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39|回复: 18

杭州,浮光掠影(图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写好这篇文章后,是否上传发表让我犹豫了颇久。这次的杭行与别时不同,我是怀着快乐休闲的心情去了。到了杭州,我却发现我无法对西湖文化望而不见。她的故事,她的历史,她的人文构造了她的美丽。一连五天,我徒步走遍了西湖各个景点,对每个景点的历史和由来细细通读与回味。 也许这篇文章并没有诱惑力,因为其中没有隐私或情感的赤裸的描述;也许这篇文章枯燥无味,因为更多的是对杭州历史的讲述与个人的疑问。这样的文章也许并不合乎现代年青人的口味。 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青人读一读,我想告诉大家,无论到哪个地方,都请尊重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离杭之后,想写一篇关于杭州的文章,却难以下笔。杭州与西湖的文字多不胜数,各家文人骚客诗词歌赋流传千古。无论如何,我这小小的手指头,怎能把杭州的美丽以及心里的激情表露无遗? 然而杭州的美丽,做为游客,终不能像西湖边的人家一样,把杭州与西湖据为已有,一辈子相守。既然带不走一片山,带不走一湖水,充其量只拥有了唇齿间龙井的茶香以及一些扑朔迷离、断断续续甚至是一知半解的故事。然而,要写一篇对得起杭州的美文,至少得在苏堤断桥对上夕阳沉思构想几暮,又或者在灵隐孤山赏茶远眺数载吧?这对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我是不可妄想的。我有的,只是这几天伴随而来的关于杭州与西湖的浮光凉影和因此而来的感叹吧。 如果带不走,便留下;如果留不下人,便留下回忆。 既然如此,我便没有了推托的理由。 (一)杨公堤的梧桐 不得不承认,每次的出游都是对生活不同程度上的出逃。只有陌生的山山水水才能治疗对生活的疲累。从今年3月开始,我就对杭州充满了幻想,幻想在柳浪湖边喝一个下午的茶,把夕阳喝成暮色而不思考任何事情。 杨公堤的梧桐树该落叶了吧?友人的这句话让我对杨公堤充满渴望。干净的石子路黄叶翩翩,树缝叶间洒落点点阳光,是我对悠闲的注解。 西湖的西面,明朝时有一条南北相连的长堤,叫杨堤,又称杨公堤。南宋后,官府对西湖废而不治且任豪门占湖为田。1503年,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他力排众议,于1508年2月2日开始疏通西湖,耗时152天,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条与苏堤相对的长堤,方便了南北交通。杭州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堤为“杨公堤”。 与苏堤白堤等景点想比,杨公堤缺少人气,甚至有些寂寥的味道。据闻是因为杨公堤两旁的生活与商业设备没有完善的原故。然而我却异常喜欢这种寥无人烟的清静。 杨公堤,用“美丽”两个字来形容,我嫌俗了。 望不到头的高大梧桐,大片大片的落飞黄叶,绵延不绝的两岸水色,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童话。 确实是童话,我不同意叫仙境。仙境是没有人烟的,只有童话是靠近生活却梦想于生活。 10月2日清晨,杭州秋雨绵绵,杨公堤上散步,一个人。 给某人发送这条短信时,我正撑着伞,一个人漫步在人烟稀少的杨公堤。没有看到杭州的阳光,却看到了杭州的烟雨。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也许我来对了,笑笑安慰自己是生活中必须的环节,然而还是无法相信,心中那片飞舞在阳光中的落叶,会因此而消失。 在杨公堤上散步,不会让人再想到办公室、高跟鞋以及那些莫明其妙的感情烦恼,甚至不会去追穷它的历史。思想可以是空白的,有时又伴随着一丝若隐若无的闲愁,即使只有落叶,没有阳光。 (二)白堤与断桥 白堤与断桥,我是留到最后一天才去的,因为之前,我实在不敢接近,感觉无法承载她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重复断桥上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故事,在这里略显做作与矫情。但想来想去,却觉得必须解释一下白堤与断桥的关系,以及白堤的由来。 白堤是西湖历史最悠久的古堤。白堤名字的来由,并不是因为白娘子,而是白居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为了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以及附近乡村的灌溉问题,决定增大西湖的蓄水量,便在西湖的东北岸筑起了一道长堤,叫白沙堤,也就是白堤。为了纪念这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与父母官,杭州人民也把白堤称为“白公堤”。 西湖老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就是指这里。据说每年冬天下雪,断桥从桥面中间起,就一半有雪覆盖得白茫茫一片,另一半的雪还没落到桥面就已融化掉。