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个帖子的页面很多次
总是看个开头就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了
终于选择在这样一个凌晨
没有开任何背景音乐
在桌上嘀哒嘀哒的时钟声里
和木然一起走进了他心里的纽约
看到标题,和a_may一样,印象深刻的是怆然这个词
为什么到纽约会是这样的一种心情呢
带着问号随着木然一路走
待看到“想起枫和心宜,内心有种隐约的疼”心里的问号更大了
这就是怆然的原因之所在吗
文章由两条线展开
到纽约一路的地理位移和路边的景观变幻
让我这样不曾去过纽约的人
在一个个不熟悉的道路和关卡的名字里感觉到纽约一点点近了
而笔者一路的绵延思绪让我们在他的怀忆中慢慢读懂了他那份再到纽约的怆然心态
木然的思维是跳跃式的
有对眼前人、事、物的感喟
也有由眼前而引发的对既往的追忆
第二条主线里然和枫的创业故事、枫和心宜的感情经历牵动着我的心
即便是着笔墨不多的北京口音老夫妇以及心宜的弟弟心平
在看完文章后都忍不住想问“他们现在怎样了呢”
夜就这样慢慢又走过去了
窗外还没有一丝丝光亮
由木然的纽约想到了我那些在国外的同学
这些年,有时在MSN上碰到,会问“嗨,还好吗?”
他(或她)会答“还好吧”
一个黑人从窗户爬进来抢了她装满重要资料的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
她在英国工作,而他先生却远在美国
每年除了圣诞只能在她接了美国的采访任务时匆匆见上一面
我知道“还好吧”除了包涵这些,还包含其他更多
解释“怆然”这样两个字,木然用了八千多字
我想也许是因为要说清楚“还好吧”这三个字需要太多文字
她就只是轻轻地说“还好吧”
记得她说过“即便英文说得再好,工作再出色,在那里却依然寻不到皈依感,那里不是我的家”
清清在你们心念着的家里,我真的希望在异乡的你们一切都还好
就像木然文章后记里写的“千言万语凝成最后的一句,是愿好人一生平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3-22 6:00: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