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地球上的水在减少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水分也在不断减少!胎儿的水便占体重的90%;初生婴儿为80%;少年为70%--75%;成年是65%--70%;老年就只有55%--65%。就算我们天天喝水,但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处于缺水的状态中。
大多数人认为脱水症状都跟气温高、饮水少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留心您就会发现,生活中能使我们脱水的机会不仅这些,咱们不妨来搜索一下!
身体脱水机会一:空调环境!
空调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或冷却空气,但在这同时,它还有一定的排湿功能,会使室内空气变的干燥,我们身体里的水分会通过皮肤大量的被蒸发掉,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人就会有脱水的症状!在空调环境里,不仅要及时喝水,最好使用空气加湿器来加湿空气。
身体脱水机会二:长时间泡澡!
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在我们洗衣服和洗澡之后手指的皮肤都会起皱纹,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水长时间浸泡造成的,其实这同时这也是一种脱水的现象:据专家研究发现,人在水中浸泡也会导致身体脱水,尤其是长时间泡澡,如果不及时补水,严重时会导致昏迷!所以洗澡前后都要适当饮水。如果长时间泡澡,最好在身边带一瓶水,来随时补充水分。另外,老人不宜长时间泡澡。
身体脱水机会三:咖啡、饮料代替水!
“喝水”也会“脱水”,这不是很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咖啡和饮料虽然也是液体,但它们中所含的咖啡因和糖要想排出体外,是需要一定的水来帮助代谢的。举个例子, 6杯咖啡中含有12克的咖啡因,身体要想将这些咖啡因代谢掉,还要相应多排掉体内的500--1000毫升水!所以如果喝6杯咖啡的同时,还要再喝下4杯水,才能不流失体内的水分,否则,会出现慢性脱水的症状。尤其是孩子,一天的学习更需要身体补充大量的水分,所以家长不能以饮料代替水!
喝水要喝健康水,健康水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在生活中,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硬水指的是矿物质和碳酸钙含量较多的水,而软水指的是较为纯净的水,很多人都认为喝软水要比喝硬水对健康有好处!而专家对健康水是这样来下定义的:1、不含有毒有害物质;2、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矿物质;3、水分子团要小;4、水的PH值为弱碱性。那么,水的硬度多少标准对健康有益呢?以一公升的水为例,水中的矿物质和碳酸钙含量最低不能低于50毫克;最高不能超过200毫克!而纯净水的这些物质的含量均低于50克这个最低标准!所以,长期喝纯净水对健康没有益处,矿泉水及烧开的自来水都可以作为日常饮用水。
自来水在煮沸后,将壶盖打开,1-2分钟后再关火,会使一些有害物质随蒸汽挥发掉。但要切记不要时间过长,这样会成为老化水!什么是老化水呢?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水很爽口,喝进去很解渴;有的水喝的都涨肚了,可这口还是很干!原因是新鲜水中的水分子团很小,只有小分子团水才容易被细胞所吸收,喝进去的水被细胞吸收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喝水!如果水贮存时间过长或水开的时间过长,水里的分子团就会慢慢往一块聚集,分子团越变越大,这样的水不易被人体细胞吸收,这就是老化水!为了健康,桶装水最好在一周之内喝完,如果超过一周最好煮沸再喝;烧开的自来水要在一天之内喝完!
“健康饮水三步曲”。
1、每天要饮足够的水
8杯水是人每天的需水量,并不是饮水量,的确,人体每天需要摄入8杯、大约是2560毫升的水,但这些水却并不完全来自于直接喝用的水,我们每天吃进去的米饭面食中有20%的水,蔬菜和水果里也有大量的水分,除了这些水,每天真正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只需1200毫升。
2、平时饮水要主动
等到口渴再喝水,我们称为被动喝水,就好比花盆的土壤已经干裂,植物已经枯萎,再浇多少水也无济于事一样,口渴时身体已经处在脱水的状态,再喝水已经晚了!所以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尤其是老年人,口渴感觉较迟钝,身体已经脱水了还没有感到口渴,更要比年轻人养成主动饮水的好习惯!
3、细水常流来饮水。
一天中我们饮水的次数要多,但每次要少,千万不要暴饮!以多半杯水为例,最好在10——15分钟之内渐渐喝完。至于每天饮水的次数没有规定,通常随意就好!生命因水而诞生,因水而精彩。
补水最佳时刻
补水应该白天、晚上均匀地喝,不要1小时内连续喝4大杯水。每天喝水的最佳时刻是: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喝水,因为睡眠期间自皮肤蒸发的水分约有200毫升。早晨喝水最好是空腹,以小口小口的缓慢速度喝下450毫升的水,喝完后做一些简单运动,不可静坐;上午十点左右,喝水可以补充工作时所流失的水分;下午三点左右,可以用下午茶的时间喝喝水;还有是睡前,睡眠中血液的浓度会增加,喝水可以冲淡血液。
补水小贴士
1、用大杯子喝水。为了保持充足的水分,最好把喝水想象成呼吸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2、随手一杯水。白天上班放一个大水杯在桌子上,每次经过饮水机时,别忘了停下来喝口水。在家别忘在茶几、床头放一瓶水,没事时随手拿起喝口水。
3、随身携带。随时在包里或车上放一瓶矿泉水,不渴也喝几口。
4、要等口渴时才想起喝水。那时,皮肤早已经“大旱”,呈缺水状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9 23:36: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