远远看去,就像拱桥是断了的一样。“断桥不断”的典故由此而来。 来的真不是时候,白堤两旁都是桃花,可以想像,西湖的春天该是如何的动人心魄。时值中秋,既然只剩下枝条,一群群的麻雀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却把这里当成了长期的家。游人一拔拔地过去,鸟儿却一点不慌张,一棵棵树地做短暂的停留。 这又是一个关于西湖飞鸟的童话。 当在白堤、苏堤甚至车水马龙的南山路上看见一群群在空中掠过的夜鹭、树杈上的松鼠时甚至是一只麻雀时,我仅有的一点在广州生活的优越感被碰击得支离破碎。在广州的街道,最有可能出现的动物是老鼠和蟑螂。一座随处看得见麻雀和松鼠的城市,比起那些号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广告语来说,更具有杀伤力和诱惑力。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还记得这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吧?讲的就是白堤漫步。 (三)孤山路的厚重 西冷印社位于孤山路,与文澜阁、二公祠、杭州西湖美术馆、中山公园同在小孤山下。 无论如何我都得去西冷印社一趟。 在灵隐寺的时候,我就对偶遇的一家三口说过这样的话。对西冷印社的向往,缘于对《李叔同》的思念,这本书出版于西冷印社出版社。 知道李叔同,因为丰子恺。丰子恺的老师,后来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是西冷印社的早期会员。后来在西湖出家,在灵隐寺受戒,还为此专门写了篇《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里就记载着,他如何在西湖变成弘一法师的。 同时值得推荐的是沙孟海的《印学史》,也是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了解中国印最佳读物之一。沙孟海是西冷印社历任社长,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 西冷印社建于1904年,是海内外著名的金石篆刻、书法、绘画、学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社”。社内藏有至今发现最早的石碑,以及东汉初年的“三老讳字忌日塔”、华严经塔等古迹。从唐朝的白居易、北宋苏轼、清朝西敬等“西冷八家”,都曾留迹在此。 最明显的纪念就是白居易与苏轼,在西冷印社不远,就是纪念这两位大文豪的“白苏二公祠”,据说是这两位在杭州的重建过的故居,而西冷印社所在地,便是白居易的书屋“竹阁”。 参观二公祠,我是怀着肃穆的心情的。白居易和苏轼,一个悲天悯人,一个忧国忧民。读书时代,会背的古读词,最多的就是他们两位的。原先并不知道二公祠就在孤山路,遇见时万分惊喜。二公祠结构很简单,前后两间庭堂,前面一间是苏东坡的祠堂,后面是白居易的,分别挂着两位文豪的工笔画像及诗词。两屋之间侧是一个幽静的庭院,虽小却精致。 当我一个个字地读完挂在墙上的诗词时,骤然发现,这里太静。 是的,与外面的人头潮涌相比,这里真是太静了,静得不可思议,静得让人觉得黯然。除了我,只有一对年轻男女,相偎着站在白居易画像前说悄悄话。我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总算有点安慰,真的希望他们能懂得。 去杭州之前,我对文澜阁的唯一的认识就是《四库全书》。 这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于乾隆49年完成,全书7部,其中4部藏于宫延,合称“内延四阁”;另外三部分别藏于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合称“江南三阁”。 一直以来,我对《四库全书》的藏点就存在疑问,为什么后三部收藏的地点都位于江浙一带?难道仅仅是风流皇帝对江浙两地美女美景的热爱? 统领大清皇朝的伟大圣人当然没有我这等小市民的浅薄,细细一想,也许这真的不是一个偶然,自古江浙出才子,读书人多,文化渊源深厚,《四库全书》的利用率当然会比其他地方的高。 果然江浙人民没有辜负皇帝一番苦心,太平天国运动让“浙江三阁”先后被毁,《四库全书》也都散落于战火之中。杭州的老百姓自发起大规模的抄书运动,在西湖旁偷偷收拾残书,或者在全国各地民间藏书楼内寻找抄书的底本。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3次的抄书才把《四库全书》补抄完毕,并建起了新的文澜阁。如今,往日的“江南三阁”唯文澜阁独存;三阁之书,唯文澜阁之书独在。 文化需要历史的沉淀,但文化会流失,最重要的是靠民间的搜集。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便说明了这一点。 文澜阁并不对游人开放,望着紧紧关闭的漆红大木门,我非常渴望一睹四库全书的真品,非常渴望了解这部书这个楼阁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甚至那个照顾文澜阁、守护《四库全书》的是何等人也。