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04|回复: 2

对法国有毒电影的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兰西在制造"极端影像"方面是最有耐心和心得的民族,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来了解法国近20年的电影,就须先看看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毒的电影"。之所以说他们"有毒",因为他们很难归类甚至不可归类,可又总有种莫名奇妙的一致的气氛徘徊在这些电影的周围,影片中的人,导演们讲故事的办法和观众看完这些电影后的神情恍惚与坐立不安,都像中了毒一样。大家总感觉明白了什么,但是又的确不知道明白的到底是什么或者应该明白什么,这是一种折磨人的状态。 1、爱情毒药 "五月风暴"之后三代法国人的情感生活发生了非常极端的变化,性解放、女权主义、传统的天主教思想和中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潮流,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合力作用下,即使在现实的层面,法国人今天的爱情也可谓变化多端的最毒的毒了。 80年代前5年,被法国电影界称为"三个电影天才"的5年:除了吕克.贝松之外,另两个是相差14岁的让-雅克.贝奈克斯和里奥斯.卡拉克斯,他俩先后在法国盛产现代爱情轻喜剧的年代,酿制了毒药一般致命的"爱情事故"。 卡拉克斯与他的黄金班底——德尼斯.拉旺和朱丽叶.比诺什主演,让-伊乌.埃斯考菲(Jean-Yves Escoffier)掌镜——合作拍摄了的《坏血》(Maivais Sang, 1986)和《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 1991)。《新桥恋人》比较著名,因为它是法国电影史上最凄惨的投资悲剧和最迷人的波特莱尔般的爱情童话。据说卡拉克斯耗资1亿5000万法郎拍了三年,并在蒙彼利埃兴建了一座与巴黎新桥一模一样的真实场景,动用了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全部绝学炮制这个昂贵的流浪爱情童话,还是在《坏血》中的德尼斯.拉旺和比诺什,一个用枪轰掉自己的手指的瘸腿流浪汉,一个左眼蒙着纱布在巴黎街头和地铁里奔跑的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孩,他们爱得太过火了,在国庆夜一瓶又一瓶地喝着红酒,一句又一句地说着胡话,在开满烟花的巴黎倚在破败肮脏的新桥桥头烂醉如泥,驾驶着飞艇驰骋在烟花四溢的塞纳河上。 也许《新桥恋人》在票房上的失败恰恰来自那个完全不够疯狂的结局,这样的爱情结局能那么美吗?比起卡拉克斯在破坏爱情的浪漫和美丽时动用的技术含量相比,贝奈克斯的《早晨37度2》( 37℃2 le matin, 1986)的叙事更加朴实,结局也更加令人心寒。 这部小成本的被许多影迷典藏的"大电影",前半部分轻松浪漫具备了《泰坦尼克》般的样本力量,田园,木屋,云和盛夏的温度,人们似乎想到了无数法国电影中浪漫爱情的经典模式,但是那个令人伤心的后半部分怎么也不能让人认为这位导演的用心有多么良善,甚至有些恶毒,贝蒂画着花脸坐在洗手间一角抽泣的画面,她光着身子在巴黎街头疯跑的样子和她那痉挛的失魂落魄的眼神像锥子一样把法国浪漫爱情钉到了十字架上,贝奈克斯用均衡的结构演绎了一个普通女孩严重失调的震天动地的爱,非常坚决地把主人公的精神推向绝路,惨不忍睹。 另外一个在电影资料馆和电影院都有着良好的信誉的天才弗朗索瓦.奥松(Fran&ois Ozon)似乎认为在卡拉克斯和贝奈克斯两者之间会有一个中间道路,这个充满野心的新人有着比80年代导演更充沛的体力并借鉴了一些容易让制片伤心的经验,他那个不动声色的叙事和晦涩的怪味爱情汉堡《犯罪情人》( Les Amants criminels, 1999)虽然不被法国人买账,但却由于大胆地对《邦尼与克莱德》的致敬而参展威尼斯获得佳喻。 