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TOM

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洪水之灾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快出离的愤怒了!! 估计窦文涛作不长了,除非他是台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端午节、那群孩子。。。 ——为黑龙江沙兰镇洪灾中遇难的孩子而作 那个端午节 为一位溺水的伟人而设 因为他 “爱国” 那个端午节 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 一块最低的洼地 一座简陋的小学校 被来自二十里外的洪水 霎时 吞没 那一群孩子 那一个个娇小的身躯 如何 如何抵抗那混浊的恶魔 他们只能在他们心爱的教室墙壁上 留下深深浅浅黑黑的小手印儿 那一个个小手印儿啊 在乞求着什么 在呐喊着什么 在眷恋着什么 也许 也许孩子们也知道“端午节”、 知道“伟人”、也深情爱国 可是 可是那位溺水的伟人啊 你可能够为孩子们找到那个 真正疼他们爱他们的—— 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kathy -- 发布时间:2005-6-15 9:49:00 -- 可惜只能听到声音!
凤凰台的视频全都采用微软新版DRM技术保护,以前的破解方法已经不管用了。:( 政府解释=掩饰,掩饰衬托出呢个国家冇出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0:08: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61610412028353.jpg 遇难的部分学生照片 黑龙江牡丹江开始调查沙兰镇可能存在的腐败 昨日是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洪灾第5天,与往日的“车水马龙”不同,昨日的沙兰镇安静了许多,为防止疫情的扩展,距沙兰镇外2公里就已经开始戒严,数十台车全部停在镇外,不得入内,此时的沙兰镇暂时恢复了少许平静。   最新动态 牡丹江市成立专案组专查沙兰镇“腐败事”   记者昨日赶到沙兰镇时,看到在泥泞的道路边上,有一个平房门前贴着“专案组接待处”的字样,门边墙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通告,上面写着:各位沙兰镇的百姓,就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沙兰镇政府等部门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我们已经成立了专案组,一定调查到底,给大家一个交代,希望大家踊跃向专案组提供线索,帮助调查。落款是牡丹江市纪检委、检察院。   遇难学生已增至95人   昨日20时,在宁安市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因为央视等媒体记者的“逼问”而显得非常热烈和紧张。宁安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同堂公布:截至14日晚,经确认,遇难学生95人(其中包括被家长私自掩埋的8名),失踪学生10人,遇难村民4人,在医院住院学生17人。因为洪灾导致住院的患者232名,复课学生161人、28名教师,3名教师住院。13日下午恢复供电后,昨日晚间恢复供水。   每个遇难者将获赔15万   备受关注的补偿金问题已有结果,王秘书长表示,我国对于自然灾害损害没有补偿标准,宁安市委市政府根据以往案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给予每个遇难者家属15万元救助费,第一批火化的还要多给5000元,并免费提供价值2000元的骨灰盒。标准是在15日中午12时之前签订协议,并在48小时之内火化的。   灾后重建:沙兰镇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住宅,永远不再受洪水危害。送孩子上学问题将一直持续到新学校建成。   王秘书长说,已经成立专案组对沙兰镇政府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重点是以下问题,首先是两个电话问题,就是有村民反映事发前曾往镇政府和派出所打电话没有人接听,镇党委书记和派出所所长已经被停职审查。其次是村民反映的教师扣住教室的门不让学生出去的问题。最后是校舍选址问题,就是2002年重建教学楼时为什么没有慎重选址。牡丹江纪检部门负责调查,一定会有结果,相关责任人一定严肃处理。   惊魂 手印背后的噩梦   昨日下午,四年级1班的赵明星在学校的泥手印前向记者讲述了手印背后的噩梦经历。刚刚上完课的赵明星说,当天他是站在窗台上才侥幸逃过了一劫,当时好多同学都掉在水里再也没有回来。洪水过后,见到浮上来的同学遗体,他还天真地上前问同学有事没,结果一个靠在桌子旁的同学张着嘴死去的面孔永远地印在赵明星的脑海里,至今不能忘记。   赵明星指着墙壁上一处刚到成人腰部的手印说,这是同学刘洪达的手印,当时同学们被水冲倒后漂起来,根本站不起来,刘洪达冒出水面后浑身是泥,想扶着墙站起来,顺着墙不断攀爬,留下了这两个手印,但到现在也没有人找着他。   惋惜 “如果老师早放学 孩子们完全可能逃生”   一年级学生王蒙蒙的奶奶赵国琴告诉记者,当日洪水来临前,14时左右她去学校接孩子,路上碰到了学生张国安的母亲,告诉她上游来水了,快点接孩子。