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41|回复: 11

《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21715152379412.jpg 片名: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译名:耶稣受难记/激情 编剧/导演: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 主演:詹姆斯·卡维泽James Caviezel - 耶稣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 抹大拉    美娅·摩根斯坦Maia Morgenstern - 玛丽亚    卢卡·里奥奈洛Luca Lionello - 犹大 类型:剧情 级别:R级(暴力镜头) 发行:新市场影业公司Newmarket Film Group 上映日期:2004年2月25日 官方网站:ThePassionoftheChrist.com [故事简介]   这部影片真实的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类所遭受到的最残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故事从一个夜晚开始,耶稣(詹姆斯·卡维泽 饰)被犹大出卖给了罗马人,在暗蓝色的夜幕下耶稣被惊醒,震惊、失望,接着坦然、宽容,默默束手被擒。当罗马人用铁链绑住耶稣的手脚,把他押往宣判场的时候,成群的犹太人涌了出来,他们向耶稣扔着石块吐着唾沫。疯狂的人们,在罗马人宣布耶稣绞刑后群起欢呼……   耶稣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蹒跚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时摔倒在地上,市民们更加疯狂地向他涌来,发泄他们肆无忌惮的无知与怨恨。在人群的末尾,抹大拉的妓女玛丽亚(莫妮卡·贝鲁奇 饰)痛苦地看看着背负十字架的耶稣,遍体伤痕血迹斑斑慢慢地走向执行绞刑的山坡,她的眼里充满了绝望。   圣水从手缝里流下来,沙石在风里幻化成尘埃,铁锤高高地举起,一锤锤砸击在十字架上。套上铁刺头罩的耶稣无声承受着死亡前最后的痛苦…… 长铁钉刺进了左手手腕,长铁钉刺进了右手手腕,长铁钉打进了左脚脚腕,长铁钉打进了右脚脚腕。鲜血从钉孔里流出来,流过血迹模糊的皮肤,滴落进泥土,每一滴都声震天宇。   天上乌云翻滚,吞噬着每一块白色的缝隙,圣目玛丽娅(玛雅·摩根斯坦特 饰)眼角滑下一行浊泪,流出一脸的沉痛。山坡上一片静默,那用已经消失的语言唱出的歌声,缭绕着这里的每一粒空气…… [2004年最受争议的电影]   影片的名字之所以从最开始的《激情》改为现在《耶稣受难记》,是因为米拉麦克斯公司同期将推出另一部名为《激情》的电影,系根据珍妮特·温特森的小说改编,其背景设定为拿破仑战争期间,传闻格温妮丝·帕特洛和朱丽叶·比诺什将加盟该片。   1988年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后诱惑》,片中因为大胆触及天主教教义而在上映后引起巨大争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环球公司的高层官员汤姆·鲍洛克说:“我们收到了几百万封观众来信,2万5千人在环球公司的门前举行示威游行。我们甚至接到了一些恐吓信。”最后影片的票房进帐仅为840万美元。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题材相似的《耶稣受难记》在发行时遇到了不小的难度,没有大公司愿意冒险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最后,还是由曾发行过《国王不死》、《死亡幻觉》、《记忆碎片》、《鲸骑士》等片的新市场影业公司接手。正像鲍洛克所说的,吉布森的影片应该去吸引基督徒们去观看,而不是排斥他们。吉布森自己也希望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对基督徒们来说,那种感觉应该是看着一个自己的血肉挚亲被折磨了2个小时后一种让人心痛的不能自己的感觉。”   从名字上来看本片应该是《圣经》中一段情节的艺术化再现,但事实上梅尔·吉布森将其拍成了一部动作片。影片中的刑罚场面让人震撼,耶稣的面部被打得血肉模糊,看过之后你就永远无法忘记受难的耶稣。吉布森希望影片中的一切细节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人们心目中的那段历史,片中的配音就使用了两种已经失传很久的语言:亚拉姆语和拉丁语,梅尔·吉布森甚至不想为这部几乎没人能够听懂的影片配上字幕,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想法。   