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3日)随即向草原进发,车队在草原的牧道上缓缓而行,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个个把狂喜写在脸上,每一双瞳孔都放大着惊喜: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洁白的羊群。。。哈萨克汉子悠扬缠绵的歌声,唱出了草原的远古雄风,荡得高漾得远。
奶酒飘香,可任思绪自由放飞……
青山苍郁,碧空如洗。
那拉提周围以哈萨克牧民为主,但“那拉提”却非哈萨克语,而是蒙古语,相传为蒙古人征服中亚时所留,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由此遥想八百年前,成吉思汁率领蒙古铁骑踏过这块土地时,可能正是日出的时候,翻越冰雪达坂的将士得以卸鞍饮马,埋锅造饭,那时肯定无暇顾及这里的美好风光,但也会平添几许征服的快乐。
牧民在马背上和帐篷里度过了一辈子,生活条件并不奢华,但是身体与心灵的自由却是许多人所羡慕的,他们在辽阔的蓝天和草原上放牧着牛羊,同时也放牧着自由的心灵。
长长的风,从山坡上吹过......
那拉提的光影
离开雪山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返回,经奎屯北上克拉玛依。去克拉玛依的路上有一小片的胡杨林。据说,胡杨在新疆也少见了,听罢有些遗憾。
多风干旱,锻铸了胡杨一身的硬骨,其木质坚硬细腻,厮守沙漠,无怨无悔。不由想起了左宗棠,最钦佩他扶棺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新疆今天能在中国的版图上,左帅功不可没。禁不住想起屠洪刚唱的:狼烟起江山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4日一早先去克拉玛依乌尔禾乡的“魔鬼城”,果然是魔鬼城!只见那些姑且叫做残余的小山吧,被风雕琢得林林立立,奇形怪状,犹如颓毁的城堡或断残的建筑。只是我们没有领略到魔鬼城的鬼哭狼嚎。这个魔鬼城要比五彩湾逊色得多,大约1小时就流连完毕,除非你是摄影家。但仁者见仁,各有所好。 回到车上,看到一些介绍的照片,沐浴在金色晚霞中的魔鬼城,说不出的震撼、辉煌,斑斓得简直叫人流连忘返,只恨自己没有那么高超的摄影水平。
翻过魔鬼城,便是一条颠簸的路了,两边的戈壁不断地往后退。汽车越往往前开,草原越发美丽,路边随处可见牛羊群,甚至还有野马。它们从容地踱过来、走过去,呵,天地茫茫,我们才是过客。
车队继续北上经布尔津向白哈巴行进,这里生活着的一个神秘民族——图瓦人。据说,他们所有的历史书写在用一种植物茎杆制成的乐器上。有位老人吹的曲子能把心扯得很远很远。
布尔津太阳花
布尔津五彩滩
在这里可以选择你的游程去向——往喀纳斯、白哈巴的可以继续驱车30公里前行,往禾木的可以弃车徒步或租马沿崎岖的马路(可是真正的马走的路哦)行走16公里前往禾木河与哈巴河交汇处,再往禾木乡、黑湖、喀纳斯。
图瓦人的家
醉人的秋
这里是一村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人。图瓦人相传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即蒙古族的一支。高大粗壮,不与外族通婚,酗酒厉害,常喝成醉猫。哈萨克人头脑精明,天生的商业好手,比他们的邻居富裕多了。
哈萨的马
图瓦的牛
白哈巴,真像一幅完美的油画!一条长长的沟谷里,星罗棋布着漂亮而又朴素的木头房子,金黄色的桦树、杨树点缀其间;一条亮晶晶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正是牧归时分,陆陆续续回来的牧人赶着牛羊,从东西两面山坡的通道漫步溜达回村,扬起一缕缕尘雾,被夕阳照得金光灿灿,这些金色的光芒飘进一座座牛羊圈,化成咩咩哞哞的唱和声;炊烟升起来了,也是金色的。山村的北面遥对边境界河,南面是高山密林。山林竟是五彩的,由下而上展现水平的色带:绿、黄、红、褐、白(白雪),好像是从彩虹上截下的一段似的。那些住在画境里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走进村子,除了牧羊犬不给陌生人面子而狂吠外,遇到的都是一张张和善憨厚的笑脸,即使正忙着的人们,也都向我们打招呼。
白桦树的叶子全都染成了金黄色,点缀在蜿蜒流过村庄的小溪两岸。偶尔,会有牛儿、马儿一边度着慢悠悠的小步,一边低头吃草,地是金黄色的,因为铺满了落叶,远处是白色的雪山......此时,谁也不想说一句话,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多余。
如果说哈纳斯是古朴的世外桃源,那白哈巴则是绚丽的童话世界。一切是那样的宁静,一切又是那样的原始。
晚上,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边设酒待客,一边唱歌助兴。大盘鸡是当地纯正的走地鸡,虽然有点硬,却不失原汁原味。我们边吃边聊,房东很健谈,有着哈萨克人豪爽的性格,他说再过一个月,大雪就会封山了,游人的车开不进来了。这里的雪,厚得没过膝盖,我们真的很庆幸来得正是时候,晚一点或早一点,都看不到这么美丽的秋天了。
阿黄睡着了
白哈巴和北疆的许多地方一样不通电话。进入村子时正值晚饭时间,正该喧闹,但白哈巴却沉寂地那么怪异。我忽然想起古龙笔下的《楚留香之午夜兰花》,那样的城,一切都好象应该有人存在,但却没有一点声音光线,看不到一个人。
穿过白天时曾经看上去很美的落叶长街,穿过将村子东西一分为二并提供全部生活用水的小溪,穿过装满了不知道多少年生活垃圾的大沟……
我感觉正穿行于一座空城。不同于那些已成废墟的故城,千百年来坦然站在阳光下等人参观。这里的黑暗却清楚地埋伏着无数生动的呼吸。只是,他们是一种另外的存在,在我们的视线和探索不能企及的地方。——好象一个精灵的村庄。
在夕阳的辉映下,这个小小的村落竟有一番迷人的滋味,让人以为自己恍惚在梦中在画里......
于是,白哈巴在我的印象里,是落叶叠织的没有声音的静美,和暗夜里没有光线人声的怪异。这样的感触如此清晰和不可磨灭,令我在怀想里,长久地怀着美丽的敬畏。
在这里,我们珍藏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清晨(5日),依依不舍地同哈萨克小伙子握手道别。车队缓缓地穿行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金灿灿的白桦树、小木屋、雪山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
旅游情报
从白哈巴度假村往东沿着小河的左边,步行约15分钟可到图瓦族人的白哈巴村。白哈巴度假村里的蒙古包一晚约150元,可容十人以上。这里除了吃住,一切免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17:50: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