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萝卜

2005金秋南疆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黑白照片,是我这两天学习PS时,试验的作业。还没试过直接拍黑白,不过,我喜欢黑白片,总觉得主题深刻的片子,还是用黑白,更能吸引观者的专注,更能体现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喀什,赶紧去办边防证,因为是国庆,虽然天还未黑,工作人员还是下班了,明天上午十点半才开门。我们商量后决定,充分节约时间,今天先逛大巴扎,后面的路上可以从容些。 如今的巴扎和想象中的全然不同,一条很繁华的步行街,两旁有一些小店,所售物品也没什么特别吸引眼球的。真怀疑师傅是不是带错路了。绕了一圈,到另一侧的一条老街,有卖乐器的,还有金器,铁器,一家家小铺子,间或可以看到工匠现场制作着,这才找到一丝以前的痕迹。 小路旁看到一个塑料布隔起来的长廊,很多维族人进进出出,我好奇的探头张望,原来这是借葡萄架子,搭上塑料布辟出来的一个聊天室,两排石凳上盘腿坐着很多男人,大家在这里喝着下午茶,吃些烤肉,啃啃馕,惬意得很。惹得我一旁的那个男人,大笑说,看看人家,大老爷们都是在外喝茶聊天的,女人在家烧茶煮饭带孩子,你学着点。 后来,偶然看到一张明信片,说是绝版的万人巴扎(现在已经拆了),这才知道,那就象我们汉族的集市,只是多了很多白帽子,圆帽子,还有好多驴车。逢上规定的日子,家家户户便赶着驴车,从四面八方的村庄涌来,带上自己的货物来赶集,有牲口区、水果区、干果区、五金区、服装区等等分门别类,热闹非凡。如今,这巴扎也越来越现代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也不能阻止人家维族同胞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购物环境啊! 2005-10/2005101417253111714.jpg 这是在巴扎前的广场上碰到的冷美人,大概才两岁,认生得很,他的小哥哥很热情和我们打招呼,哄着她,让我们拍照,还把相机里的她,指给她看,逗了半天,这小公主愣是从始至终,没露过一个笑脸。 2005-10/2005101417264337126.jpg 大巴扎的路口,铺着一张大地毯,几个老汉,席地而坐。一壶茶,几只杯子,身后的墙上,挂着不少琴。虽说是在卖琴,却也不忘享受。他非常投入的弹奏着,我先是立在一旁听了许久,又拿着相机左拍又拍,他始终如处无人之境,眼皮都没抬起来看我一眼,只是飞快的撩动着手中的琴弦。 2005-10/2005101417345839057.jpg 和田的石榴,又大又红,里面的果肉,一颗颗如红宝石,很是诱人,卖相老好额。不过,在和田时没看到这么大的排场,喀什的这个集市,卖石榴的摊儿倒是声势浩大。 这几日所见维族妇女或是女孩儿都会扎头巾,有的扎上头发,有的蒙上半个脸,只露出眼睛。但喀什街头,却不时看到有年纪稍长的维族女人用一块厚厚的针织的咖啡色头巾,全部盖在头上,只从织布透过的光缝里视物。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尝新鲜,在乌市大巴扎买了杯石榴汁,酸,真酸,连腰都酸了。俺现在看见这红灿灿的石榴,腰又开始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红的石榴啊,猛一看还以为是苹果呢!这样的石榴也会酸么?怎么偶在四川这边吃的石榴,即使皮是绿色的,都很甜。衫儿姐以后来这偶请你吃石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榴啊~~~~~~!!!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天一早醒来,吃完早饭,就赶早去了喀什老街,车开到那里,售票处刚打开门上班,连招牌什么的还没摆好,我们一走上前,就让我们买票了,真后悔没有早起十分钟。

买好票,一个年轻的漂亮MM做了我们的导游,让我们队里的GG们心理平衡了半天。她边走边告诉我们,她爸妈一个维族,一个汉族,她自己却把自己算作了回族人,呵呵,也许,她们家庭内部也要搞各民族力量均等吧?

由于时间尚早,老街刚从睡梦中醒来,显得格外清幽。
2006-2/20062272120332723.jpg

两个小孩子睡眼腥松的推门而出,手拿铜壶,蹲在地上开始洗漱。
2006-2/200622721213090099.jpg

这家破败的陶器店已经关门很久了,但墙头上的陶器在朝阳的照耀下,仍显别样韵味。
2006-2/200622721232153075.jpg

卖龙须糕的老汉,很高兴的让我们为他拍照
2006-2/200622721265492110.jpg

卖自制陶碗陶壶和手工帽子的老婆婆,导游小姐说她有非常多的儿女。在镜头前,她很会摆pose,显然经常被游人拉进镜头,是一位非常和善的老人。
  2006-2/200622721291116753.jpg

导游MM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不收门票的,就是一条老街而已,她们公司看中这块地方后,就圈了起来,每年他们会拨一定的费用给这里的住户,让他们维护翻新自家的客厅及庭院,以供游人观览,也可以在自家院里售卖一些民族工艺品,互惠互利。但对于游人而言,也是利弊各半吧!即是保留维护了一些民族的传统特色,但也失去了一些自然的味道。而对于这里的住户来说,无疑还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大头还是给旅游公司挣去了。维族人的客厅
2006-2/200622722565958163.jpg

从老街出来,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处保留很完好的老式建筑,赶紧停车拍了几张,一点也不比老街里的建筑逊色。 
2006-2/20062272134558841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7 22:57: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跨年度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逛完老街,直接去办边防证,时间安排得正合适,办证的人还不少,有一支杭州上海团,是刚从北疆玩了一圈后,直飞喀什,再去塔县,真够奢侈的,不过这种安排倒也是挺完满的。可惜红旗拉甫有军事演习,上不了,我们还是决定先去喀湖看看,再决定下一步行程。(办边防证挺方便的,工作人员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收费。)

中午过后,到了喀湖,天气非常好,阳光强得不行,看着雪山刺目得很,看攻略都说喀湖最美的是清晨,原本想,如果真的很好,舍不得走,就在那儿住一晚上帐篷,享受一下夕阳和清晨的,可没曾想,到那儿一看,喀湖的景致很单一直白,真没到可以呆一整天的地步,于是一致决定继续向塔县进发。喀湖的大餐厅被几个旅游团包得满满的,我们只好在旁边一家塔吉克人开的小餐厅吃饭,上来一碗拌面居然是半冷不热的,这也是和海拨太高有关?可惜语言不通,说了半天,那位女主人也不知道我们是想要她把面热一热,好不容易有个帅帅的维族小伙儿替我们解了围。他也是一个导游,他告诉我们,塔尼克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他们都可以听懂维语。我们还不罢休,又缠着他教了我们几句简单的维语,可惜一回来,就忘得差不多了。

2006-2/20062272252250374.jpg

2006-2/20062272281772272.jpg

  2006-2/20062272284333048.jpg

 吃完饭,在湖边美美的散了会儿步,禁不住拉票,还骑了会骆驼,徜佯了两个小时,便出发去塔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紫蝶泉在2006-2-27 21:57:00的发言:
呵,跨年度大片~

前阵子换了电脑,照片一直没整出来。。。。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9 05:0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