二人急忙跑到学校,赵国琴老人告诉路过的两个班级老师上游来水了,赶快放学。到达一年级教室后,赵国琴告诉班主任李宗美:“上游来水了,快点放学吧!”同学们听说要发水都哭了起来,李老师拿着教鞭击打着讲台告诉孩子们:“都坐下,家长没来谁也不许走。”   赵国琴告诉记者,她接孩子回来路过小学前的中心桥时,水还差15厘米没到桥面,“当时如果老师放学,孩子们完全有逃生的希望。”赵国琴老人惋惜地说。   书记“释疑” “实际上就是天灾”   宁安市教育局纪检书记徐海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局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对师生进行过“四防”(防火、防水、防盗、防事故)安全教育,并定期检查。沙兰镇小学的学生们则告诉记者,学校从来都没有进行防水教育。   另外,记者还就几个焦点问题采访了宁安市教育局纪检书记徐海。   记者:沙兰小学翻建时,教育局曾经拨款40万元,镇里居民也捐了不少钱,当时说建成楼房,现在却建成了平房,您是否接到过关于建校资金方面的举报,对此是否会进行调查?   徐:在印象中没有接到过举报,现在集中精力抢险,这方面是否调查还不能确定。   记者:有家长反映,当日洪水来临前曾经告诉老师提前放学,而老师没有放学,延误了学生们的逃生,事情过后,教育局是否要对此进行调查?   徐:老师不该有什么问题,我们没有听到这方面的反映,当时就以为是天灾,实际上这也是天灾。   独家调查 上游村民打电话无人接听 镇政府提前放假过节   昨日,记者来到沙兰河上游的王家村,村民严启军告诉记者,事发当天13时45分许,他家因离河道较近,河水进屋漫到脖子,他急忙跑到村书记郑灿会家,当时听见郑书记在用手机给沙兰镇政府打电话,第一次打电话无人接听,过了10分钟左右,镇干部王庆涛接听了电话,听说情况后说镇政府只有自己一个人,走不开,随后放下了电话,再接着打电话时,就无人接听了。随后,郑书记来到后面的村民朱玉国家,又用固定电话给镇政府打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11日是端午节,事发当日镇政府提前放假一天,只有镇纪检委书记和两个干部值班。   学校翻建居民集资 仅一个村就拨12万   沙兰镇治安村的村民告诉记者,沙兰镇中心小学学校翻建时,镇里的居民都要集资,当时没有收现金,是直接在村里的往来账上扣的,当时治安村的村支委王世水老人也证实,2003年镇小学翻建时,正在进行第一次改革,为了支援小学建设,仅治安村就直接从银行账户上给小学拨了12万余元集资款,其他村也进行了集资,但具体数额他不清楚。   计划建楼却建成平房 教室地基没有民房高   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小学翻建前,全校召开了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和校务主任王蓝军(音)告诉家长,上级拨款40万元翻建小学,钱不够需要大家集资,当时讲的是要翻建为二层教学楼,没想到新校舍建成后却还是平房。   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原来的老砖瓦房拆掉后,新校舍是直接在原来的地基上打的梁,根本就没有垫高。而2000年在学校教室南面建成的五户平房,地基最低是1.6米高,最高达2米,面积达学校校舍一半,建设资金仅用了20余万元。   本报记者核查死亡名单 首日找到17位家长   昨日,记者来到沙兰镇里核查家长提供的死亡学生的名单,辗转找到了17位死亡学生的家长,并翻拍了孩子们的照片,看着照片中孩子们快乐天真的面容,家长们再次失声痛哭。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本报特派记者李珉琦 杨威   救援 10只警犬到灾区寻失踪者   昨日,10只由黑龙江省各地紧急调来的警犬于早晨6时到达沙兰镇灾区,并进行了一天的搜救工作。在残垣断壁、淤泥和污水间,郭奇牵引着“捷克”搜寻着每一个角落。   “捷克”是一只德国黑贝,它是来自牡丹江监狱警犬队的一只刑侦犬,24岁的郭奇是他的看护者。郭奇说,他们在13日晚上接到前来支援的通知,于昨日清晨4时出发,6时即到达现场,进行了紧张的搜寻。   郭奇介绍说,“捷克”靠气味来搜索失踪者,当闻到腐臭味后,它就会有所反应。郭奇手中还拿着一只木棍,不时地戳戳淤泥和污水。“这样气味就会散发开来,捷克很容易就能闻到。”《新京报》供稿   行动 坚决停用危房校舍   据新华社电(记者 曹霁阳 李波) 为确保汛期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黑龙江省教育厅日前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汛期学校安全工作,尤其是校舍位于低洼、山旁等有安全隐患地区的学校,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同时,要加强中小学危房的管理和改造,对查出的危房要分项目落实整改责任。对危及师生安全的整幢危房,要坚决封闭停用,对学校的厕所、围墙等附属建筑也要进行安全检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外,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或集体外出参加大型活动时,必须做好各项安排和应急预案,并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援助 世界华侨华人社团总会致电慰问灾区人民   宁安市沙兰镇灾情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以各种形式表示对灾区人民的慰问。