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我的怀念--写给我的校园以及大学的老师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店 风 景》

总是对图片书籍有着不可名状的热爱,从小对美术懵懂的喜欢就只存有这一点点的嗜好。于是不管自己一个月的薪水是不是已经在柴米油盐水费电费交通交际甚至是站牌下的要饭老头的付出中已经囊中羞涩,我依旧是每个月都要把自己喜欢的图片书籍全部捧回到我的家中,捧到我的书架上,在闲暇的时候趴在地板上看她个昏天暗地翻她个散乱成群。只为满足自己的自由畅快的这份热爱。
于是,我就有了对一本图片书无尽的陶醉与享受,那便是《书店风景》。
说真的,那个美丽的让我敬羡的女作者,我却永远都记不得她的名字。只记得我羡慕她的生活,可以自由地跨越整个欧美,可以畅快淋漓地享有整个艺术人生。这本《书店风景》就是她走遍了整个欧洲的书店而用图片和最真实的心得构成的一幅自由与艺术的书籍。
每个书店古老的历史,每个书店渊源而祥和的店主,每个书店具有主题性的书籍,每个书店最具特色的艺术氛围,每个书店所居的最清新的地理位置,甚至每个书店中匠心独运的书标,抑或是每个书籍中无法掩藏整个书店艺术风味的小小书签,都在这里有了最经典最独到最平淡却又最吸引人简单而精辟的注解。我喜欢的是这种不刻意的艺术气息:每个古老渊博的书店博厚自然的艺术气息;作者平淡而自然的旅行式的艺术指南。我喜欢的是这种在图片中透露出的文化和艺术的符号,让我感觉到我已经触摸到了古老的欧洲的艺术的灵魂。
《书店风景》是孤独的,我的书架上的书籍很少的人来注意她。我希望有人能象我一样热爱她。终于有一天,一位同事借走了她,我欣喜若狂,因为至少她在我这里不再孤独。
很久了。同事没有归还,我很想念她。因为她已经浸入到我的心灵,成为我最珍贵的一位伙伴,就是这本书,这本在哈尔滨的三联书店买回,从哈尔滨千里迢迢背到广州,在第一页的右下脚有着“2000年5月购于哈三联书店”的精美签名的《书店风景》,成为我在孤寂的广州最为真实最为想念的朋友。
朋友要离开广州了,她送还了我的朋友。真的。真的希望你也能用有她,在三联书店的柜架上,希望你也能携回这样一本《书店风景》,在书的第一页的右下脚写上你的名字,让她成为你精神上最珍爱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屋

今天出去逛了逛。在热闹的地带看到了一间小小的Book书屋。这种艺术人文的小型书屋在广州很多。最多的便是在天河城的楼上。

书屋不大。人烟稀少。进去的时候似乎一个客人也没有。我们几个人走进去,为书屋带来了生气。书屋的老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播放出了一首让人听到便不能不带回家的音乐。

这是《爱乐》第五期附送的碟中的音乐,共有14首。强烈地吸引了我的便是第一首,名为《伊丽莎白时期的爱情》。

不由得想起了在哈尔滨时期的最喜欢的两个书店。一个便是学校旁边的《红帆书店》书店很小,没有任何装修,而且到了冬天很冷。可是那里的书籍却常常是让你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老板憨憨的笑容和收款小姐温柔的语调让我几乎每次都要去光顾。时间长了。便和老板很熟。常常会把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的书籍七折卖给我。据说书店运进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的书籍也只能是七折。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不过我宁愿相信那个老板对我有如此的照顾。

快离开校园的时候。师妹带来了一个很让我失落的消息,告诉我书店的生涯要结束了。老板准备去西藏走走住住。很羡慕他的潇洒。并且很留恋他给我们整个学校带来的一丝的文化气息。

还比较喜欢哈尔滨的三联书店。这要坐几站地的车才能赶到。在哈尔滨比较偏远的城市东边。这里常常是我驻足的地方。那种幽静和温馨是在广州的三联书店找不到的。

我不喜欢广州超市般的书城。还是比较喜欢天河城上的几家小小的书屋。因为这小屋落寞的艺术气息却会给你带来一种对任何艺术渴望最便捷的影响。可惜这种书屋我所发现的太少了。

