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图画”一词的由来
谁是中国“连环图画”第一?“连环图画”名称的第一次定名与出现,则是在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编印的《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岳传》等五种套书上。
《三国志》一书于1927年6月初版印刷,著名画家陈丹旭绘,该书封面上冠以“连环图画”字样,它即是“连环图画”一词的由来。据民国时期连坛“四大名旦”之一陈光镒的回忆,第一套中国“连环图画是三国志诞生在1927年”;另据黄若谷、王亦秋等老先生的回忆,则是诞生在1927年3月:而现行《辞海》中则将我国第一套连环图画说成是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西游记》恐怕是失误的(估计无实物而依据“回忆录”来推定的)。根据实物,《连环图画西游记》出版于1929年3月,比《连环图画三国志》整整晚了近2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间好多报纸上称“宁波(镇海)发现清代《连环图画新玉堂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连环图画,作者的依据是该书是上海广记书局出版面的,而上海“广记书局已于1909年倒闭”(也不知从哪里考证来的)。事实上这是明显的谬误。上海广记书局是解放后的“公私合营”期间与其它出版社合并而消亡的。笔者藏有一册《伟大的中国》连环画(叙述抗战内容)即为上海广记书局于1945左右出版的,由此定论:以上均为以讹传讹! ( 文/莫是)
中国连环画历史之最
*我国最早的连环画是西汉时期的棺画《土伯吃蛇》、《羊骑鹤》(在长沙出土的一号汉墓的漆棺上)。
*我国最早的彩色人物传记连环画是东汉时期的《护乌桓校尉画传》(在内蒙古出土的东汉墓壁画)。
*我国最早的工笔重彩连环图画长卷是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约公元344--405年)的《洛神赋图》(宋人摹本)。
*我国最早的白描连环图画长卷是:唐代吴道子绘的《释迦牟尼降生图》(又名《送子天王图》)。
*我国最早的诗画连环画是南宋李唐的《胡笳十八拍》(宋高宗诗)。
*我国最早的生产题材连环画是南宋的《蚕织图》(佚名)。
*我国最早的上图下文连环画是元代虞氏所刻的《全相评话三国志》(早已流入日本)。
*我国最早的戏剧连环画(根据舞台形象绘制的),是清末民初上海出版的《狸猫换太子》。
*我国最早出现“连环图画”一词的是:1927年6月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陈丹旭绘、全套二十四册、40开本、有光纸印刷)。
*我国最早的外国木刻连环图画,是1933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一个人受难》{鲁讯编译,并撰写文字脚本},以及《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光明的追求》系列四册[郁达夫等译注]。
*我国最早的卡通连环画是1948年上海联益书局出版的《米老鼠捉盗记》(李之野绘),上标有“别创风格,滑稽卡通”字样。
*我国最早的女卡通连环画家是汪雅玲女士,她曾与张龟年合作绘有卡通连环画《黑猫》(民国时期、出版年份不详,上海全球书局发行,上亦标明卡通)。
*现在我国发现的最大的连环画版本是俄文版《1905年》,大小尺寸为43x55 cm[彩色素描.前苏联名画家绘.约清末民初版]。
*现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外文版人物传记连环画,是1935年上海版的《孔子圣迹图》(英法文)。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最大的一次有关连环画的座谈会,是1949年9月3日在上海召开的。米谷任大会主席,张乐平、赵宏本、徐正平等四十多位画家参加了这次工作座谈会。
*我国最早的人物传记电影连环画,是上海1945年版的《孔夫子》。
*我国连环画最早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在1959年的莱比锡.我国参展的连环图画获金奖。
*我国第一位被高等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聘为教授的连环画家是上海的贺友直先生。他也曾被法国某大学聘为教授。
*在我国连环画工作者中,第一位获全国政协委员荣誉的是北京的姜维朴先生。
*我国最早的连环画收藏民刊是1993年间广西蒋晓东主编的《连友》(现早已停刊)。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连环画收藏拍卖交流会,是由民刊《收藏之音》(主编张文标策划.并任大会组委会主住)邀请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时间:1998年7月5日,地点:上海三山会馆.[上海新世纪拍卖公司拍卖师梁冰主槌.著名连环画家王亦秋.盛亮贤应邀出席,南昌的万远浩.石家庄的马石生等到会]。
