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12|回复: 0

苏州评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话只说不唱,俗称“大书”;弹词有说有唱,俗称“小书”。她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出。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档”,是评弹术语,兼指演出单位和节目,运用相当广泛。评话是单档的,即由一个人表演。双档较为少见。弹词则可分为单档、双档、三个档,个别也有四个档的。

单档,一个人表演,三弦伴奏。

双档,两个人表演,分为上手和下手。上手弹三弦,下手弹琵琶,表演以上手为主,评弹术语叫做“掌舵”。进入角色摹拟,叫做“起角色”。上手、下手也有分工,上手多用男角,评弹术语叫做“阳面”;下手多用女角,评弹术语叫做“阴面”。

三个档,由三个人表演,除上手、下手以外,中间增加一人,评弹术语叫做“插边花”。一般由新手担任。

一般在正式书目演出前要演唱 “开篇”,又叫“开词”,起定场作用,相当于唐代“变文”的“押座文”为后来评书的“定场诗”。“开篇”一般由一个人演唱,也有时唱开篇和对白开篇。一些精彩的“开篇”成为传唱不衰的保留曲目。

评弹讲究:说、噱、弹、唱。说:说表功夫。噱:类似于相声小品中的笑料。弹、唱:大家应该知道的顾名思义。其实现在在江、浙、沪以为的地方播放的一些评弹节目一般都是放一些选曲或者开篇……弹唱部分在书中所占比例比较少,所以说、噱尤为重要,

评话的多是长篇。传统评话书目主要有《三国》、《隋唐》、《水浒》、《英烈》、《岳传》、《包公》、《七侠五义》等。弹词传统长篇书目主要有《三笑》、《白蛇传》、《西厢记》、《描金凤》、《珍珠塔》、《玉蜻蜓》、《大红袍》、《杨乃武》等。

这类长篇书可以连续说,如果每天说上一段,一般可以连说两三个月,长的多达七八个月。为了吸引观众,评弹特别讲究悬念,俗称“关子”。评弹术语里有所谓“关子书”和“弄堂书”。关子书,就是故事进入高潮,矛盾冲突激烈,情节紧张热闹之处。弄堂书,就是铺垫交代,情节较为平直之处。一部大书,既不可能都是关子书,也不应当排斥必要的弄堂书,二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还有术语“卖关子”,又叫“落回”,指的是用悬念结束当天的书,相当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扣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4 17:42:4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6 12:0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