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开车,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天天开车真的是厌烦. 走过东直门的地下通道,里面污浊的人气令人做呕,..突然间,又看到了那一对摆地摊的老夫妻. 说起他们,我知道他们是好几年前的夏天.有一次出了地铁,发现外面大雨哗哗地下着,没带伞的我只好在出口处暂时等一会儿.一个摆地摊的老太太看着我穿着高跟鞋站着,很怜惜地说:你在我这儿坐会儿吧.这句颇有点人情味的话让我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一个也就五十岁左右的妇人,个儿不高,脸上有白化病的痕迹很明显,但是整个人儿却显得很干净\利落的样子.口音里有明显的东北口音,不过是黑龙江那边的口音,比北京话清晰,更好听一些.就这样聊了起来.才知道她是哈尔滨的知青,丈夫是北京老三届里小初中去东北的知青.她曾经是女青年队的队长,当年也是在知青里红遍天的人物.后来和丈夫一起返城,进了工厂当工人,不久工厂不景气,双双下岗,丈夫身体不好,单位医疗费都不管.再后来,北京有政策,知青的儿女可以有一个回北京指标,他们认为不该剥夺女儿来北京的机会,于是女儿就落户到奶奶家. 奶奶家位于东直门外原来那边平房里,叔叔姑姑们也都挤在奶奶的家里,奶奶年老无力照顾孙女...后来,女儿上初中的时候,他们才下决心来到北京.当时拿着哈尔滨的最低生活保障来到北京,一家人相守.她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开始了摆地摊,就是站桩的那种,城管来了就跑,城管走了就出来的那种.经营也就一些个头绳,发卡,袜子手套什么的.就这样一家人相守在一起.学校都知道女儿的情况,学费都是全免的.丈夫的身体好一点了也开始帮着她点儿.就这样,暑去寒来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好在女儿学习很好,肯定能考上大学.... 当我描述这些的时候,和我当时听她讲述的时候心情很伤痛,从心底来讲非常怜悯她们一家人.可是,事实上,她和我说这些的时候,那种语气,神态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怨自艾的情绪,没有一点愤世嫉俗的表情,平平淡淡,和和气气的...我很想在她身上发现一点点的委屈,哪怕一点点的...我说不清我的心态是什么,可能我觉得这么多事临到这么心气高的人身上的时候,就该有那么一点点的自怜让我有机会鼓励鼓励她吧.但是,真的没有. 我再次看看她,身上的衣服非常干净,黑色的布鞋也清爽整洁的样子,脸上只有喜乐,没有一点苦毒... 这再一次让我有种震憾.我不由得问:"那你女儿上学有困难吗?也许我可以帮点什么忙."我是想赞助点学费什么的.可她立刻说:"不用!学校同学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都可帮她了.学费也免了,同学经常还送她学具呀什么的,我就挣点钱生活,存点钱让她上大学.挺好的.你要想帮我,这来来去去的,我这小摊上有用得着的东西,买买就是帮我了." 说话间,雨已经停了一阵了.虽然我竟然忘记我该走了,但是,敬意却由心而生. 上了社区的班车.我依然沉在刚才的谈话中,叹息着这老太太生活得这么艰难却依然有尊严,持守着这份清白和人品. 旁边的人问我:"你是不是和那太太聊天来着?我刚才听你们说呢."...原来,受震动的不止我一个人. 我从没问过她姓什么叫什么,可是,每次只要她摊子上有我能买的东西,我都会去买一点.有时还会再问点近况.也只知道她的女儿2005年已经考上了大学.他们家的幸福日子更近了,更近了... 如果,你也有机会走过东直门地下通道的时候,别忘记看看一个脸上有白化病的的老太太的小摊子上有没有可买的东西,别忘记买点儿就是帮她.帮她支撑起她的家和她上大学的女儿. 我也真的从心里,向这样无论在什么处境下都能持守喜乐的人致敬,虽然在我们看来,她好象没有什么,然而,这种坚强无怨的性格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006-11-1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22:41: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