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ha

教育方法错在哪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任务应该更多地放在培训上面,而家长的任务应该更多地放在关心上面。 教师关心学生,听起来是一件蛮好的事情,但是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如此之多的学生你如何关心得过来?如果顾此失彼,是否存有偏爱偏心的嫌疑?所以,一定要一视同仁,不存在喜欢不喜欢,要把对个别同学的称赞藏在心里。把教育看成完全是受父母之托的职责来看待,教育是工作。我们要放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不然,孩子们就会有一大堆父亲母亲,最后不知道该孝敬那一位。这会让孩子们吃不消的。而且,有的老师也更本就没有资格消受这样的待遇。 而家长(特别是哪些自以为是的家长),绝对不要把学校是事情拿到家里来做。家长绝对不能替代老师的作用。能够作为老师的家长是非常少的。作为一个国策,我们基本上可以否定它的意义。同时也不要聘请一大堆家庭教师。政府应当鼓励开办各种样的培训学校,而是不是补习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眼力有好坏。好眼力分别物体就要入微一些。这就是分辨率。所有的感觉都存在分辨率。也就是说感觉是否细腻。感觉的分辨率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进而影响和周围事物的互动能力。良好的交流是建立在细腻的观察能力上的。而且,领悟能力而是以良好的观察能力为基础的。我们在努力保护孩子的视力的同时,有没有下意识地保护他们的感觉力? 为什么有的孩子非常难教?关键就是感觉力低,只能分别粗略的东西。每当需要深入理解的时候,他们就会不知所云。在看不到情况下,你如何让他认识事物哪?所以一定记住,让他看见、看清楚是教育的首要关键。只有在看清楚的情况下才会有有效的教育。 我们的眼力是天生最好的,并且随着使用不当而变得越来越差的。而我们的其他感觉,却不一定是天生最好的。尤其是意识的分辨率通常是从零开始的。不恰当的使用会阻碍它的发展的速度。然而,和严厉相反感觉总是越用越好用的。从小沉迷于玩耍的小孩的感觉力总体上比文静的孩子强许多倍。孩子不贪玩通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接触事物少了,自然感觉力提高的就慢。 让孩子们做一个感觉上远视眼,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他多玩玩,越专心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们最喜欢的孩子听话。这也是我们的传统之一。可是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弱智的关键因素。 听话 意味着什么?听话意味着服从。大人给小孩规定了行为模式要他们去效仿。其结果我们已经提到过,小孩子减少了自主实践的机会,因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组织行动,所以她失去了大量的感知世界的机会。而更多地市按照父母的规定(包括所谓得说教,对孩子来讲也时规定而已)。逐渐地他们大脑就不怎么会动了,因为动不来,所以就懒得动下去了。这种情况导致以后学习的困难。于是老师和家长又不得不再次强调所谓的用功。尽管你可能可他讲了许多有益的方法,而他能够感受的和理解到的仍然是粗浅的,不得要领的。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总有一天你忍不住了。 与此相反,自从孩子小时候起(2-3岁起),你就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述,并且表示极大的兴趣,那么,你的孩子就一定会非常聪明。如果,还能做一个孩子的好学生的话?那么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天才。为什么会这样哪?原意是:你的这种行为从孩子的内心深处激起了他不断实践的兴趣,他在向你陈述或者示范他的“成就”的时候,他的大脑在从事非常激烈的活动。而正是这个活动造就了他发达大脑。孩子们的错误不重要的。以为发展起来的大脑会自动发现这些错误的。只要孩子是爱好的,他就一定会自动纠正他们。其实,我们的科学家不是也不过如此吗?! 在六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所犯的所有错误,都不会是恶意的,相反是非常珍贵的体验。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这一定可以延伸到12岁。对于这样的错误,你更本就不必大惊小怪的。如果你看过马克杜温的汤姆素雅,就会明白,这些“坏孩子”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好孩子。 我们唯一要做到的是:不要放纵,而且不加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聪明的标准搞错了。聪乃耳朵总是能够听准听清。明为眼睛总是能够看清楚,看细致。聪明就是指感觉力强。聪明的孩子就是比其他孩子能够对各种事物体察到更为细微的差别。而能够建立这种认识是他将来能否构建一个良好的意识构架的基础。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能够拾人牙慧的本事当成聪明。听到他会几句话我们就夸他聪明,这是不可取的。那些默不作声的小孩子,可能更加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通常是用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方式去体验各种感觉的。如语言。不仅如此,他还会别出心裁的想出点点子去尝试一种感觉。这些点子有可能是有迫害性、有可能恶作剧的。但是小孩子的本意,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比如,有的孩子非常霸道,经常欺负别的孩子,这不等于他将来就是个专门欺负别人的坏蛋。