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56|回复: 5

有朋友看过这部电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该说是部老片了吧。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 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 发行: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 导演:江澄 主演:果静临 吴辰君 陈 奇 赵 亮 下岗工人胡佐衡在路边捡到一把小提琴后,突然萌发了学琴的念头,随后便一发不可收地痴迷于练琴.面对家人、同事、邻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热讽乃至激烈反对,他仍乐词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宫老师的帮助下,他的琴艺有了进步,而周围人也渐渐开始理解他。 关于影片《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参加圣何塞电影节的花絮   美国的两大电影杂志之一的《VARIETY》(《综艺杂志》)宣称世界上有600多个电影节,美国圣何塞电影节被该杂志评列为第十位。该电影节是一个非主流电影节,为世界各地的艺术电影提供一个展映的机会。该电影节在世界范围内选片参赛,今届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伊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有100部艺术电影参赛。《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英译《VIOLIN》)和另一部中国电影《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被该届电影节选为参赛片。   经过历时半个月的竞赛,《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获得了该届电影节“最佳环球视觉奖》。该奖项是本届电影节国际部分(非美国部分)的大奖。 影片《卡车上的小提琴》在电影节上共放映了三场,场场爆满,深得观众叫好,更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是,我们影片的创作和所期待的效果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赞赏,他们毫不吝惜地给了影片六次掌声及十几次会心的笑声,当影片结尾时观众又为影片中人物茫然失落的命运深深的叹息。在电影节的一个PARTY上,一位德国制片人对中国同行说,他观看了影片后让他想起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而美国非常著名的影评人DENNIS HARVER在美国两大电影杂志之一的《VARIERY》上撰文对影片的评论是,“这是部好影片,可以在美国艺术电影院线放映。” 转贴一段影评,就是看了这段文字对这电影有兴趣了。 我是谁? ——电影《卡车掉下的小提琴》观后感 阿赛尔 很久以来,没有看国产电影了,原因不言自明。就在我们这个谈论版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国产电影是个什么样子。就连大名鼎鼎的老谋子,也似乎在新作大片《英雄》中跌了跟头。从他和一个不懂事的记者的不愉快中,我们似乎感到了中国电影的一丝无奈。 中国人拍不出中国人自己爱看的电影,原因虽然多方面,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自己对自己的最真实的认识。造成这个状况的因素固然多方面,比如政治原因,那个严厉的不讲道理的审查,外行对内行粗暴的践踏;再如经济原因,艺术与经济利益的严重矛盾,不得不迎合小市民的心态;再如,看着国外电影的成功造成中国影人的慌乱直至不择手段地硬性模仿甚至剽窃(比如这个版上的一个《走出亚马逊》的评论就说得非常深刻);等等,但根本原因,还使我们失去了认识自我的勇气,是我们中国电影迷失了自己。所以,我们在这里问一句:我是谁? 是呀,当我们连自己是谁都迷失了,怎么能拍出像样的电影呢? 但是,即使如此,中国影人并没有放弃。这不,我就刚刚看了一部杰作:《卡车掉下的小提琴》,就非常深刻地反映了真实的中国人。所以,我认为,只要真实了,中国电影一定会有出路的。 这是一部很怪异的电影。说它怪异,是因为它把几个矛盾体,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从而造成了现实意义的荒诞,理想主义的伟大。你能想象么,一个生活在上海弄堂的下岗工人,家徒四壁,37岁了,还没结婚,仅仅跟着老母亲卖报纸,他能有什么想法呢?然而,一次偶然,改变了他的人生。一次,他无意中拣了一把别人遗失的贵重的小提琴,本想卖掉,但是,没有能卖出去,于是他异想天开,决定去学小提琴。于是,荒诞的故事展开了:他与那些10岁左右的小朋友去少年宫学小提琴。孩子们的嘲笑,没有灭掉他的理想,他在班上是最认真的学生;晚上在上海的破旧的里弄里,他要一直练上半夜,直到邻居们报警;他迷上了小提琴,即使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再次上岗,他也放弃了,因为它要专心致志地学小提琴;为此,他的母亲气病了,他也被别人看作“神经搭错了”的人而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电影的高潮到来:在精神病医院,医生要检测他的病情,他说就喜欢拉小提琴,没有病,为此,他亲自示范,终于,众多的精神病人给与了他热烈的掌声…… 故事的荒诞性显而易见。他的成功,没有在正常那里得到,反而在不正常的人那里获得。这就是血淋淋的真实人生。 你以为你是谁?中国人难道不知道自己是谁么?也许就是这样,中国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绝大多数中国人,真的被不是自己的东西湮灭了。比如,残酷的政治斗争,把自己的亲父母都能毁灭掉,这是一个正常的人做的事情么?比如,为了金钱,可以出卖灵魂,可以出卖身体和自尊,这是人么?比如,为么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欺上瞒下,可以昧着良心干坏事,这是他的本意么? 在中国的大地求得生存并不容易。利益的角逐,把人们都异化成了利益的奴隶,所以,当理想浮现时,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承认的勇气。或者为了什么,似乎不是问题;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自己时,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并非为自己活着。换句话说,活着的我们,根本不是我们自己。 生活的艰难,让太多的中国人失去了认识自己的勇气,失去了敢于做自己的胆量。所以,从这个意义讲,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深刻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我们举起直面自己的大旗时,我们真的有勇气面对那些冷漠的、嘲笑的目光么? 好在,这个电影揭示了这个真实的层面,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卑劣。富有理想和追求,曾经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精神,但是,仅仅在还没有完全转型为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就已经失去了自己,我们还能前进几步呢? 所以,要拍出中国人爱看的电影,真的不难!但是,我们为什么拍不出呢?我们真的迷失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近来忙得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了。 记住这片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定要找到这部电影!我喜欢这种精神!也可以说是神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大年三十晚上中央8台放过的,我看了一下,没意思,演员拉琴的动作都是是假的,根本就不会拉。最关键是丝毫没有音乐气质和人文的精神内在,假的厉害。简直是一种戏弄和侮辱,非常的失望甚至有些愤怒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3:22: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下,应该好体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3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半就关机了,真后悔,连花五块钱买的天桥翻版碟都觉得有点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2 17:2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