回到这首音乐。很好。节奏明快。爱情的音乐该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我的三十岁
1、 我搬到了一个寂静的小区。以往居住的地方,窗外便是车水马龙的路,人生嘈杂的车站,还有汽车尾气的阵阵袭来。所以心情浮躁的很,也烦躁的很。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一个U字型日式小区,车声人声都听不见了。窗外是蓝色的游泳池和树影婆娑和绿草盈盈。以往透过窗外看车影,现在透过窗外看远远的对面绿色窗上反应来的车影憧憧。心如车影,忽明忽暗的。

2、 我终于适应了我的工作,每天不停的和寄来寄去的信件打交道,每天不停地和厚的薄的书籍打交道,每天不停地和南音北音的电话打交道。我开始认真地看信件,看书,听电话。突然觉得迷惑了很多年的心又重新回到了学生时代,重要的是重新沉静下来了。心如止水,轻波微澜的。

3、 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爱情。爱情就是在睡觉前撒娇,告诉他我想喝水了想吃东西了想看电视了热了想盖毛毯了,于是他不厌其烦地遵命。爱情就是在出门前叮嘱出门小心路,注意把衣服扣上扣子,晚上什么时候回来,想吃什么,别忘了给我打个电话,于是他心满意足地离开。远远地望着日式小区院子里他地背影,觉得这辈子地依靠便是他了。爱如溪水,清澈而缠绵。

4、 我终于忘记了过去的伤痛。伤痛不是刻意忘记的,有一天突然醒来,望着暗红色窗帘缝隙外的蓝色天空,突然觉得这个世界给我的太多了,我本是优雅的鱼,为什么不能从心海中真正地泛滥优雅,反而沉浸在太多的以往的伤痛中,反而迷失了自己。那曾经妖惑了我的湖水边的华灯,今天想来似乎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其余的则全部忘记了,只记得自己在这1000多个日子里曾经那么不快乐,那么不值得地不快乐过。我已老了,老的沉静而优雅。

5、 我已经不再会写诗,不再会写反复的思念的语言。语言干涸了,只剩下思维在夜间偶尔流动。两年前亦或是一年前的那个女人还曾在窗帘的背后因为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流泪,转眼间却已经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了。没有了歇斯底里就意味着已经衰老,年龄在衰老容颜在衰老连思维也同样衰老,那曾经决口的思维早已经干涸了。我已经是老女人,拿不动笔的,想不出优雅句式的老女人。

6、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音乐了。CD架上已经布满了灰尘,随手抽来,把那灰尘拭去,那是首久违了的《惬意》。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首曲子在我的房间里随烟雾缭绕。我的心情也便随烟雾缭绕。转眼它已经成了珍藏。按下机器的键,那音乐虽然悠扬却仍然把我惊了一下,很久没有听音乐了,现在似乎有了一种无法承担的累。

7、 很久没有开手机了。打开手机,信息灯闪闪亮了起来。几条信息我都不想不起来是谁发过来的了,唯有一条让我记忆犹新:你好。那是我去年的某个日子无意地接到的一个陌生信息。我曾经回过,也许我忘记了,却让他(亦或是她)感动过,他(她)打过几次电话给我,我都错过了去接。十天或半个月开外他(她)会突然发给我个信息:你好。我不知道这是谁。并且永远也不会知道,手机似乎早已成了一种摆设。

我快三十岁了,爱过与没爱过又能怎样,快乐过与悲痛过又能怎样,三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坎儿,过了这个坎儿你便安静了。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依旧继续
此刻,我听的是一首缓慢优雅的钢琴曲。

有的时候,我的大脑象被真空侵袭了一样,什么都不愿意想,什么都不愿意做,什么都不愿意思考。在那个时候,任何书籍的文字在我的眼前都是一片空白;任何鲜艳的图片在我的眼前都如同乏味的黑白镜头,提不起任何兴趣;唯有音乐,缓缓地在我的耳边闪过,让我在寂静和平静的心情中陪伴洒落在我绿色窗帘上的正午的阳光懒散度过。我喜欢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我什么都不愿意写,也不愿意逼迫自己去写。这样的日子有几个月了吧,原谅我这几个月没有认真地再回忆回忆过去的日子,也没有好好地思考自己现在的生活,当然更没有认真的策划未来。我喜欢这种麻木的生活。