*我国最大的一次全国连环画拍卖会是1998年8月29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新世纪拍卖有限公司等主办)。
*我国连环画版本中,画家与书法家联诀人数最多、名气最大的是1954年灵岩山寺内部出版的《印光大师画传》,(绘画者:唐云、孔小瑜,文字:叶恭绰、沈伊默、马公愚等)。
*我国连环画家中,现在画院任职最高的是上海的程十发先生,现任中国画院院长。
“未完待续”
鲁讯先生论连环画
如果我们说鲁讯先生是中国现代型连环画的开拓者,那恐怕是不会过份的。
1932年间,当我国的连环图画刚刚在上海兴起并迅速蔓延时,却受到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文人达仕”的非议。这时鲁讯先生即挺身而出,挥笔在报刊上了发表了《“连环图画”辩护》等十多篇文章,并鼓动赵家鐾等同志积极投入连环画的出版工作,他还亲自与郁边夫等同志翻译了世界级著名画家(比利时)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难受》(鲁讯为该书翻译并撰写了文字注释)、《我的忏悔》、《光明的追求》、《没有字的故事》、这四部思想进步的木刻连环图画,为我国连环画与版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鲁讯先生的这些有关为连环画“呐喊”的文章,均收录在1932年的《南腔北调集》上,限于篇幅,现仅摘录数段,与大家共勉。
鲁讯在文中说:“我们看惯了绘画史的插图上,没有 ‘连环图画’,名人的作品的展览会,不是‘罗马夕照’,就是‘西湖晚凉’,便以为那是一种下等事物,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若走进意大利的教皇宫——我没有游历意大利的幸福,所走进的自然只是纸上的教皇宫——去就能看见凡有伟大的壁画,几乎都是《旧约》、《耶稣传》、《圣传者》的连环图画,艺术史家截取其中的一段,印在书上,题之日《亚当的创造》、《最后的晚餐》,读者就不觉得这是下等,这在宣传了,然而那原画,却明明是宣传的连环图画。..........”
“以上我的意思是总算举出事实,证明了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
“我并不劝青年的艺术学徒蔑弃大幅的油画或水彩画,但是希望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自然应该研究欧洲名家的作品,但也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以及新的单张的花纸。........”
“左翼虽然诚如苏汶先生所说,不至于蠢到不知‘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沸罗培尔莱’,但却以为可以出密开朗开罗,达希文那样伟大的画手。.......”(以上均选自《南腔北调集》1932年)
毛泽东 茅盾 论连环图画
人们往往贬称连环画为“小人书”,主要是因为主的开本小,加上通俗易憧受到儿童的喜爱,故“小人书”一词便慢慢地流行成了“俗语”。
殊不知,我国有不少伟大的人物都对这所谓“小人书”“予以高度的赞扬与评价,如毛泽东、陈毅、翟秋白等等。当年曾在毛主席的旁边当秘书的权延赤在他的一篇回忆中写道:”那天,我叫他去吃饭,他靠在床上看小人书,我说:‘主席,您还迷上小人书呀?’他翻着书说:‘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赅。就这么几句话,多少大至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毛泽东生活实录》第96页,权延赤著,昆仑出版社1994年版)。
早在1932年,一代文豪茅盾先生也与鲁讯先生一唱一和,他说:上海的街头巷尾象步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这些小人书就是所谓‘连环图画’。这些小说摊无形中成了上海大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历害最普通的‘民众教育’工具。......小书这一种形式,如果很巧妙地应用起来,一定成为大众文艺的最有力的作品。无论在那国画方面,在那文字的说明方面(记好!这说明部份本身就是独立的小说),都可以演进成为‘艺术品’!而且不妨 说比之法国的连续版画还要好一些。”
(《茅盾文集》第二辑)
高点的叫白娘子,小点的叫小青。她们是峨眉山中的两条小灵蛇,因羡慕人间生活,才变化成人来到人间
这年春天,她们来到杭州西湖游玩,忽遇大雨,便要求上船躲避风雨。此船正好是年轻客人许仙雇下的。许仙忙让她们上船,并对白娘子产生了爱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6 21:35: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