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几个关于钢琴的故事,生命、情欲、信念、重生,没有一个落到凡尘的,战争、孤岛、海上的船、挣扎的灵魂,故事艰难的迂回深入,在琴声里轻易到达……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
导演:朱塞佩.托尔纳托雷 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 提姆.罗丝 Tim Roth
佩瑞提.亚诺.万斯 Pruitt Taylor Vince
梅兰妮.希瑞 Melanie Thierry
放映时间:121分钟
出品:IMAGE ENTERTAINMENT
上市时间:2000/06/04/
影片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位出身在海船上的天才钢琴师的传奇一生。 他在婴儿时就被父母遗弃在船上,养父捡到他时正好是1900年的第一天,所以他的名字就叫“1900”。他从小就拥有极高的钢琴天赋,长大后他出神入化的钢琴演奏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人,甚至连爵士乐大师都专程上船与他一比高下。尽管他一生得到无数人的喜爱,但他一生从未下过船,那怕是遇见了自己最喜欢的女孩,写下了最优美的乐曲,他一直都生活在那艘写满他一生传奇的海上巨轮上。一直到轮船被爆炸拆卸掉的最后一刻,他也从未离开过充满他一生的音乐!
版主评论:
“钢琴有88个键,这是不可改变的,这是有限的,我在有限的琴键上弹琴无限的音乐,这是我喜欢的;城市我看不到尽头,城市就是一个无限的健盘,我在这个琴健上找不到开始,也找不到结束,我无法在这个健盘上演奏,我害怕这样。”
如果这就是1900的内心世界,那么即使这个举世的天才最终被炸死在旧船上,也是一个好的归宿。因为这样单纯的人,不是凡人,是神。神是属于天堂,他的死只是一种回归。
《钢琴家The Pianist》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主演:艾德林恩.布洛迪Adrien Brody
托马斯.克瑞士曼Thomas Kretschmann
艾米莉亚.福克斯Emilia Fox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148分钟 级别:R级
国别:英国/法国/德国/波兰/荷兰
语言:英语/德语
上映日期:2002年12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
获奖情况: 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版主评论:
《钢琴师》,一部关于纳粹统治下波兰犹太区犹太人生存境遇的电影。犹太钢琴师斯皮尔曼其实在整部影片中更像是导演的眼睛,目睹着犹太区发生的一切,他目睹着每时每刻发生的生与死,他见证着人类对同类的残暴和杀戮。
隔绝了人性和人性;一堵墙,囚禁住所有的理性。
但只要找到音乐,即使是战后废嘘中的一部破钢琴。生死一线之际,斯皮尔曼弹奏的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这个关于反抗的题材是一颗屈辱已久的灵魂给自己的一种姿态。这是为尊严的觉醒,这是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这时一个曾经软弱的生命重新的站起。
波兰斯基选用了大量的肖邦音乐作为影片的音乐,这是独具匠心的,肖邦作为波兰民族伟大的作曲家,是音乐史上著名的爱国者,选用他的音乐作为主题,是平静中导演心灵的呐喊:呼唤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呼唤人的直立。
音乐是一座桥梁,一座超国界的世界语。她传递了人类的情感和心声,她承担了苦难和未来。在生死一线之际,斯皮尔曼弹奏的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这个关于反抗的题材是一颗屈辱已久的灵魂给自己的一种姿态。这是为尊严的觉醒,这是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这时一个曾经软弱的生命重新的站起。
《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
主演:安妮.吉拉多特Annie Girardot
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
贝诺特.马吉梅尔Benoit Magimel
类型:剧情
片长:130分钟
国家:奥地利/法国
首映日期:2001年5月14日戛纳电影节
