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86|回复: 0

[转帖]指挥家Charles Mackerras辞世(1925—20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此情可待750809 于 2013-10-25 00:34 编辑 nEO_IMG_81XM1Y2iTBL__SL1500_.jpg 查尔斯·马克拉斯(1925—2010),1925年11月1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谢涅克塔迪,他早年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斯音乐院,后前往布拉格音乐院进修。他在1948年担任英国的塞德勒威尔歌剧院(后改为英国国家歌剧院)指挥,1954年任BBC音乐会乐团首席指挥。1966年到德国的汉堡国家歌剧院担任指挥,1985年任里兹爱乐协会音乐总监;之后,还曾经担任苏格兰室内乐团的音乐总监,捷克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圣弗朗西斯科市歌剧院的首席客席指挥等职位。由于在布拉格修习指挥之故,使得Charles Mackerras对于如亚那切克等捷克音乐较为熟悉,除此之外对于歌剧的指挥也有丰富的经验。 2006年获得留声机终生成就奖 很多指挥大家对音乐的诠释必然导致有人欢喜有人“仇”,而且两派人壁垒分明。想想尼古拉斯·哈农库尔特和其他专工“时代乐器”的指挥大师,以及对立方劳林·马泽尔和其他力挺大编制乐队的指挥,莫不如此。然而,人人都喜欢查尔斯·马克拉斯。他不是托斯卡尼尼那样的挥舞着指挥棒的暴君,也不象巴伦勃伊姆那样喜欢面对公众畅所欲言,他亦未曾运作过柏林爱乐或伦敦交响那样的重量级乐团。但他却是半个世纪以来音乐界最重要并广受喜爱的人物,富有主见而敬业,马克拉斯将学者风范和内在音乐性深刻地融于他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中,这使他声望鹊起。他没有卷入时代乐器和现代乐器之争,而是在近年另辟蹊径,将这场争执推向用现代乐器发出时代乐器声响的新方向。 他的风格异常灵活多变,因而常常带给人们超常的演出效果,不论所演作品来自英国、捷克、意大利还是德国。正是人们渴望首席指挥们能够具备的这种灵活性,使得马克拉斯在督导威尔士国家歌剧院和英格兰国家歌剧院时获得非凡成功。这种灵活性也许源于他本人跨越国界的成长过程——他1925年生于纽约,之后很快移居奥地利,后来又搬到英国。至少就他指挥过的乐团而言,他始终是一位世界公民。例如,近一两年来他先后执棒多个风格迥异的音乐团体,包括苏格兰室内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以及伦敦皇家歌剧院乐团。 当然,最令马克拉斯欲罢不能的还是他钟爱的雅纳切克作品。正是通过马克拉斯不计其数的现场演出和经典录音,才把雅纳切克的知名度在全世界提到一个全新高度,这一点怎么说都不过分。歌剧《卡塔·卡班诺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马克拉斯指挥首演这部歌剧之前,这部歌剧在大布列颠默默无闻。他演绎莫扎特作品的非凡能力,同样为人津津乐道。 他早年在悉尼交响乐团作首席双簧管演奏员时,就已经开始为成为世界音乐的一支巨擎而不断进取。他始终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现在根本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算是一个证明吧。在他身上,青春的欢悦和探索音乐真义的渴望依然炽热耀眼。他的成就高人一筹,他已经同时赢得音乐家和听众的爱戴,但他还是渴望奉献更多——我们这些爱乐众生可真是福星高照。 五张最佳录音 多尼采第:《玛利亚·斯图亚达》,英格兰国家歌剧院(Chandos CHAN3017) 雅纳切克:《五部歌剧》,维也纳爱乐乐团(Decca 475 6872DC9) 莫扎特:《魔笛》,伦敦爱乐乐团(Chandos CHAN3121) 里姆斯基-科萨阔夫:《舍赫拉查德》,伦敦交响乐团(Telarc CD80208)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捷克爱乐乐团(Supraphon SU34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4-29 07:0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