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8|回复: 7

品茶论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天下第一泉】 江西九江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又称三叠泉、三级泉,在庐山东谷会仙亭旁。若站在观山(为庐山山名之一)之上,可见一缕天泉,垂直飞泻而下,落在大盘石上,发出洪钟般的响声,泉水经过折叠散而复聚,再曲折回绕,又往下泻,山谷中微风徐来,泉水如冰绢飘于空中,又似万斗明珠,随风散落,在阳光之下,五光十色、晶莹夺目、蔚为壮观。唐代茶圣陆羽,当年曾登临庐山,品评诸泉,他将水帘水评为"天下第一名泉",并为该泉题写了"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的名句。   康王谷水帘泉,自从被陆羽品评为"天下第一泉"之后,曾名盛一时,为嗜茶品泉者推崇乐道。宋代品茗高手陆游,亦曾到庐山汲取帘泉之水烹茶,并在《入蜀记》中写道:"谷帘水……真绝品也。甘腴清冷,具备众美。非惠山所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泉——北京玉泉山的玉泉】 玉泉,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东鹿,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对玉泉山水作了生动的描绘"出万寿寺,渡溪更西十五里为玉泉山,山以泉名。泉出石罅间,渚而为池,广三丈许,名玉泉池,池内如明珠万斗,拥起不绝,知为源也。水色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翠荇,一一可辨。池东跨小桥,水经桥下流入西湖,为京师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   玉泉,这一泓天下名泉,它的名字也同天下诸多名泉佳水一样,往往同古代帝君品茗鉴泉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康熙年间在玉泉山之阳建澄心园,后更名为静明园。玉泉即在该园中。自清初,即为宫廷帝后茗饮御用泉水。   清乾隆皇帝是一位嗜茶者,更是一位品泉名家,在古代帝君之中,尝遍天下名茶者,不乏其人,但实地品鉴天下名泉的,可能非乾隆莫属了。乾隆品泉有他独到的方法-除对水质的清甘洁作出比较之外,还以特制的银斗比较衡量,以轻者为上。他经过多次对名泉佳水品鉴之后,亦将天下名泉列为七品: 京师玉泉排在第一。他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说:"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城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往今来品茶论水第一人-陆羽】 中国人历来讲究泡茶选水,唐代张又新、宋代欧阳修、王安石、叶清臣,明代徐献忠,清代汤蠹仙等都是研究和鉴别水质的高手,但堪称品茶论水第一人的是有茶圣绰号的陆羽。   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论述了这样一件事;唐大历元年(766年),御史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路过扬州,正逢陆羽在扬州大明寺逗留,便相邀同舟赴郡。船抵扬州驿时,泊岸休息。李季卿早对扬子江南零水泡茶之妙有所闻,又知陆羽一向善于品茶泡水,便提出要用南零水品茶。当日风急浪大,南零水又处在长江漩涡之中。军士提瓶取水而归,随即请陆羽品茶。哪知陆羽只尝一口,便肯定这水是"临垓之水",他提瓶至江边,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又重新试茗说:"这才是南零之水"。军士闻言大惊,便从实相告,原来江面风浪太大,上岸时因小船颠簸,瓶水晃出大半,便在江边将水加满。此事令李季卿佩服之至,于是传为佳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辨水考苏轼】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但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如往来方便,带一瓮瞿塘中峡水给自己。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打开纸封,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响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答:"正是。"王安石答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问:"三峡相连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响方见,故知是下峡水。"于是东坡离席谢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茶学研究表明,泡茶用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所谓软水是指每公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不到10毫克,凡超过10毫克的即为硬水了。也许,这个定义对一般人来讲比较抽象,那麽有一个简便的区分标准--大抵说来,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水)才称得上是软水,其它如泉水、江水、河水、湖水和井水(即地水)等均为硬水。 一、天水(软水)   古人称用于泡茶的雨水和雪水为"天水",也称"天泉"。雨水和雪是比较纯净的,虽然雨水在降落过程中会碰上尘埃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含盐量和硬度都很小,历来就被用来煮茶。特别是雪水,更受古代文人和茶人的喜爱。   软水沏茶、香高味醇,《红楼梦》中"贾宝玉品茶拢翠庵"一回描述了妙玉用隔年蠲的雨水给贾母泡老君眉和用在地下埋藏了五年之久的梅花上的雪水给黛玉宝钗宝玉泡茶,其味清醇无比,令人饮之忘俗。此段描述令多少爱茶人既羡慕不已又跃跃欲试。雪水是软水,且洁净清灵,用来泡茶,汤色鲜亮,香味俱佳。 另外,空气洁净时下的雨水,也可用来泡茶,但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较少,雨水清洌,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有利于微生物滋长,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伴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浑浊,不宜饮用。 二、地水(硬水)   在大自然水中,山泉、江、河、湖、海、井水统称为"地水"。   泉水水源多出自山岩壑谷,或潜埋地层深处,流出地面的泉水,经多次渗透过滤,一般比较稳定,所以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但是,在地层里的渗透过程中泉水溶入了较多的矿物质,它的含盐量和硬度等就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山水"都是"上"等的,有的泉水如硫磺矿泉水甚至不能饮用。   江、河、湖水:均为地面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受污染较重,情况较复杂,所以江水一般不是理想的泡茶用水。但我国地域广阔,有些未被污染的江河湖水澄清后用来泡茶,也很不错。通常靠近城镇之处,江河水易受污染。如今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因此许多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饮用。   井水: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说,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其次,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咸味,一般不宜泡茶;而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好,适宜饮用。   自来水:一般是经过人工净化,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可以用来泡茶。但有时自来水用过量的氯化物消毒,氯气味很重,用之泡茶,不仅茶香受到影响,汤色也会混。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洁净的容器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挥发,再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到的软硬水楼主是不是都尝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硬水天天尝,软水没试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来水:一般是经过人工净化,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可以用来泡茶。但有时自来水用过量的氯化物消毒,氯气味很重,用之泡茶,不仅茶香受到影响,汤色也会混。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洁净的容器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挥发,再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样。
我们这边的自来水就比你们广州那边的自来水好多了,起码少那股味。 晕,怎么又是没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8 18:2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