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The Seventh Seal(第七封印.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导演/编剧 英格玛 伯格曼(Ingmar Bergman) 剧情简介 在瑞典大导演英格马伯格曼的所有作品中,最令人振奋的当属《第七封印》,他正是凭借这部长片而获得了国际影坛的尊敬。第七封印的揭开意指圣经中所叙述的世界末日的开始。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骑士布罗克和他的随从可以说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布罗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归来后,发现自己的祖国被瘟疫吞噬,而东征的行动也是一次十足的虚妄之举。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遇到了迎接他的死神,但他不甘于在空虚中死去,他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战斗--以棋对弈,布罗克一直在思索的痛苦中,他感觉到生命的虚空和上帝的飘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似乎毫无价值,于是他说"我要利用这个缓期,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他在向神父(其实是死神假扮的)的忏悔中,对上帝提出了根本的质疑"空虚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映出空虚的自己,真是令人可怕、恐惧。难道人真的无法看到上帝本来的面目么?他为什么总是隐藏在那些不切实际的神迹之中?连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我又怎么去相信其他的人,那些愿意信上帝却无法真正做到的人以及那些既不愿意相信也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要的不是假设,是智慧,我要上帝亲手来显示他自己......"布罗克是一个痛苦的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生命充满了重负,同时他是唯一与死神能够彼此沟通的人,也因此而被自己折磨着。而布罗克的随从却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对一切事物抱着平静而习以为常的态度,同时也时常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提醒着周遭的人保持自我的清醒。对于死亡和命运的荒谬他从不报以任何的不满和疑问,他明白一切,也接受一切。他是一个顺应着生活并学会在其中嘲谑的人。 假冒伪善的人便是那个神学院毕业的拉法,他徒然地有着上帝的学问和道德却行使着不义的事,他盗窃死人的财物转手倒卖,他也挑拨人与人的关系自己做看客。当年正是他欺骗了布罗克加入十字军,而如今他的欺骗手段越来越卑劣,最终他的生命被瘟疫吞没。在混沌中生活的人或许代表了很大多数人的形象--铁匠、铁匠的妻子、剧团里的斯卡。而这样的人恰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最多的,他们靠一些生活的本能维持着,没有明确的信念和道德观,也没有对自我的反省意识,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满足物质和身体的需要。斯卡曾说自己最适合扮演死神的角色,而且还念了一段台词,可惜这一切对他的生命毫无触动,当死神真正找上他的时候,就表现出卑微的奴性和残缺的人格。 演员约瑟夫一家虽然在影片中占的比重并不算特别大,但却可以说是导演精心安排的三个角色,约瑟夫一家都是那种拥有单纯信仰的人,他们生活地和谐而幸福。在死神来临的时候布罗克通过帮助约瑟夫一家逃离完成了自己"有意义的事"。而约瑟夫一家也是到最终真正生活在幸福世界的人。伯格曼对约瑟夫一家的隐喻在他们的名字中已经突现无疑,他们分别对应了圣经中得"约瑟夫、玛利亚、弥撒亚",而且约瑟夫在对其子的期望中也说到"他是一个魔术师,可以叫一个圆球停在空中静止"。伯格曼将圣经中的人物映射到影片中来,完成了救赎的使命,但在我看来伯格曼自身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救赎而解脱。 或许布罗克的思想正代表了导演伯格曼本人,他把布罗克同那些自愿承担苦难的远征者以及那位被烧死的女巫等同起来,在他看来,对信仰的质疑是思想者必然的行为,而简单信仰也可以被说成是盲目崇拜。但正因为那种对信仰求索和探究的心理才使得人会饱尝痛苦,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其说思考更接近上帝不如说人在思考中担负起为全人类赎罪的使命。 伯格曼影片的制作人说:"伯格曼怀疑上帝的存在,他丧失了信念,他是一个探索者,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探索者"。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许就是一场与死神的对弈,我们在一分一秒地向死亡迈进,而我们的生命的光辉也会在整个过程中闪亮出来。 转自:http://www.52av.net/films1_all/4730/films1_display.htm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8 00:04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