这甚至是一部有着90分钟的时间长度的早期短片的加长版,故事在一对杀了人的少年情侣爱丽丝和吕克、被他们杀掉的塞德和发现这个秘密并把他们囚禁起来的林间小屋的主人之间的复杂爱情之间展开,爱丽丝爱塞德、吕克爱爱丽丝,那个小屋主人又爱上吕克,人与人之间非常脆弱、模糊的情感界线(包括同性之间),一旦崩溃将有多么恶毒和危险。同样是关于爱情、嫉妒、逃亡和尸体,关于蒙太奇、倒叙、影像隐喻和场景修辞,奥松不想把话说得像卡拉克斯那么好听,也不像贝奈克斯那样把故事说得那么透彻,聪明、简洁、恰到好处地匪夷所思 2两性的话题(少儿实在不宜,故略) 3极限宇宙与秘传哲学 安德烈.祖劳斯基(Andrzej Zulawski)是一个喜欢拿爱情和性讲别的题目的导演,借用法国的评论来说,这个波兰人擅长再现一个"极限宇宙"(l'univers paroxystique)。 他是法国新电影阵地——改建前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IDHEC)正规毕业生,回波兰一段时间后重返法国,定居巴黎。祖劳斯基具有某种很难描述的但却贯穿始终的怪异风格,主人公都随着导演的布置而进入了一个迷乱的世界:迷离诡异的故事情节、大胆的性爱描写和与政治有关的间谍故事或流血事件。他最早发现了苏菲.玛索的表演天才并成为比她大24岁的情人。直到今天,苏菲.玛索仍因在祖劳斯基的"极限宇宙"中的表演,而成为法国人的一块心病[ii]。 祖劳斯基最诡异的《莎曼纳》(Chamanka, 1997)里却没有玛索,这是部至少可以与《感官王国》、《索多玛120天》列在一起的电影,讲述一个大学人类学教师米歇尔,与租他弟弟房子的机械系女学生马鲁汀之间发生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影片中有大量的性爱描写,但变得像肉搏一样恐怖:呆滞的目光,痉挛的表情和僵直的动作,加上主人公的呻吟和沉重的令人颤栗的鼓声,甚至让人们怀疑导演用那么多胶片来反复拍摄他们的做爱是不是有些过分。贯穿全篇的另外一个线索是米歇尔新发掘的人类学遗迹"黄教主义"(莎曼纳),导演不断地用米歇尔的嘴巴向观众传授这个带有秘传宗教色彩的神秘学说,并力图结合波兰人的命运来论证它不朽的人类学价值。最后,马鲁汀砸碎了米歇尔的脑袋,吃掉了他的脑子。 爱情和欲望变成了一个载体,成了导演向观众陈述思想的一个顺手捻来的可有可无的比喻。 苏菲.玛索与祖劳斯基合作过《猎犬之爱》(L'Amour braque, 1985),关于乔治.桑的《我的夜晚总比你们的白天美》( 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 ***)和关于肖邦的《蓝色乐章》(La Note bleue,1991),以及祖劳斯基的最新作品《忠贞》(La Fidelite, 2000),因为她在影片里的大胆的性爱表演尔受到一些法国人的厌弃。 4、长满伤心窟窿的迷儿城市 让-皮埃尔.热奈(Jean-Pierre Jeunet)起步比同龄人晚,但是其毒性却不比他们差。如果单看《天使爱美丽》( Le fabuleux destin d'Amelie Poulain, 2001)里那个爱管闲事的大眼睛的单纯女孩,我们会感觉热奈的内心要比贝奈克斯善良平静得多,可就是这个热奈恰恰制造了法国新电影中的另一个"异数"《迷儿城》( La Cite des Enfants perdus, 1995)。 作为1995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电影,《迷儿城》堪称以"病态城市"为主题的典范之作,它似乎放弃了戈达尔的《阿尔法城》( Alphaville, 1965) "存在主义恐怖"的主题和博尔赫斯的《城市侵袭》(Invation, 1969)迷宫般的悬念情节设计,也与后来澳大利亚人艾力斯.普洛亚斯(Alex Proyas)那部与《黑客帝国》主题相近的《黑暗城市》(Dark City, 1998)中对未来世界的恐惧大相径庭,这是一个中了毒一样的没有阳光和时间的城市,一个失去梦功能的疯狂发明家为了寻找自己失踪的弟弟和找到自然界的永恒力量,将一些孩子捉到这里,整个城市陷入了丧失理智的疯狂境地,人们尖叫、怪笑、抽搐和死亡。 