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65|回复: 4

请把足球还给足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意大利与澳大利亚的那场比赛,黄健翔三个字似乎要比这场淘汰赛的结果更让人关注。同时,由黄健翔激情解说引来的争议,也立即充斥各大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大家对于黄健翔的当场“激情秀”,形成两大对立帮派各抒己见。“且听”也是如此,既有人颂扬他是像男人一样在战斗,也有人指责他“心理态”滥用激情。

    记忆之中,这是黄健翔第二次受到公众的非议。前一次,因为他用语言狠狠抽了中国足协一个耳光,结果他与张斌一起被中央电视台“冷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次,黄健翔恐怕也难逃同样的厄运----先是他的领导和同事张斌用了“四失”为之盖棺定论,随后被取消了原定的法国与西班牙一战的评论解说资格。

    黄健翔之解说为何陡起波澜?有人已经为之作出系列解读——这是中国世俗生活中罕见的时刻,是一个试图动摇行业或习俗的固有标准,以歇斯底里的呐喊向惯例的祭献;民间遐想的汹涌潮汐假借足球世界的盛大庆典,挤过狭窄的游戏解说通道,撞击了个人意愿的表达底线。

    故有人说,如果黄健翔是用纯粹的球迷身份看球评球,无论他再怎么呐喊也没人干预和指责。但他目前是电视评论员,不应该向观众强加个人意愿。可是,我们应该还记得,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半决赛,当中国队韦海英在最后时刻把球送进巴西队大门,从而使中国队实现大逆转时,黄健翔第一次用他那激情的嗓子大吼:“球进了!漂亮!韦海英!韦海英一脚把中国队送进了决赛!”当时不但没有人认为黄健翔的做法有何不妥,相反认为这是中国足球解说史上的一次命,自此彻底改变了以前国内足球解说员那慢条斯理循规蹈矩地教课似的解说。假如把那天的意大利换成中国,把“意大利万岁”换成“中国万岁”,又还会有人去指责黄健翔的“疯狂”吗?由此看来,错的不是黄健翔,而是我们当中的某些人的心胸过于狭隘。

    而从球迷的角度来看 ,黄健翔的“出格”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试想,一个对中国足球已经绝望到家的人,你就不让他把感情转移到其他球队,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颓废,又转播了那么多年的英超、意甲、西甲、德甲,如果不想让自己这份对足球的嗜好蜕变成太监,那么他的心就必须有所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健翔就算是成了意大利队的“洋奴”,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黄健翔的这次宣泄不过是情之所至情不自禁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

    足球需要激情甚至狂野,一个优秀的解说员应该永远在他的舞台上为点燃球迷的激情而呐喊。如果我们都成了伊万诺夫裁判,动不动都掏张“红牌”,把“个性”全都罚下场,那么留下来的不全都是 “统一思想”下的“统一口号”?

    足球原本就是大众游戏.既然是游戏,就不妨抱着游戏的心态去参与.因此,黄健翔情之所至也好,滥用激情也罢,我们都应该把足球的归足球。在游戏中沉溺,差不多等于在游戏中死亡,而试图向死亡处打捞游戏的含义,结局往往就是“娱乐至死”。

    在黄建翔高兴地宣告希丁克球队之死的数小时之后,霍华德的座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缓缓降落。已经有人愉悦地将足球世界杯冠以足球事件杯之名,可好在这穿凿附会之风,并没有吹拂眼前这只小小的足球。显然,澳大利亚人比我们更真正地懂得:足球的就还给足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9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应该在我们总理还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用输,什么都可以豁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寺在2006-6-29 23:31:00的发言:
他不应该在我们总理还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喊.

应该是他们的总理还 在中国的时候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支持老黄,没错!错在中国"条框"太多.有那么多准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5 22:3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