回顾一下你的同学们,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学“坏” ,只是体会一种感觉。而且往往会把感觉当成真事来看待。这是儿童神经发育没有完成的表现。不过,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儿童学习的过程。 正确做法是:你不要当真。你仅对他的行为后果表示一下不满就可以了。而且你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孩子会有不同的“学坏”的表现。这个方法同样是实用的,不必慌乱。 对于孩子的性早熟,倒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因为,荷尔蒙可以使得他非常得离谱。做出令自己都能以接受的事情。这个问题超出了素质教育的讨论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对曾经跳过级的学生做一个统计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发现他们失败的例子远远多于成功的例子。少年早熟绝对是有害的。它违背了两个规律:一个是积累与突破的规律,一个是心智成长是生理生长的规律。不论是习惯还意识能力还是心理能力都是要靠细胞生长来满足构成需要的。这是一个不可简化的时间过程。也许个别学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的突出一点,但是这不等于它的生理结构已经趋于合理。搞所谓的特长生,分科班是得不偿失的。这样做无异于减弱其他能力的平衡发展,而使得素质构架被打破。过早地接触高级的训练和知识,妨碍了它的平衡发展,并使得它的素质结构发生扭曲。 其实早一年晚一年成材又有什么区别哪?提前教育是危险的。是不值得去冒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孩子最需要的无外乎两个环境,游戏的环境和祥和的环境。儿童几乎不会在乎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说,每当他投入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物质条件仅仅是以他能不能更好的玩耍为满足与否的界限。同样,我们也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物质的优越性。相比之下,没有一样条件会比祥和的环境更为重要了。拿孩子当出气筒更是孩子的灾难。所以,在要孩子之前年轻夫妇最好审视一下,你们能否和睦相处。以后有事最好用温和的方式处理。我们一定不能把丰富的物质条件当成是孩子的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年人中无容置疑地存在着差别,其中一部分成为了教师,不等于从此他们就变得真的受人尊敬。我们已经彻底拒绝了盲目的崇拜领袖,但是还没有彻底拒绝盲目尊敬某些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眼光观察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世界是难能可贵的。为了到达这样的效果,最忌讳的就是树立什么偶像、权威等等,去盲目的崇拜。而这又是孩子最容易做的事情。你不去要求,他已然如此。我们的责任是在恰当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盲从,而不是强化崇拜。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服从,会导致思想上的依赖。而这正是妨碍孩子意识能力成长的最大障碍。一旦形成思想上的依赖,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教条,而让我们感觉到他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是一种智弱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越的物质条件最容易造成同其他孩子的差别。自然,孩子是会感觉到这种差别的。问题是这种差别对于孩子们是好的影响多一些还是坏的影响多一些哪?这还要看父母的潜意识是怎样表现的。目前,有不少人会据此骄傲、看不起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做到持物不骄者,为数不多。相信再过50年,中国的这种情形会发生改观。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不用担心什么。问题出在前一种情况。 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以不易觉察的形式出现,而且每次都还会找到许多的理由为此辩护。如果潜意识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危害是可怕的。然而富家子弟正是在这里最容易出问题。以富裕为优越的孩子,不会智力低下,但是非常会成为极为平庸的人。这跟父母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于是就容易产生矛盾。父母希望用更多的物质条件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则更加觉得自己凡是都容易实现,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吃苦耐劳上面。然而,本事总是属于那些不辞辛劳的人的,和持有这种心态的富家子弟是无缘的。 潜意识是无法通过教学的方式改造的。这一点必须认识到。唯一能够锻炼并形成好的潜意识体系,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在物质条件上面突出于同学们,而是在进取精神上面做出更好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1 17:4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