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卫视 2005年05月03日
p>
宋楚瑜,湖南湘潭人,1942年生,父亲宋达曾任台湾“国防部”人事局长、联合勤务副总司令等职务,和蒋经国私人关系密切。宋楚瑜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1966年赴美深造,先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硕士、天主教大学图书管理学硕士及乔治城大学政治系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在美国打拼了8年,已经小有成就的宋楚瑜,抱着“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的信念,回到台湾步入政坛。从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做起,历任“新闻局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1993年出任台湾“省主席”,1994年当选为台湾唯一一位“民选省长”。1999年,因与李登辉为首的国民党政见不一而决裂,并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2000年“总统”选举。失败后,于同年3月成立亲民党,出任该党主席至今。继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和国民党主席连战出访中国大陆之后,宋楚瑜也将在五月五日历史性出访大陆。
小莉:江炳坤这次对大陆的破冰之旅定位为是经贸之旅,缅怀之旅,连战的大陆之旅叫和平之旅。相比于国民党的两次大陆之行,您觉得您的大陆之行,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宋楚瑜:其实这一次我到大陆上去,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够让双方多了解,然后,推动促进和解。我曾经一路走来,从政以来,和我们亲民党创党以来,我们对两岸问题的基调和基本的政策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基本的政策,我们坚定的反对台独,我们始终没有动摇过。因此,国民党要去和亲民党要去,我觉得都是好事,都是好事。为什么,那就是有我们这些泛蓝,从过去这些实质上的这些经历里面以后,重新归纳出两句话,那就是诚实地面对现实,务实地面对未来,所以我这一次去中国大陆。我是代表一个在台湾的政治人物,经历这么样子的一段时间当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很愿意把我在台湾经历过的情况,我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大概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民选的省长,我在台湾三百零九个乡镇,不但走过留下痕迹,做过建设,替他们服务过,最重要,我在每一个乡镇,都有我的个人的朋友,我把这一些人的心声向大陆的我们的好朋友,和我们的这些同胞,尤其是他们的领导人来描写着。台湾人珍惜的是什么,台湾人珍惜的是他自由民主的那个制度的选择,他们几十年来跟大陆上的隔阂,台湾的意识,不等于就是台独的政策,台湾的意识需要被珍重。作为一个台湾人,他爱他的乡土 ,他喜欢他几十年所创造的民族的那个成果,他好珍惜好珍惜,他好怕他们的这些自由的成果被拿掉。因此,我要把我们自由的台湾人的心声也要让他们晓得。但是台湾意识不就是台独的政策,台独是走不通的。台独不仅走不通,国际没有一个主要的国家承认和接受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小莉:大陆方面一再的说,欢迎所有承认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的人到访大陆,但是民进党方面又提到,希望亲民党在跟对岸的领导人在会谈的时候,不要承认九二共识。那究竟,你个人和亲民党怎么看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
宋楚瑜:我觉得所有的中国人大概都可以有两个共识,从历史来看,中国从来只有一个。您还记得我们的古话说,天无二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中国人的共识,大一统的共识。第二,我们还有一句话,每一个人都看过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只有看看分分合合的这些历史,但是从来大家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一个所有我们大家的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不会避谈所谓的九二共识,其实九二的那个基本的决定就是我在做中国国民党的秘书长的时候,九二年的那个时候,我们在国统会所定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我们认为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不过这个基本的一个中国,双方有不同的解释,在台湾,我们认为,是一九一二年,是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的主权在四九年之后还及于中国大陆,但是治权仅限于台澎金马;但是对岸认为四九年之后,那个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主权及于台湾,但是治权是及于大陆的地区,这叫做九二共识的条文。但是双方现在纠缠的。到底要用什么样的一个方法来表达,我必须要说的,那就是为什么不有一个新的一个概念,那就是两岸一家亲,我发明的,叫做一中屋顶。其实就像闽南的四合院一样,东厢房,西厢房,这两个兄弟老是吵吵闹闹,妯娌也不合,平常从来不来往,但是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跑到当中那个地方去祭拜祖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嘛,都是一家人嘛。所以因此,只要在这个情况,不搞法理台独,两岸一家亲,中国人去帮中国人,大家一起创造中华民族的一个新的纪元。
小莉:您个人而言呢,这次的大陆之行,您最想讨论的是哪几个方面?
宋楚瑜:我们必须要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争议,在辩论的当中失掉了好多的机会。如果两百年以前,一百多年以前,中国错过了那个产业革命的列车,现在二十一世纪,靠两岸一起,我们有技术,我们有专业,我们又有市场,我们又有资金,大家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愿景。中国人,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景,你看看台湾的IC多好,我们的marketing,我们很多很多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我们累积的经验。台湾也走过很多现在大陆上面现在所即将要面临的好多问题,城乡的差距的问题,那些沿海跟内陆的问题,南北的差距的问题,都市失业的问题,农民转业的问题等等,台湾都经过这些很多很多痛苦的经历教训,不要重复错误的这些事情,避免掉,加速地去做,这就是两岸可以互通互补的一个好的事情。
小莉:媒体评论说,您这次到大陆之行,可能最终希望就是达到一个不独不武的一个布局,这是您的最终的终极目标吗?怎样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您的两岸和平计划是什么?
