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二十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 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说到“夫妻肺片”,成都的市民自然要买提督街老字号的。的确,在成都市有大小百十来家饭馆卖这种肺片,表面上看是油汤红亮,如出一辙,分不出高低来。然而细细品来,方才觉得谁的地道。地道的“夫妻肺片”是传说中的一对恩爱夫妻调制出的口味,油重而不腻,红亮而不带辛,入口清爽滑软,回味麻中带甘,这一对恩爱夫妻原本是安份之人,谁料想尝的人多了便渐渐生出口碑,在家人的邀动下,摆摊设点专事肺片,世人传曰“夫妻肺片”。夫妻肺片流传至今,谁也未曾考证过它的味道是否如同初衷,或者说它的味道又发展什么。据一位老食客讲,这夫妻肺片在保持原来的品味风貌之中,也是渐有所变的,变得越来越顺应现代人的品味习惯。比如说,味道重了,佐料菜变了。 其实,这便是发展。任何传统的东西,除了它本身的历史印记之外,新的历史,新的社会在不断地烙下烙印。夫妻肺片作为历史的传统的产物流传至今,也必然会发展,有所更新的,这大概是一种文化。 如今,只要你在夫妻肺片堂里呆上一会儿,就会感觉到这种变化与顺应,拥挤的店堂里,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碗,或出堂,或就座;排成一列的人们眼睛盯着那一盘盘油亮亮的肺片,咂咂舌,各择红重红轻,咸浓咸淡,师傅们便在这熙攘之中调和全家口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5 14:23: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