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30|回复: 0

Haydn传 (2) 艾斯特哈萨城堡的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顿从29岁失业之后,转往匈牙利最有权势的艾斯特哈吉家族担任家臣。尼古拉亲王爱好音乐,尤其赏识海顿的音乐表现,所以在海顿还没有完全成为乐长之前,就给予重任,负责安排整个家族的音乐活动,为亲王府的特殊场合写作音乐。而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开始,海顿展开了他一生中事业和音乐创作非常重要的时期。 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起,海顿的命运就有了改变,尤其在1766年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被指派接任,从那时开始,对海顿而言更是划时代的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必须接手写作教会音乐,因此天主教的宗教弥撒曲也成了海顿创作的另一个重点。 《圣母悼歌》虽是海顿早期的创作,但地位却相当重要,不但表现海顿个人的特色和所谓的“古典”风格,也得到同期作曲家的认定和欧洲乐迷的喜爱。 公元1768年,海顿继续完成一部弥撒,其中有高难度技巧的管风琴演奏,所以这部弥撒也叫做“管风琴大弥撒曲”。炫技的管风琴部分,最初由海顿亲自演奏,除此之外,海顿还让英国管演奏的音域达到乐器低音的极限,因此艾斯特哈吉家族还特别买了两支新的英国管,为的就是要能吹出海顿所要的最低音。事实上,海顿做事的态度非常仔细,只要他无法亲自到场的演出,他一定写下详细的笔记,说明音乐演出的方法,以及要求至少排演的次数等等细节,由此可见海顿对自己的音乐一丝不苟,即使他自己无法亲自监督,也希望别人照他的指示做到。而海顿必须操心的事还不止于音乐,例如处理日常问题,化解乐团团员之间的纷争等等,也因此而颇得人心,他的手下都称他“爸爸”。所以“海顿爸爸”这个昵称也就跟了海顿一辈子,一直到现在。 海顿体贴乐师的做法有很多的实例,但最棘手的一次是解决乐师们和亲王之间的紧张气氛,原因是很多乐师为亲王效命却不能携家带眷。他们长时间和妻子分离,也见不到家人,但亲王没有让乐师们休假的打算,所以他们只好向海顿陈情。海顿一方面不能得罪亲王,另一方面也必须解决乐师们的问题,但究竟该如何是好呢?最后,海顿用音乐开了一个玩笑,委婉地表达了乐师们的心声─这就是海顿的第45号交响曲。 在这首交响曲最后的乐章里面,海顿在快结束的时候加了一段慢板,让主人能体会乐师们想家的心情,而且又安排乐师们轮流演奏完自己的部分以后,就把自己的烛火吹熄,收起乐谱安静地离开,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小提琴手在阴暗的台上结束演出。乐曲结束之后,大家都非常注意亲王的反应,幸好亲王没有生气,似乎听出了海顿的弦外之音,于是下令第二天就让全团的乐师休假了。 因为陈情成功,所以这件事就成为音乐史上的美谈,但是,谁也无法预料,万一海顿触怒亲王,会有什么下场!这个结果倒是值得我们想象的,所以,“海顿爸爸”的称号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即使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行政事务上,海顿还是找得出时间作曲,这点实在令人佩服。海顿在职位上的表现,可说是非常杰出。 但是在亲王府里工作不见得轻松,新鲜事并非天天发生。从某些角度来看,还有一点无聊,因为不论做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讨好尼古拉亲王。先前提过,亲王热衷中音提琴,但是这种乐器不普遍,能演奏的曲目也有限,所以,海顿为亲王写了很多这项乐器演奏的乐曲,其中大部分是为中音提琴而写的三重奏。 中音提琴有两组弦,上面一组有六条,用弓来拉奏,而下面的一组有九条弦,用手指来拨奏,这项乐器因为可拉可拨表现力多变,演奏技巧也相对地提高很多,所以尼古拉亲王把海顿当作演奏中音提琴的对手,原因不难理解。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有再高的才气也要懂得如何适时地表现,才可能让自己不蒙其害。而我们看海顿在亲王面前刻意隐藏实力,可以说是忍一时之气,保百年之身。 事实上,亲王府的生活相当单调,海顿和其它的人在一起有一点距离感,心里觉得很孤单。不过也因为情感上与人隔离,才能将精力投入作曲,做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海顿创作的时代,正好是十八世纪后半的“狂飙运动”,主要以表现主观的情感为目的。虽然海顿也开始在音乐里描述内心的激情,但这却不是“狂飙运动”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海顿写了不少小调的交响曲,但因为当时小调是用来表现很热情或很悲哀的情感,所以海顿这样做的动机非常耐人寻味。而以当时海顿最喜欢的第44号交响曲作例子,它表现了海顿几个重要的创作手法。例如,开头的齐奏就是显著的特征。 以强拍开始的齐奏可以列为海顿的特点之一。而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运用对位法。