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43|回复: 17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41811451980718.jpg 200341811453871034.jpg 200341811454515811.jpg 200341811455522496.jpg 200341811460963409.jpg 200341811463122529.jpg 200341811464124974.jpg 200341811466083597.jpg 200341811472391661.jpg 200341811474135790.jpg 200341811475235740.jpg 200341811481077658.jpg 2003418114816849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叹为观止的,颠倒众生的米开朗基罗!!!我没有机会向老米敬礼,向没货大师敬礼!!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论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   米开朗基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齐名的著名艺术家。 他创作的高达五米半的雕塑《大卫》可以说是男性体格美的至善象征。   米开朗基罗本人是同性恋者,特别钟爱他的男模特儿。他把这种情爱 融入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大卫》与《上帝之手》等充满了令人不可言喻的能量与活力,不仅感染力深,而且透露出“知者得其味”的同 性恋情感。他把人文感情融入严肃的宗教题材里,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有趣的是,即使在如《埃勒斯雷的女预言师》(ErythraeanSibyl)等作品里,女性也往往以雄健骠悍的形像出现。可以说如果米 开朗基罗不是同性恋者的话,那他也许就不会成为米开朗基罗了。   米开朗基罗与男模特卡瓦利尼(Cavalieri)的情事被经久传颂,并拍成了电影。他也曾与一位叫佩里尼(Perini)的年轻人同居了十多年。“他的羽翼把我轻轻托起,令死亡也变得甘美。”艺术家这么描述他对佩里尼的爱。   米开朗基罗晚年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布拉奇(Bracci)的年轻人,但布拉奇两年后不幸去世。艺术家悲痛欲绝,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布拉奇的墓碑上刻下了悼念的文字,其中有以下的诗句:   “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   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   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   两个灵魂融相融所迸发的火焰。”   米开朗基罗的日记、信件和诗歌中不断透出他对年轻男子的爱慕, 这些文字在他死后许多年都受到压制。他写给卡瓦利尼的许多情诗在出版时,出版商把其中对男性的称谓改成了女性。   无独有偶,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位大师都是同性恋者。

哀悼基督 云石雕像,高17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498年,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儿子的身体,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细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实的双肩,面罩却衬托出姣美的面容。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是圣母充满哀思的祈祷,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饱含的内容,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作者突破了以往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甚至还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布鲁特斯胸像 大理石雕像,高74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37-1538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国立美术馆。   米开朗基罗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意大利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生活始终是在为教会和佛罗伦萨执政者美第奇家族服务,他们令人窒息的统治使艺术家深感苦闷,因此,米开朗基罗一直在向往着一位伟大的英雄来铲除暴君。这尊《布鲁特斯胸像》就是对封建暴君蔑视和对英雄渴望的象征。   布鲁特斯(公元前85-公元前42年)是罗马共和时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早期曾参加过刺杀罗马独裁者凯撒的行动,他有着光明磊落的性格,在历史上,是一个维护民主,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执政官形象。米开朗基罗选择他为刻画对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的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显示了面对严酷现实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摩西》都是完美的理想化英雄化身,那么这尊《布鲁特斯胸像》则可以认为是现实中的实实在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英雄形象,具有一种行动的意志力和内在的精神力量。雕像的头部并没有象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经过细致的打磨,这反而更赋予了英雄人物以粗犷的性格,增加了雕像的现实感。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中能够拯救祖国的英雄的渴望,也寄托着他对破除黑暗统治的美好愿望。 

垂死的奴隶

被缚的奴隶 云石雕塑,《垂死的奴隶》高229厘米,《被缚的奴隶》高21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13-1516年,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招到罗马建造他那巨大的陵墓,但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停工了。1508年,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又被召回,为陵墓创作了几件雕塑作品,《垂死的奴隶》和《被缚的奴隶》就是其中著名的杰作。   这两尊奴隶雕像都是用来装饰陵墓的,最早的目的是来象征死者的权威,但在这里却变成了作者自己思想的真实写照。雕像中的奴隶都被塑造成了渴望自由和解放的强壮青年,都有着年轻而健美的体魄。   《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   《被缚的奴隶》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如公牛一样健壮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虽然双臂被反绑着,但全身的肌肉都紧绷着,让人感到那里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相比之下,身上的绳索则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似乎仅仅成了装饰品。他的头高昂着,紧闭着嘴唇,眼睛圆睁着,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这两尊雕像表现的仿佛不是奴隶,而是两个英勇的斗士,人的尊严达到了完美地体现。当时米开朗基罗一直被迫为教皇和城市的统治者们服务,而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与他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具有一种被压抑、被束缚而渴望解脱的痛苦,和实现理想的要求。米开朗基罗不仅为处于动荡的祖国忧心忡忡,同时还苦于摆脱不了为统治者服务的命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普遍遭遇。他的精神空间是窒息的,只能在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中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他曾写到:“……在这样奴隶般和这样寂寞无聊的条件下,在斜路上,在极端的精神疲乏中,我应该雕刻自己神圣的制作……”。后来由于势态的变更,米开朗基罗的思想变得深沉而苦闷,再也没有创造出类似这两件作品那样充满生命力的雕刻。   这两件作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放入陵墓,而是被转卖,现在收藏与法国巴黎卢浮宫。 

大卫 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4-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不起非常mm,有你在我哪敢妄加文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1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做过雕塑,不过这些雕塑的素描不知道写生多少回了!! 等有时间一定把资料补上~~没货大师最好你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18 13:19: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1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我也向没货致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18 14:42: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1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真穷,连衣服也穿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41922520715016.jpg 美弟奇家族陵墓--昼,夜 200341922522413242.jpg 美弟奇家族陵墓--晨,暮 200341922524779297.jpg 晨(局部) 200341922530271351.jpg 大卫(局部) 200341922533226205.jpg 暮(局部) 200341922534771972.jpg 200341922541249363.jpg 200341922542057488.jpg 晨(局部) 200341922544413254.jpg 夜(局部) 200341922545765683.jpg 美弟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20 0:08:1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22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图片精致,资料详尽,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2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出色的艺术家都是同性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4-2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惊视觉的大师之作!!! 出色的艺术家,比单性人多一颗不同的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1 05:0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