李老师病了,上面的校友这样告诉我,我心里一阵难过。这样惦记着李老师的,可能有几百几千个毕业的学生。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不善于表达的人永远都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可是,更多的人还是对巧言令色充满的期待和喜爱。可是,我不是巧言的人。

记得李连元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对我们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契克夫全集》,那时候,他说,他还没有舍得买,一套要一千多块钱。李老师给我们表达了他这小小的愿望,那个时候,我暗下决心,等我工作了,一定送一套《契克夫全集》给李老师。现在,我已经工作六年了,一千多元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微乎其微,可是,我仍然没有履行我当时的誓言。是什么让我一直踌躇,我不知道,也许任何理由都不能推挡掉我懒散的可恶本质。现在,我在遥远的南方,听到说李老师生病了,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太遥远了,方位和时间,都已经将本该存在的联系和联系的欲望阻断,那惦念依然绵绵不绝,这位校友提到李老师,她说她哭了,我又何尝不黯然。

那天,一位和我要好的同学说,你怎么不写写罗振亚老师。
其实,不需要她的提醒,有很多老师,我还没有来得及去认真回忆他们。有的时候,我想写东西,但是心情,却让我一拖再拖,我不是一个愿意逼迫自己做事情的人,不想写的时候,我宁可行尸走肉一番。
我怎么能不记得罗振亚老师呢。罗老师说,打瞌睡的时候的女孩子最难看。这句至理名言,可能班级里所有的同学都记得。还记得罗老师说的笑话:他毕业的时候,分到黑河去,坐着大卡车,一路颠簸,当快到黑河的时候,看到一片灯火阑珊,他们不仅兴奋之极,没想到黑河如此美丽,可是走近了才知道,那灯火是对岸的。记得罗老师讲这个笑话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笑了。但是,其实每一个亲身经历笑话的背后都有些许无奈。
我怎么能不记得罗老师呢。一次选修课,本应该是傅道彬老师的,但是,临时改为罗老师来上课。那时候,想听傅老师课的学生非常多,班级里密密麻麻来了一大群,可是一看到罗老师来,大家都有些失望。罗老师非常豁达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是来听傅老师的课的,没关系,你们现在想离开都可以。我们能感受的出来,罗老师没有任何对离开的同学的责备,那种豁达的胸怀让我们喜欢。
罗老师,是我们感觉虽然不帅,但是却非常有风度的老师。

吕福田老师身体还很好吧。我很惦记他。
很多人似乎都不怎么提起吕福田老师。他教的科目本身是一个不重要的科目――写作。他的课也讲授的不甚精彩。可是,他的故事却讲的非常生动有趣。有的时候,认识一位老师,并且产生对他的尊重,并不是在课堂上,却是在以后慢慢的熟悉交往中。
吕老师经常带我们去评公务员考试的卷子。有一次,他带我们评卷子的时候,和我们坐在一起,非常生动地讲起了他读北大的时候的轶闻趣事,听的我们都不怎么认真干活了。监督我们的人事厅的人几次跑进来,语言上不说,行动上实际上实际上已经在警告我们了。他们一进来,吕老师就不出声了,低头评卷,很认真的样子,等人事厅的人一走,他便又平静地抬头接着给我们讲胡耀邦做他们大学班主任的故事。那样子很可爱。
吕老师很关照我。尤其是读研究生的时候。什么赚钱的好事儿都记得我。
吕老师是在读大学的时候第一个夸奖我的老师。似乎记得是当时写了一篇作业,具体写的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吕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夸奖了我。自信和别人的夸奖有很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大学老师,我的自信可以说来源于吕老师。
还记得。吕老师留了一篇做业,让大家根据两个女人落水,被一个男人救起来的事件,写一篇新闻报道。就是那次,我们的班长写了一篇《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的报道,被吕老师在班上委婉的批评,说新闻题目不能这样写,我们全班哄堂大笑。那件事想想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至今想来还是那样清晰。

怀旧。让人总沉浸在过去中忘记在现实中抽身。可是我却又忘记不了那段快乐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6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和老师在一起总是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那种幸福的感觉很微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老师在一起最好的就是——不管你问多傻的问题,他(她)都不会笑话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吗?看了前几个老师,脑袋瓜子里有他们的画面了,呵呵

文笔朴实,不愧是学古汉语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8 03:1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