昨天,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致电宁安市人民政府表示:特通过贵市人民政府,谨向在洪灾中死亡的学生和民众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学生家长、所有在灾害中受伤的学生和民众表示亲切慰问,向战斗在救灾一线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致以敬意。   记者6月14日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慈善总会获悉,仅仅24小时,牡丹江市社会各界已为洪涝灾区宁安市沙兰镇捐款153万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10:42: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学,不见227名同桌的你 2005年06月14日 17:24   新闻晨报 2005年6月13日,星期一。一场洪灾过后,沙兰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开始了惨祸之后的首次教学,此时人员已经损失大半。也许告慰这些幼小亡灵的最好方法,就是更好地坚持下去。清晨6时20分,黑土地那头温暖的朝阳已经升起,在记者们镜头的关注下,数辆大巴陆续抵达沙兰镇外的沙兰中学,125名幸存小学生走进六间陌生的教室,开始了神态各异的复学之旅。 上周五洪水来临之时,352名小学生等待放学;这周一洪水已经退去,只有125名小学生重返课堂。 陌生的同桌,崭新的书包 按照有关部门说法,沙兰镇中心小学复学时间为2005年6月13日星期一早上6时30分。由于沙兰镇中心小学的设施已经完全不能使用,复学地点定为沙兰中学。上周五洪灾发生时,孩子们刚上完下午的两堂课,实际上已经有学生放学回家——按照计划,周一复学意味着洪灾没有耽误孩子的正常上课。 6时20分,首辆大巴从沙兰镇方向缓缓驶来,20余名小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走下车,迎接他们的是摄影、摄像记者的一群镜头。大巴先后来了6趟,也有家长自己租车送孩子返校。100多名孩子抵达后,陆续走进了沙兰中学一楼和二楼的六间教室,由于人员锐减,原来一些年级的两个班被合并在一起,组成了新的班级。 孩子就座后,老师们发表讲话,首先让孩子放掉包袱,“如果想多休养两天,就再过两天来上学也可以。”接下来,学校向幸存的学生发放了新的书包和文具,因为大部分学生的个人用品已经在洪水中荡然无存。 44岁的关广福的儿子关立秋今年13岁,在5年级(2)班就读。儿子由于身体不适未返校复学,父亲便到学校给儿子领文具。晨报记者查看了属于幸存者的这个粉红色双肩包——里面是6本书、14本作业本,文具盒里装着花花绿绿的折尺、橡皮擦及铅笔等小学生用品。期末考试已经很近了,这些新“装备”不知能否激起灾难后的孩子重新面对学习的信心? 美术,低龄学生复课第一节疗伤游戏,让孩子重展笑颜 从大巴上下来的孩子从神态上看大部分都比较自然。低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似乎已经忘却了3天前发生的灾难,互相打闹的场景又出现在大家面前。六年级的学生有好几名扭伤了脚,在家长的搀扶下才来到学校,看得出,这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有更严重的“灾难后遗症”,愁云布满了他们的面庞。 正是出于对孩子心灵康复的考虑,有关方面请来了牡丹江市的几位心理咨询师,给孩子们上起了心理课。 低年级孩子上午的第一节课是美术课。任课老师对晨报记者说:“孩子们受了严重的心灵创伤,因此我们第一堂课希望能用斑斓的色彩世界唤起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于这种“先进的疗法”,低年级的孩子大多有点坐不住。不过接下来心理专家的“游戏疗法”很快激起了他们的游戏天性。在这些游戏中,有在朋友协助下蒙眼过障碍等唤醒团队意识的节目,也有“测试你一分钟能鼓多少次掌”的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大部分的孩子情绪高涨。11岁的孙中国说:“以前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很喜欢!” 复学人数几方口径不一 受到外界广泛关注的“沙兰镇事件”一大关键是,究竟有多少学生遇难和失踪? 上午8时15分至8时30分,晨报记者与其他媒体的记者在沙兰中学反复走访的调查结果是:一年级复学8人、二年级复学10人、三年级复学20人、四年级复学34人、五年级复学27人、六年级复学26人。将这些人数相加,得出复学总人数为125人。当然,这个人数不包括外出避难、生病休养的学生人数。 不过据多位家长证实,“幸存同学大多数都来了”,这一点从现场为孩子代领书包的家长人数也可以看出。 但是,当晨报记者对沙兰镇中心校(沙兰镇中心小学的上级主管单位)校长徐德君进行采访时,对方给出的复学人数为150人。 当记者追问现场调查结果为何与这一数字有差异时,徐校长说:“我不清楚。”而之前一直未露面的沙兰镇中心小学校长刘丽云在回答记者问题时称,“有200多名学生复学!”昨夜,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复学人数为152人,复教教师共27人。 