是简单、生涩的音素、旋律、音符组成,解释、释放自己的情感,因而一定是有标题、有寄托的。因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成熟也应该是由低到高、由简单、粗浅发展到深刻、复杂。早期的作曲家、听众在音乐欣赏中逐渐体会到,有标题犹如一道束缚的链条,禁锢了听者的思绪,于是逐渐抽掉标题、歌词等。直至衍化到用字母、符号等抽象思维标志作曲、创作出无标题音乐。这,一定是很遥远以后才有的事!
后来人们发现,去掉标题反而更好,对欣赏者是一种解放,甚至对作曲家也有了更大创作自由的模式。如此,听众更容易在音乐的徜徉中放飞自我,在更自由的抽象思维中找到音乐与个人情感的水乳交融……!
古典音乐走出欧洲,走向世界、被世界所接受继而风靡数百年延续至今,大多应该是无标题音乐的功劳吧!
                             3.23
                                 4.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20 05:4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