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67|回复: 2

在交响乐中听到贝司的声音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司负责的是交响乐队最低音的声部(但不是最低音的乐器。低音巴松管和低音大号的音域可以比贝司的最低音弦,不管是E弦还是C弦更低,甚至一个有意往低音吹的次中音长号也能超出常用音域而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贝司齐奏的低音是整个乐队里最好的低音,浑厚而有弹性,比相同音域的木管或铜管乐器都要显得润泽有活力一些。另一个原因是贝司的演奏技术是灵活的(和近似音域的乐器比),让优秀的乐队贝司演奏很快的段落,并不是特别吃亏,但让低音巴松管吹奏很快的段落,就比较吃亏了。

这样的结果,贝司在交响乐队里就很少有“出头之日”了。因为,贝司是弦乐队和整个乐队的低音根基,如果连贝司都被用来演奏弦律了,那只有两种可能,一就是剩下的低音由别的乐器演奏;二就是不要低音了,整个乐队静下来听贝司。

第一种可能也不是没有,但贝司已经是最好低音了,由别的乐器顶替这一职位不是很合适,除非这一低音段落很简单,这时候才可以由定音鼓代替贝司演奏低音,贝司脱身出来露个脸。这一例见于马勒的“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该乐章一开头就是定音鼓演奏的低音,然后首席贝司令人惊讶地在高音区来了一段独奏,马勒的本意是认为贝司的高音很干涩,正好表现这段旋律的荒谬。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今的贝司手的技术早已能使这一段技术简单的独奏听起来无比悠扬悦耳了,以至于指挥不得不经常关照这里的独奏贝司,让他故意把声音处理得干涩无力一点。

第二种可能多一些,主要见于故意展示贝司特性的段落(比如笨拙感、沉重感等,虽然贝司的独奏效果并不一定都是笨拙沉重的)。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里“大象”这一段就是如此。可能听了这一段的人对贝司的演奏笨重形象的效果印象十分深刻,特别是和后面的大提琴独奏的“天鹅”一对比,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印象:贝司是大提琴在乐队里的穷亲戚。虽然这是不公正的印象,但如果没有机会听到贝司的真正的独奏曲目,则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入门”里贝司声部的独奏也是这个性质的,不过布里顿有意让贝司演奏到高音区,以试图给人完整的印象。
威尔第的著名歌剧奥赛罗里面,为了表现男主人公强烈的思想斗争和沉郁的心境,用了一段低音提琴独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概这和威尔第与bottesini,著名的贝司独奏家是好友,因此熟知这一乐器的性能有关吧。

在交响乐里,贝司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和大提琴演奏同一段乐谱。因为贝司是8度移调乐器,所以,当他和大提琴演奏同样的乐谱的时候,实际上二者是在隔八度演奏。这样的低音,是效果非常好的。如果没有贝司,光大提琴,则声音不够深沉有力;如果没有大提琴,光贝司,则声音不够清晰灵活,二者结合是最好的。这种方式的演奏,在低音区,是贝司的声音主导的,在中高音区,则是大提琴声音为主导。
有不太常见的例子,是大提琴和贝司先后演奏同一段旋律,造成特殊的对比效果,例如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19世纪后,大提琴逐渐从纯低音乐器中解脱出来,在交响乐中经常脱离贝司而演奏旋律。这时,低音就留给贝司了,但为了让贝司的低音线条清楚,往往在贝司上面附加管乐,来重复贝司的音符,这样,贝司虽然是弦乐中的一员,却经常有机会和长号、大号、巴松管等乐器演奏同一段旋律。

总之,贝司在现代交响乐队里是相对比较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着意听听他们的声部,会大大扩展对早已熟知的某首乐曲的认识,听到自己原来听不到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先顶一下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司是什么?楼主指的是低音提琴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8 0:22: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18 16:5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