好莱坞向来对宗教抱着嘲讽的态度,对有关宗教的电影更是嗤之以鼻,当梅尔·吉布森公布自己计划拍摄一部耶稣受难的电影时,这位曾经执导《勇敢的心》的的导演,立刻遭受到了各种势力的非难与阻扰,"发现自己突然间有了这多的敌人"。马丁·西科塞斯因为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把神圣的基督变成一个沉溺情欲与婚姻的凡人,差点遭人毒手命丧黄泉。梅尔·吉布森重拾这个题材,再现了耶稣受难的过程,又触到了许多人的痛处。   银幕上的基督被毒打得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所有的犹太人将再次重温他们曾经犯下的千古罪过,这个伤痛的重现必定会刺痛许许多多的人,既包括好莱坞众多的犹太老板,也包括反反犹主义者,而且影片还可能落下扭曲、仇视犹太人的罪名。影片带来的巨大的宗教压力,引起了电影界和宗教界的群起反应,也成为了今年最受争议的电影。   《基督受难记》这块烫手的芋头让许多制片公司望而却步,梅尔·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打下的基础各方筹集了约3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拍摄。甚至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他一直找不到电影公司敢于发行,好在试映后优秀的各方评论给他打气,许多看过影片的宗教界人士,也对他的工作表示赞赏,最后终于纽马克特公司接手了发行工作,而且争取到了2000多家的电影院线,实属不易。 [花絮:古罗马的几个偏僻小镇]   关于耶稣受难的传记性作品,除了《圣经》外还有众多虔诚的门徒为他撰写的传记,本片的故事则是根据这些众多的传记改编的,其中包括1774年至1824年基督教徒对安妮·凯瑟琳·艾默里克的日记集结而成的《耶稣救世主的受难》一书,还有由阿格瑞达的码丽所著的《上帝的神圣之城》,以及各种记录约翰、卢克、马克以及马太等人物的著作中关于耶稣的章节。   2002年11月4日,梅尔·吉布森带着他的摄制组,在意大利几个偏僻的小镇开拍了。其中有个名为马特拉(Matera)的城镇,还保留着许多洞穴式建筑,这跟耶稣当年生活的环境几近相似。剧组在那里整整工作了10个星期,他们对罗马人、犹太人从衣着、器物、建筑到饮食习惯,甚至走路和说话的方式都要求十分严格。拍摄时适逢冬日和煦的太阳,阳光斜斜地照射下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适合电影的拍摄,也使剧可以胜利地完成各种唯美古典的画面。   但是,从开始就注定了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必然会遭受过种磨难。在电影里,耶稣要受经各种鞭打锤砸,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感觉,许多刑具虽然是道具但伤害力也极大,拍摄过程中几乎全部演员都受了伤。饰演耶稣基督的美国演员詹姆斯·卡维泽,被五花八门的刑罚备受各种煎熬,即使有一些保护措施,为了真实感他还是必须承受一定的痛苦,对他来说这是次无比艰难的拍摄。 因为耶稣受难发生在犹太人聚居的古罗马,身兼监制、编剧、导演多职的梅尔·吉布森选择整部影片完全用两种当时使用现在已经消失的语言:拉丁语和亚拉姆语。更为大胆的是,梅尔·吉布森不准备为影片设置字幕,"仅有视觉上的刺激就足够了",他说。 [幕后] 导演传奇:创造一个宗教与电影的奇迹   "这部《耶稣受难记》的拍摄,让我至少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迫切地想要用电影的形式把这个传记宗教的故事讲述出来,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能够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事情是很伟大的。"   梅尔·吉布森这样讲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从筹备、手稿到剧本,直到筹集资金、拍摄、后期制作、争取发行,为了这部自己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他无疑付出了无法计量的心血。   在好莱坞这块自由和个性张扬的土地,梅尔·吉布森要算是最保守的演员,也是最虔诚的导演。他信奉天主教,他演过40多部有影响力的电影,他过着保守的生活,他有从一而终的婚姻也是7个孩子的父亲。对于执导电影而言,他奉献出的是所有的诚意:"我喜欢拍摄耶稣受难的实质,完完全全忠于历史,基督被重重地鞭打,背负十字架前进,手脚被钉上十字架"。 