宋楚瑜:我觉得你刚刚讲的这个事情,确实是很多人在心里面所想讲的话。台湾现在朝野,大家都已经往这方面在公开的说明,那就是去搞台独是走不通,是行不通,不要自欺欺人,台湾已经做了。不过我在这边要特别说明一点,这个不独不武的保证,不是宋楚瑜和在野党能做得到的,那就是执政的当局,要非常明确的去做这些动作之后,相互之间,最后还必须要有公权力,执政的当局来达成最后的协议。所以,我并没有任何的奢望,说我能够到中国大陆上去之后,为所谓不独不武去签定任何的协议,我要讲求分寸,要讲求分际,但是我可以把台湾民众确实的心声要说出来、那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希望大陆的同胞不要以为我爱台湾希望台湾就是要搞台独,爱台湾不是坏事。因此,这个不独不武和两岸之间必须要排除一些障碍,还需要一些时间,慢慢一步一步来做。千里蜗步起于足下,其实两岸很多的事情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向前进,终有达到千里的一天。
小莉:事实上,国亲两党的主席,先后去大陆访问,在大陆方面也对您提出高调的邀请。台湾的执政当局呢,也把您跟连战的大陆行做区别对待,认同了您去大陆之行,你觉得为什么这个区别会出现?
宋楚瑜:我大概是所有台湾政治人物里面,对于两岸问题,花最多时间,最深入去了解到各方面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而在这个过程,我做的准备工作比其它人做的多,那就是我了解两岸的问题。五十年来,这非常复杂,我曾经到过华盛顿,我也曾经到过日本,我也到过东南亚,美国现在众议院的亚太小组主席詹姆斯·里奇,他到台湾来参加陈水扁先生的就职典礼,就是二零零四年的五月二十号的时候,他除了跟陈谈过话之外,有两个小时以上沟通的,我是唯一的一位。我曾经跟他讲了一个事,台湾海峡的问题的复杂性。过去,对岸一再强调的是,就是这个是中国人的问题,绝对不可以有任何国际的介入。没有错,这是中国人的问题,但是我说,如果这个问题只有对岸人民能接受,台湾人民接受,而国际在那边错综复杂的再介入的话,才是真正这个问题的根本复杂性的关键性所在。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到,那就是如何的让所有的这一些人清楚地了解,只有让两岸的人,能够真正非常和平地来进行大家彼此的沟通,把问题去处理,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够好好地真正去解决。我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来描写我这一次的这个心情,我不是为个人和政党在造势,我是希望为中华民族的所有两岸的人民能够来造福,那就是如何去化解战争的阴影,然后真正的把这些问题的根本的问题去处理,我们才有和平的愿景。
2005年初,民进党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拉拢亲民党,炒作“民亲合作”议题。随后的2月24日,宋楚瑜和陈水扁举行了 台湾政坛引发不小的震动“扁宋会”, 就“两岸关系、族群和解以及台湾安全”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会谈结束后陈水扁与宋楚瑜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总结了双方通过会谈达成的十点共识。引得岛内媒体纷纷传言“亲民党的橘子要变绿了”。
宋楚瑜:我曾经跟陈水扁先生有过非常深入的交谈,更重要的,在跟他达成十点的决定之前,我曾经透过我们的幕僚超过二十次以上的磋商,那就是对于所有我们所发表的这些文字的每一点,都是经过相当严密的交换意见。这一些的咨询和背景,我相信是对岸的这些领导阶层很希望了解得到,台湾当局到底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但是我不是传任何的话,我这次去是代表我个人的立场,也只代表亲民党,我不代表民进党,更不代表陈水扁先生。但是我很愿意去,用英文讲去share,去让大家去分享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得到的一些咨讯。这个咨讯有利于对于两岸和平创造的到来。
小莉:您曾经提到过,在野党访大陆,必须要跟执政当局的关系、分寸,要捏,但是又不要捏得太紧,这次您的大陆之行在民进党方面也有一些设限,然后独派的人士可能有一些反弹,会不会影响到您这次大陆之行的成果,会打折扣?
宋楚瑜:其实正是由于独派人士有一些反弹,更显示出来这次访问的意义,那就是表达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多的背景,我们如何在这个当中,把我们的想法,很诚恳地,和对方去沟通,也把某一些人的想法,我们和我们未来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地去化解掉两岸当中不必要的这些障碍和误会。所以如何去落实,这个“扁宋十点”的这些基本的一些看法,可能是将来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一方面要到对岸去做这些沟通的这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