英文名:Cité des enfants perdus, La/City of Lost Children, The 中文名:童梦失魂夜(港)/丢孩子的城市(中)/惊异狂想曲(台)/迷儿城(其他)/失子之城 在《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 1990)中,我们看到一些《迷儿城》的丑陋怪异造型的雏形[iii],相比之下《迷儿城》更加完美地实现了导演力图创造的"阴森喜剧":在一个被诅咒的恐怖世界里,居然有一些令人发笑的情景,跟随着那些特效制作和导演的千奇百怪的想法,看到了被施了魔法的人。在看过的各种评论热奈电影的文章中我记住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评价:"熟食店的冷酷语法令我们永远记住了一个隐喻现实的'灾难哲学'——这是一个屁股上长满伤心的窟窿的世界。" 5、太保的枪和于贝尔的手 也是展现一个完全靠想象力支撑的变形世界,生于荷兰裔家庭的让.古南拆掉了《迷儿城》的布景,直接在巴黎上演了"长满伤心窟窿"的异形影像,1997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太保密码》( Dobermann, 1997)可能是唯一让人开心的"有毒电影"。文森特.卡塞尔和莫妮卡.贝鲁奇在影片中的超酷造型和导演对另类电影元素的开创性运用,使我们在《落水狗》之后领略了另一种怪异的法国黑帮电影,其想象力和怪异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同年的弗朗索瓦.奥松的处女作《看海》。 影片的善恶颠倒到了极致,火药、飞车和特效解构了现实秩序。太保、他的哑巴情人以及他那些癞头癞脑、一身怪癖的同伙,在巴黎与成了反面角色的警察展开了子弹横飞的殊死战斗,新奇的摄影和剪接手段、夸张的有如军火表演的枪战,神父、警察和巴黎市民都变得智商低下,面目可狰,警察头子马努在塞纳河边拉稀之后没有手纸,竟然顺手扯了一页《电影手册》。最后他被太保轰掉了睾丸并拖碎了脑袋。让.古南让我们在塔伦提诺之后看到了一种更加漫画式的黑得开心的风格,也使他成为唯一的只拍一部电影就被写进辞典的年轻人。 于贝尔在《钢琴教师》[iv](La Pianiste, 2002)里中的毒是最阴郁的,这个长期缺乏正常性生活而靠色情杂志填补生活的可怜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散发着神经质和腐朽的气息。她故意把碎玻璃放在即将演出的女学生的风衣口袋里,对哈德的钢琴才华恶语相向,一旦要和哈德做爱时,她就会产生了令人作呕的生理反应。她堪称夏布洛尔证明自己老当益壮的《情毒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 2000)里波隆斯基夫人的双胞胎。我们彻底忘记了她曾主演的各种不同性格的女人,而深深地烙下了那个精神生活严重失调的女钢琴教师泰莉嘉,她那双干枯苍白的手在钢琴和身体之间寻找内心平衡的支柱。 一个中毒太深以致于不可救药的女人,于贝尔对女主人公极度扭曲的内心世界的塑造使于贝尔获得了戛纳最佳女主角。 6、尸体和杀手哲学 接下来说说法国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尸体、死亡和杀手。应该说美国人和德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两性的话题(少儿实在不宜,故略) AHA 最不爽的就是这个地方。 能让孩子早早得正面接触这个“禁区”, 而不是是在遮掩着的黑暗中瞎摸瞎撞要好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0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电影不但影响整个欧洲,(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都有好多跟风之作) 国内呢几年都有好多乜乜新浪潮电影人系大抄特抄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1 17:4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