富有激情的剧组   《耶稣受难记》拍摄开始于2002年11月4日,历时10周于2003年1月封镜,投资2千5百万美元。影片全部在意大利取景,主要的外景地选在了意大利的南部城市莫托拉和塞恩希塔工作室搭建的耶路撒冷城区中。后者中的场景包括审判耶稣的宗教法庭,比拉多的宫殿以及耶稣被鞭笞毒打的刑场。   导演梅尔·吉布森要求摄影师卡雷波·戴斯夏尔赋予影片一种卡拉瓦乔式的巴洛克风格,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一种逼真的摄影效果。这使影片看起来更为暴力,更为阴暗,每一个镜头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影片中有40%的内容是在夜间或在封闭的室内拍摄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体现出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激烈冲突。片中服装的色调以棕色、黑色和浅褐色为主,在配合场景总体色调的同时,这种色彩也能够更好的诠释人物的内心和性格。 200421715163156050.jpg [点评] 期待一部伟大电影的诞生   "《耶稣受难记》给观众带来的首先是视觉上充满美感的电影。作为一个演员,我喜欢有争议的事情,但是我不明白为何这部电影现在就开始受到争议。它并不是一部反犹电影,无法否认的是,是罗马人杀死了耶稣基督,而不是犹太人。"--莫妮卡·贝鲁奇[演员]   "再没有任何一部影片会比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更具英雄色彩了。在任何时候,耶稣受难的故事都会是一部最冒险的电影:上帝化身人类,人类又杀了上帝。"--克里斯托弗·诺克[编剧]   "《耶稣受难记》很符合历史,基督并没有因为被犹太人出卖而谴责他们,因为我们相信全人类的罪恶才是造成基督受难的根本原因,我们都有责任。《耶稣受难记》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陆德·哈加德[宗教人士]   "基督变成了人,我们变成了凶手……《耶稣受难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故事,也是最伟大的冒险故事,亦是最伟大的爱的故事。"--梅尔·吉布森[导演]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3个月,IMDB就亮出了对本片"错误百出,徒有怪诞"的评论,可见《耶稣受难记》受到的争议有多大。这篇署名路强尼(Roadrunn)的影评首先指出耶稣受难时并不是说亚拉姆语和拉丁语,当时说的其实是希腊语,这也是《新约圣经》是用希腊语写成的原因。其次是耶稣不是一路背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1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皇公开赞扬梅尔吉布森新片   尽管梅尔·吉布森导演的新片《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Christ)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才上映,但是自从影片开拍起,和其他涉及宗教问题的影片一样,关于它的种种负面批评就层出不穷,不过最近吉布森可算是为他这部饱受争议的作品找来一道“护身符”——那就是来自教皇保罗二世的认可。   如果罗马教廷都已经对这部影片表示首肯,那么紧跟着的,必然会是各路评论家们趋之若骛地做出更加夸张的褒奖,你简直已经可以想象到影片的宣传海报上会印着什么样的评价:   “顶呱呱的作品”-- Ebert & Roeper(美国著名影评组合)   “美妙之极的亚拉姆之歌”-- Gene Shalit(国家广播公司著名影评人)   “它就是历史” -- 教皇保罗二世   这句教皇阁下的评语从何而来?《国家天主教报导》(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的资深记者约翰·L·艾伦在他的报道中引述了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教会高层人士的话:“教皇本人已经看过了影片并表示欣赏,他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它就是历史’。”艾伦在文章中还提到,这位接受他访问的教会高层人士透露,教皇认为电影里的情节非常忠实地描绘出《新约》中耶酥基督在受难和死亡时的情景。   事实上,目前为止,梵蒂冈教廷还没有正式宣布过83岁的教皇是否喜欢《耶稣受难记》,甚至连教皇本人是否真的看过了影片也是未知。在今年秋天,梅尔·吉布森特地到罗马为教廷专场放映了影片,也的确有一些身居高位的天主教人士在观看后公开表示了对影片的赞赏。   