但是我也知道,对游人开放的结果或者又是另一形式上的毁灭,那么对于这样的封闭,我却感到放心了。 刚巧碰到杭州西湖美术馆在举办杜康的《十年铸一剑》书画展和已故国画大师黄宾虹书画展。装模作样地进去附庸风雅一番,然后灰溜溜地逃了出来。 别说对美术一窍不通,就算是科班生,也实在不敢评论这两位大师的作品。对于国画,我只懂两个字“形神”,但“形神”于何处?我却是没有心思去辨认的。 但令我感到疑惑的是,在才子百出的文化绿洲淅杭,美术馆都是长期免费开放的。而在广州和深圳这些商业氛围特浓文化氛围不足的地方,所有的美术馆都需要收费。 或许这也就解释了文化渊源为何有这么大距离的原因吧。 杭州的旅游地图上,孤山与中山公园是重叠的,让我非常不解,总是闹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到了中山公园才恍然大悟。 孤山是西湖最大的岛屿,因“四周碧波紫绕,一山孤峙湖中”而得名。后来修筑白堤,孤山才与湖岸相通。孤山是西湖著名的风景区,曾经被南宋理宗占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游江南时,又在此建造行宫,至今留下了皇家多处行宫遗址;到了雍正皇帝,孤山行宫改为圣因寺,与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并称为“西湖四大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孤山才对民间开放,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孤山改称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东与白堤终端的“平湖秋月”隔路相对,旖旎风光前人后者笔墨甚多。但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杭州最大的茶馆,也是杭州最早的茶艺馆之一。5千多平方米,100多个包厢。青藤茶馆注重弘扬中国茶文化,集名茶、名壶、名画为一体。茶馆人均消费最低50元,点一杯壶茶,小点零食免费自助。 与朵爱相聚青藤,聊聊吃吃笑笑,一个下午不慌不忙地过去了。 2005-10/20051099274198743.jpg 2005-10/20051099275175853.jpg 杨公堤的梧桐树和黄叶,是我化不开的闲愁。我们可以在很多城市看到树,但很少看到树荫。那些树孤零零的矗在路边,让人无法动情。在杨公堤,到处都是树荫,即使是下雨,在树下依然不需要打伞,树木的浓密可想而知。 2005-10/20051099361334113.jpg 2005-10/20051099362233807.jpg 有人说,杨公堤是最适合情人散步的地方,但我看到的,都是一家子居多,撑把伞,儿子骑在爸爸肩膀上,走过那长长的一条古堤,或者到了拱桥,停下来看看不远处的美景。 2005-10/20051099423098090.jpg 2005-10/20051099423850393.jpg 2005-10/20051099424714440.jpg 许多杭州人喜欢在假日里带着帐篷找一片绿地自得其乐。像曲院风荷、友好公园则都是大家趋之若骛的地方。即使在秋雨绵绵的秋日,到处都弥漫着杭州人特有的平和、悠然和富足。 2005-10/20051091004777956.jpg 这些小精灵是散步时的惊喜,大片大片的野花、大片大片的水杉是杭州市区到处的风景,也许杭州人早不以为奇,却惊动了我们这些游人。 2005-10/20051091025988393.jpg 2005-10/2005109103735088.jpg 2005-10/2005109106523836.jpg 2005-10/2005109106147306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0:07: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日,西湖边遇到了小台风,湖边的小游船纷纷靠岸。 2005-10/200510910101920523.jpg 2005-10/200510910103037683.jpg 2005-10/200510910103851944.jpg 这是从湖滨路看过去的白堤,那座小亭子是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地方。 2005-10/200510910123956223.jpg 2005-10/200510910124758475.jpg 白堤和断桥,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味道。 美景可以复制,故事和文化却不可复制,复制出来的西湖只有物质的空壳,没有文化的灵魂。 西湖的每一滴水都有历史,没有夸张。 2005-10/200510910172945235.jpg 2005-10/200510910173534738.jpg 2005-10/200510910174376381.jpg 2005-10/200510910175011331.jpg 2005-10/200510910175920510.jpg 2005-10/20051091018718209.jpg 柳浪闻莺,名幅其实,但开游览车的导游说,现在已没有黄莺啼叫,都是一些白鹭了。 