获奖情况:获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男女主角三项大奖
剧情介绍:
爱莉卡(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是一位严峻不阿的钢琴教师。年近四十仍与占有欲强的母亲住在一起,和母亲互相敌视却互相依赖的情结压迫着她的生活。外表上她仍然是一位道貌岸然的钢琴教师,但在心灵没有出路的她却以观赏色情录影带与偷窥作为发泄。长久被禁锢的欲望,却被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学生华特(贝诺特•马吉梅尔Benoit Maqimel饰)掀开。在男主角猛烈天真的追求下,爱莉卡却无法以一般人的爱情示人,于是与男学生展开了连串病态暴力的性冒险。
版主评论:
这是一部透着深深的绝望的电影。也是一部变态的电影。
的确变态,电影里那位钢琴教师艾丽卡关于性的种种基本可以用“受虐狂”这个心理医学名词概括。很奇特的是,艾丽卡在电影前面部分却呈现出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安祥状态。她熟练地在浴缸自残,神情自若地在成人音像店租带。甚至在拣起别人遗留下的沾有秽物的纸巾放在鼻下细闻时,她的神情也是安定自然,丝毫不见羞愧或仓皇。
她可能没有恋爱过,但她在性方面却是一个已经寻找到平衡的女人,而这一切在年轻的学生到来后就完全被打破。像一个踩在钢丝上向前用力伸出手的人,她所有的平衡都被失去了。接下去她开始像所有陷入恋爱的人一样变得张惶失措,进退失据。
哪一场爱情不绝望?爱如陷阱,一旦陷入,便万劫不覆。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音乐是女主角艾莉卡在真情流露、神经官能征兆发作与激情宣泄等种种情绪状态下的性灵主宰,于是《钢琴教师》电影原声带就以舒伯特的乐章为主,以巴赫、贝多芬、萧邦的乐章为辅,与不同风格所绽放的愉悦、轻柔、嘲讽特质与对艺术情感的掌握,满足女主角对情感的渴望,无论是巴洛克或是浪漫派乐风,都在影片的影像与戏剧风格中跳脱出全然不同的新性格。
《钢琴别恋PIANO》
导演:简.坎皮恩Jane Campio
主演:霍利.享特Holly Hunter
萨姆.奈尔Sam Neill
哈维.凯特尔Harvey Keitel
安娜.帕昆尼Anna Paquin
类型:爱情
片长:105分钟
首映:1993年
获奖情况: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剧情介绍:
19世纪中叶,在遥远空旷的新西兰海岸,美国少妇爱达带着九岁的女儿和一架大钢琴嫁给了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由于路途十分艰难,丈夫决定舍弃钢琴,将它留在沙滩上。爱达内心痛苦万分。她从小就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而唯一能让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钢琴那优美动人的音乐。斯图尔特只是个一心想要发财的商人。他根本不理会妻子的要求。爱达只能求助于邻居乔治•贝因。贝因表示想听爱达的演奏。于是爱达在海边发狂地弹琴,渲泄着她内心的寂寞和痛苦。贝因从这震憾人心的音乐中了解了爱达的心。
贝因用一块土地与斯图尔特换走了钢琴,并费尽千辛万苦将它运回家中。为了弹琴,爱达每天去给贝因上钢琴课。而贝因为了亲近爱达,提出用爱抚亲近可以换回钢琴。在音乐与爱抚中,贝因比斯图尔特更深地理解和爱着哑女爱达,他们两人的情感也逐渐滋长起来。专横的斯图尔特发现这一切后将爱达与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这并不能阻止爱达向贝因表达爱意。狂怒之下,斯图尔特用斧头砍下了爱达的一根手指。这终于导致了一场斗争。两个男人间达成了协议,贝因带着爱达和孩子以及钢琴离开这里。在船上,爱达在强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决定抛弃这象征了她沉重的痛苦记忆的钢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贝因与爱达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版主评论:
花钱买回来的新娘,哑的,忍了;不会做饭,不肯做爱,只会弹钢琴,也忍了;对她还算不错吧,却和别的男人上床,怎么忍。砍掉一只手指算便宜她了。
如果非要付出代价才可以换取自由,那么艾达真的是赚了;如果是为了重新获得享受音乐的自由付出了代价,她简直是赚透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7 12:50: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