按照昨日下午牡丹江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最新数字,遇难学生人数为88人,以352人的学生总数减之,得出了尚未确认死亡人数为264人,此数字显然与复学人数相差悬殊。 部分家长自行掩埋孩子尸体 8岁的董学新是沙兰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也没有逃出洪水的袭击。昨日,董学新的奶奶哭着告诉记者:“我们不想让孩子先被水淹再被火烧,所以我们就把孩子埋了。”随后,记者在镇西的一片田地里、董学新太爷的坟旁见到了孩子的新坟,昨日是董学新下葬第三天,按照当地的风俗,董家给8岁的孩子上了坟,并在坟前摆上了他平时喜欢吃的水果、香肠、面包、牛奶等物。孩子的二姑董凤英告诉记者,董家是三代单传,小学新平时特别活泼可爱,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来和爷爷奶奶玩,如今孩子不在了,现在一清早只能听见两位老人哀伤的哭泣。 目前,记者看到了5处被自行掩埋的孩子的坟头位置。 另一份学生死亡名单:98人 昨天,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死亡学生母亲向记者提供了一份98人的死亡学生名单。 这份名单是这位母亲在殡仪馆按照送来的学生遗体的先后顺序记录的。按照家长的说法,目前殡仪馆90多个冰棺中,只冻一具遗体的“很少”,大多冻了两到三具,“共有180多人”。 家长自行掩埋的学生名字大部分没有出现在这份“98人名单”上。 但是昨日,牡丹江市一位领导针对这种说法表示:“我担保,这种说法不可靠。目前我们掌握的死亡学生数为88人!” 然而,直至目前仍没有一家媒体能够获得详细的复学人员名单及失踪人员名单。而在昨日晚上19点15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所透露的最新情况是,沙兰洪灾死亡人数上升至92人,尚有17人失踪。 作者:晨报特派记者郭翔鹤黑龙江宁安摄影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10:02: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置孩子于危险环境就是失职
还要在以前的环境中学习吗 ? 就是这样的安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6162144238084.jpg 比较手印 新文化报记者 李洪亮 摄   连日来,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的特大洪灾牵动人心,本报和几家国内媒体刊登的教室墙上印着泥手印的照片在许多读者和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在生还的学生赵明星的讲述中体会到了孩子们在洪水来临时的无助和凄惨。然而,经过记者昨日的踏查和走访发现,墙上的泥手印应该不是在洪水中挣扎的孩子留下的,而是事后前来找孩子的学生家长或者搜救人员留下的。   在家长和搜救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真正孩子们留下的手印,在教室窗户框上面的墙上,颜色很浅的小手印。   泥手印不是孩子们留下的,理由如下:   一、墙上泥手印颜色过深,淤泥痕迹清晰可见。洪水来临之时确实带着泥石流,但是孩子们遇到的主要灾难还是洪水,水中是不会留下那样深、那样明显的泥手印的。昨天,记者用手粘泥后又沾水,根本无法在墙上留下有颜色的手印。   二、手印尺寸明显超过孩子手的尺寸,记者买来尺,测量手印长宽,并用自己的手去对比,手印竟然比本报两个女记者的手印都要大,而且向下面延伸,挣扎的被冲出门去的孩子应该是斜着的手印。   三、教室里、走廊墙上有很多清晰的泥手印,很多尺寸很大。家长说,那是他们找完孩子后用手抹上去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洪水过后,许多家长来教室里找孩子,那时教室里遍地都是孩子们的尸体,家长们在淤泥里翻来翻去,希望找到自己的孩子,找到后,抱走,而一起翻泥的亲人们,就在临走前,在墙上抹手。听到记者问墙上的手印是不是孩子的,家长说:“哪是呀,水里哪能留下泥手印。”   四、真正的孩子手印在窗框上面的墙上,颜色浅,尺寸小。家长和搜救人员说,只有六年二班的一个窗框上面的墙上有几个手印稍微清晰些。   本报特派记者 杨威 李珉琦   ----------------------------------------------------- PS:洪水中97条孩子的生命,足以感天动地,让人神共哭;如果为“加大”震动效应而造假,则事与愿违,只能削弱人们对这一特大灾难的关注,也是是对孩子们无辜之灵的有意无意伤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23:09: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到如今手影的真实与否,又能说明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讨论手印是否是遇难学生的已毫无意义。现在当局要做的一是处理好善后工作;二是公布真相,不要再欺骗全世界;三是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cao !!!!!!混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1 17:4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