2005-10/200510910204183093.jpg 雷峰塔,是西湖三大收费公园之一,前面有手扶电梯上到山上,法海也无法想到有这么一天吧。 2005-10/20051091022374265.jpg 在雷峰塔对出的马路,看到这么一条小何,无风起浪。旁边守着一位伯伯,和他闲聊了一阵,原来是渔业局的工人。水是钱塘江的水,从这来流向西湖,伴随着钱塘鱼。他们说,钱塘鱼非常贵。 2005-10/20051091024588828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0:26: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龙井洗洗手再到灵隐寺上香,菩萨会特别保佑。 2005-10/200510910283018276.jpg 灵隐寺是十大古刹之一,在灵隐寺山门前不可听信当地人所提示的烧香路线,因为那条路会让你走一段冤枉路,并且有许多卖香人的骚扰。 2005-10/200510910304233267.jpg 灵隐寺里读报,特别有意思。 2005-10/200510910312399751.jpg 飞来峰的佛像,天天承受着世人的攀爬同时亦受到世人参拜和贡奉,真是佛海无边。 2005-10/200510910325217742.jpg 2005-10/20051091033351992.jpg 2005-10/20051091035657540.jpg 这样才是我心目中的古寺,清肃、静寂,与世无争。 2005-10/200510910341896552.jpg 2005-10/200510910342541928.jpg 2005-10/200510910343362588.jpg 佛是神,不食人间烟火,我可是俗人,爱吃爱睡。杭州的吃特别不贵,口味与南方差不多,以酸、咸为主。通常游西湖的中午,累了,都会就近找一家咖啡室,休息一下。 2005-10/200510910381199281.jpg 2005-10/200510910382091898.jpg 2005-10/200510910383299111.jpg 2005-10/20051091038442344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0:38: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孤山路的杭州西湖美术馆,碰上杜康“十年铸一剑”书画展,最喜欢的就是这幅《鸡》,觉得鸡的眼神特别生动,像会在笑。 2005-10/20051091040240327.jpg 2005-10/20051091040975703.jpg 藏有《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可惜没有对外开放。 2005-10/200510910421933340.jpg 在西冷印社碰到元国霞书法展,最喜欢就是这幅对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进胸中云梦方可对迁人吟诗”,是登岳阳楼所书。 2005-10/200510910452464127.jpg 2005-10/200510910453547373.jpg 西冷桥畔,秋瑾墓苏小小墓旁,对影双人缠绵,所有与爱情有关的描述与想像尽在这里,与斯人永世相随。 2005-10/200510910504641741.jpg 2005-10/20051091051516764.jpg 2005-10/20051091051206079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1:22: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歌住的旅店叫《江南驿》,挺有意思的一间小店。老板特别有创意,大门外露台上的一个椅子最受欢迎,居然是马槽做的。店里每晚九点准时放电影,旅客都聚在酒吧里喝茶看电影,椅子好看不好坐,因为是用小船做的。 小店特别旺,一到吃晚饭时候整个餐厅都爆满,服务员会特别贴心地帮你预订一个位置,然后说:吃饭的时候我去房间叫你。 2005-10/200510910564772513.jpg 2005-10/2005109105785952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0:57: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当前,赶紧坐上沙发慢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是花朵,那么此文会是什么? 绝非绿叶! 细品之,我仍年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能拜读小歌的佳作了。 准备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好文就是还差了点~~~~~~~~~~~~~~~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0 05:5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