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剑门关
翠云廊公路南起梓潼七曲山大庙,北止于剑阁县,全长约50公里,公路两旁生长着近8000余株古柏(含剑阁至阆中段的翠云廊),号称“三百里长程十万树”。
由近万株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民间又叫“皇柏”,也称为张飞柏,传说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据史料及民间传说,古柏是历代开成的群体,其栽植时间,上起秦汉,下至明朝中叶,历时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科学家称古柏为“森林化石”,文物专家则视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文人墨客比之为“绿色长城”。外国专家赞为“举世无双的奇观”,“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比欧洲罗马大道优美”、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大约十年前曾经走过翠云廊一段路途,当时非常遗憾没带相机,一直盼着可以重游,这次国庆大假总算还了心愿。为了节约没进已围做公园的翠云廊,只是在沿途拍照留念。
p>
p>
p>
下图为旧照,摄于梓潼
p>
p>
剑门关两崖石壁如刀砍斧辟,平地拨高150多米,长500多米,宽100余米,底部宽50多米,“两崖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地势异常险峻。蜀汉诸葛亮在此修筑关楼成为军事要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古时在无内应的情况下要想从正面攻入关内简直变像异想天开一样。
剑门关楼历史上屡遭破坏,又多次修复,原关楼在公路左侧(由南向北,1992年,为不防碍川陕公路而改在原址的对面,是信古而建,是一处方古思幽的好地方。
剑门关以险著称,其险在于峰绝、岩危、路险、峡深,但剑门关也险中有秀,险中有幽。
更绝的是剑门关的左侧崖壁,从侧面看就像一尊天然的武士像,守卫着剑门关,当地人由于尊敬三国时的名将姜维,而将其称为姜维神像,以纪念当年姜维守关的事迹。
剑门有古蜀道、古战场、古关楼、古建筑等众多古迹,古往今来,吸引众多名家、诗人、墨客来此观光览胜。
剑门关是我几天旅行中感觉最累的景点了。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5 14:27: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