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96|回复: 25

评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苏州人……”,一曲弹词开篇,博得雨前楼茶客们满堂喝彩。众人回头望去,那台口一方茶几,两把座椅,两位年轻艺人正忙着道谢哩。一位放下三弦,抱了拳作揖再三;另一位则斜倚着琵琶,微微一笑,欠了欠身,也算是谢过了。虽然语言沟通上略有些问题,但那风采、做派和曲律、声腔,真是道地的古风吴韵。见众人兴致颇高,茶房喜不迭地招呼丫头们提壶,给各座一一续水。

接下来是《蝶恋花》、《枫桥夜泊》,又唱《满江红》、《庵堂认母》等等,三四个曲子作一节,稍事休息,再双双登台。茶饮至两开,曲评了数段,渐渐地入了佳境。有人在说“嗨,有点意思”。是啊,你听那旋律,时起时伏,浅唱低吟,婉转间恰晴、却阴,好似那林间无定之山岚;再听那弦儿,时断时续,嘈嘈切切,要紧处似浊、犹清,又似那骤雨初过,珍珠散落,遍打新荷。座中偶有懂得一二者,刚刚还在回头说戏,一转身,又跌进那牵魂揪心的戏文里去了。他端着的茶盅早已移至嘴边却一时顾不上喝,只定定地看那台上;听到得意时、会心处,竟从丹田发一声吼:好——。众人都笑了,扭头齐去看他;他却正经一本,连称妙极妙极,一壁厢脑袋还在晃悠,手指还在击节。

想来这世上诸事,总是积累得多一些方好,就像那秋林。落叶厚厚的,百千年这么积而累之,构成了深度、蕴就了热量,久而久之升华成思想库。要不然,文人们为何总爱踆巡于茂林、踩着厚厚的落叶去寻找灵感和慰藉呢?再说这评弹,它原本是文化之化石;又因积累太深,几乎成了精。其风格,极风雅极妩媚的,诱得你没商量。你看那台上,一个儒雅潇洒,一袭长衫;一个端庄秀丽,旗袍紧身。《林冲夜奔》里《点绛唇》曲牌,唱得是壮怀激烈,掷地有声,可仔细听去,其间又饱含了江阔云低、落木潇潇、万里悲秋之心楚;《潇湘夜雨》应是徐调作品,吟来徘徊惆怅、一言三迭:一会儿是月蒙蒙、草青青,一会儿又寒凄凄、病恹恹,柔情万种,愁肠百结,让你没法不顿生怜香惜玉之情。

这大概就是评弹历经千载而流传至今的理由吧?深厚的积累、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使她拥有了哲学意义上的“这一个”。也唯其如此,她能独立于其他千万种文艺样式而顽强地活了下来。其实,人,也是这样的。何必都是一种个性、一样见识呢,成也好、败也罢,伟岸也好、卑躬也罢,大度也好、善感也罢,可千万别把你自己的个性给生生地改了去。要不然,你将不再是你、他就不再是他了。自打宇宙洪荒演变至今,世上物种灭绝得还少么?能够留下来的,都有他的理由,都得善待才是。显然,得首先善待自己。

曲终了,人也散了。北门桥边雨前楼,已然是灯火阑栅。争奈袅袅之余音彻夜不绝于耳,可只有两句还能依稀记得: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且把那酩酊醉眼、看秋空两轮明月、往来穿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3 22:56: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8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妙甚!韵味十足,可谓字字玑珠。吴地评弹乃独秀一枝,先前略有所闻,心戚戚而向往之。如今听得楼主如此形容,更恨不能立时亲往、细品一番。其妙香远闻,如清馨出尘,定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如若他日幸得亲聆此绝,人世一遭不枉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8 21:09: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美文耶~~~~~~~~~~~~~ 写得这手好文章,也是要有沉厚的积累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3 6:00: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花叶老师对西洋古典造旨颇深,没想到对中华古韵也能著书立说。罢罢罢,赶紧收拾好行装,到老师学府哪怕学点皮毛也好过留在这藏龙卧虎的基点丢人现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既不懂西洋古典,也不谙中华古韵,没货兄这不是出偶蹩脚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4 8:24:2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7172319378677.gif [face=楷体_GB2312]作者不详。取材于小说 《红楼梦》,述林黛玉病卧潇湘,夜雨敲窗,引起了万种情思。 词句充分发挥说唱文学的特点,每句都用三言垫字,如“月蒙蒙”、 “寒凄凄”、“草青青”、“病恹恹”等。平仄谐和,声调铿锵,以加强 听觉感受。一般用“沈薛调”演唱,也有用书调、“小阳调”等演唱的。 亦为“徐调”、“琴调”代表作。[/f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7 23:35: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花叶老师可是让我开了“耳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抗议! 好好的一段徐调,怎么给货兄糟蹋成这样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3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是百分百苏州人,可是几乎就没听过现场评弹,就知道苏州小吃好吃。。。。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不太懂,但受父亲影响还是比较喜欢评弹的唱腔,小时侯祖父经常带着他去听评弹以至不得不留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6 11:5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