例如在第44号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可听到“卡农”的形式,它不但旋律优美,更展露了海顿感情细腻的世界。 而这段期间,海顿的音乐渐渐趋于戏剧化,悲剧色彩最强烈的作品要属第49号交响曲《受难》。稳重的慢板令人联想背负十字架的痛苦,一种阴沉的忧郁感不禁油然而生。 公元1766年以后,海顿的交响曲在形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而一般的说法认为,海顿晋升为乐长之后,兼任创作教会音乐的职务,使得他重新认识巴洛克风格,也因此才有机会以小调来写戏剧化的交响曲。而除此以外,室内乐曲和钢琴奏鸣曲,也是这段期间和交响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曲式。 自从海顿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之后,事业和创作都开始另一段发展的颠峰。他担任乐长,负责为不同的场合写作音乐,还兼管理乐团行政,处理团员之间的纷争等等,因为得到乐师们的爱戴,所以有「海顿爸爸」的称号。海顿创作的时代,正好是欧洲的“狂飙运动”盛行之时,虽然表现方式渐渐趋向戏剧化,但却不受狂飙运动的影响。创作的类型除了弥撒曲之外,还有特别为亲王演奏所写的中音提琴三重奏,以及交响曲。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乐曲形式也是特别值得一提的。 身为艾斯特哈吉家族的乐长,很多的时候,海顿的创作都是由亲王指派的,其中,中音提琴三重奏自然不在话下,而宗教音乐也是在老乐长过世之后,必须继续承接的任务,所以,再加上交响曲,写作这三类乐曲就是海顿身为宫廷乐师的义务。然而,另外两种类型的曲子却不在这种情形下诞生,其中之一是弦乐四重奏,另外一项就是钢琴奏鸣曲。 从写作第一部弦乐四重奏之后,几乎有五、六年的时间海顿都没有弦乐四重奏的作品。直到1768到1772年间,海顿连续完成三组共18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的作品20号,被认为是足可和海顿的交响曲相提并论,为弦乐四重奏开创新视野的创作。作品20号完成于1772年海顿四十岁的时候,共包括六部弦乐四重奏,故又总称为《太阳》四重奏,因为早期乐谱的封面有一幅日出的图画,故因此而得名。 而《太阳四重奏》的每一部都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有三首四重奏,都把小步舞曲排在第二乐章,用来引导接下来的慢板,所以音乐特别优雅动人。六部四重奏当中,有两部是以小调写成,其中一部是海顿认为最有表现力的g小调,认为这个调性能带给人一种悲伤的情怀,但却不失其理智和冷静。除了上述这些安排之外,海顿还让三部弦乐四重奏的结尾,用赋格的方式来完成。 赋格方式的结尾很受欢迎,经常被其它的作曲家模仿,例如莫扎特就是其中的一个。而海顿的学生贝多芬,也曾经潜心研究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获得写作弦乐四重奏的精随,而他的模板,就是自己手抄的谱,而且正是《太阳四重奏》中的第一号。《太阳四重奏》内涵的丰富和多变,影响了两个世纪内重要的作曲家,而且还持续地发挥着他的影响力。因此,《太阳四重奏》的成就和指针性的地位,音乐史上很难再找到出其右的作品了。 从数量上来看,海顿总共有62部钢琴奏鸣曲。但是,海顿并不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因此他的作品和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相比,似乎是弹奏这些音乐之前的练习曲,而对海顿钢琴奏鸣曲的评价大致也是如此。海顿是开创者,而莫扎特和贝多芬是集大成者。这种说法从时间上来看是有盲点的。因为,海顿写作晚期的钢琴奏鸣曲时,莫扎特已经去世,而贝多芬当时也才开始在海顿门下学习,精采的作品少之又少。海顿的钢琴奏鸣曲需要仔细地听,就能听出隐藏起来的大师风采,也更能明白古典乐派中“奏鸣曲式”的发展。 海顿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平易近人,大多献给艾斯特哈吉亲王,但自1771年起的作品,内容要求逐渐增高,杰出的作品多不胜数。欣赏海顿的奏鸣曲要特别留意的是海顿在力度上所做的标示,因为这些变化同时表现了音乐内涵在情绪上的转变。这样的做法渐渐被海顿视为理所当然,力度上的对比,也发展成另一种对话的方式。因此在演奏时,精确的表现力度上渐层的改变,才算真正诠释海顿对作品的想象和要求。 如果能清楚掌握力度微妙的改变,就更能掌握诠释海顿作品的内容和涵义。而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从第一号开始,就记录了这个曲式发展的轨迹。海顿早期的钢琴独奏曲是否能说是“奏鸣曲”,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但是他对这项曲式的建立和确定,和他对交响曲的贡献一样,同样举足轻重,影响后代深远,并且成为学习的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19 13:2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