以往梵蒂冈教廷对涉及宗教题材影片的谴责通常只会为影片带来更大的轰动效应,比如斯科西斯那部《基督最后的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但是吉布森的这部片子有点例外,由于片中有谴责是犹太人导致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段落,所以连纽约的部分天主教神职人员和宗教学者也加入了反对者的行列,他们担心它很可能会对某些人产生误导而引发对犹太教的仇恨情绪。美国各地的犹太人团体也纷纷对这个情节设计提出抗议。   迫于舆论谴责的压力,吉布森不得不做出妥协,他重新剪辑了影片,赋予片中的犹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并且只请来那些对相对温和而非极端宗教主义的观众观看影片。   《耶稣受难记》由梅尔·吉布森自行投资拍摄,耗资2500万美元,詹姆斯·卡维泽(James Caviezel)饰演耶酥基督,全片对白都是拉丁语和亚拉姆语(犹太人在耶稣时代讲的一种语言,希伯莱语的前身),配以英文字幕,主要讲述了耶酥被叛徒出卖后,在临刑前经受的磨难和挣扎,影片预计在明年的2月25日上映。   最终教廷会对这部影片持什么态度,还不能这么快下结论,因为教会本身有两种意见在争论不休,一位名为达里奥·卡斯特里昂·欧尤斯的红衣主教刚夸了一句,马上有人站出来反驳:另一位红衣主教沃尔特·卡斯帕就认为有些影片情节的编排并不十分恰当,并且提醒大家,欧尤斯的观点“纯属他个人意见,绝不代表教廷的官方立场”。   至于教皇本人对犹太教的看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保罗二世曾竟公开对天主教会抵制犹太教的历史表示道歉,他非常关注以色列的局势,也曾亲自访问位于罗马的犹太教堂。梵蒂冈方面表示,暂时不会对《耶稣受难记》发表任何的官方评价,保罗二世的评语“纯属私人意见,仅供阁下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1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尔吉布森新片麻烦不断连遭雷击   梅尔·吉布森拍摄的最新描写耶稣基督生命中最后12个小时时光的影片《受难》,从开拍以来即麻烦不断,最近又发生怪事,令人称奇。日前摄制组在罗马附近的郊区拍摄外景时,突然雷电交加,片中扮演耶稣的吉姆·卡维泽和助理导演米连尼同时被雷电击中,但意外的是两人均安然无恙。对米连尼来说,这已经是他在意大利拍摄此片时第二次遭到雷击,第一次获雷公“垂青”是在山顶工作时,那次意外使他的手指轻微烧伤,米连尼两次大难不死,现在在剧组已经获得了“闪电小子”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饰演的应该是——抹大拉的马利亚 Mary Magdalene Saint ,曾有7个鬼附身,后都被耶稣赶了出来。她不是妓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0 21:03: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1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述的评价可以看出: 莫妮卡·贝鲁奇[演员]——单薄肤浅的初级感性叙述。可以肯定的是,她没有完整地了解过《圣经》。 克里斯托弗·诺克[编剧]——善于构思桥段的人,对于影片的主题有着过于个人的看法。 陆德·哈加德[宗教人士]——非常理性,以中肯客观的言论概括事物。 梅尔·吉布森[导演] ——激情而自信,就象他在工作的时候,时刻不忘煽情和推介自己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个不如《基督的最后诱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3819995635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好好的看看这部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好好的看看这部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3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血腥的片子,美国大兵是不是都看这部片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7 21:5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