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60|回复: 2

【不应忘却的历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一】石牌保卫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牌,位于宜昌城区与三峡工程大坝之间的中心点上。就像大自然要强调什么一样,长江在切开夔门之后千冲万突,以不可阻挡之势劈山剁峡,奔腾而来,唯独到了这个位于西陵峡中的小峡灯影峡里,突然间少了野性,在江南岸石牌的注目下,乖乖地绕了110度一个大弯,形成了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因此,我们溯江而上的时候,转过明月湾,让我们悚然而惊的第一个标志性物体就是石牌。它的不可抗拒性魅力,是让每一个看到了它的人,不得不产生一定要走近它的冲动和探秘的心情,看一看它究竟是以怎样的神奇完成它的拔地而起的。 长江浩浩而来,突然没了出路似的,只有北岸的山崖如一弯新月勾住了长江,让江水在此作一个小小的回旋,然后向左转110度,绕开先前好像为长江流去安排的缺口,重新凿出一条水道,汤汤而去。据说,如果不是长江在此改变主意决意左折东去,华厦的经济格局甚至政治格局都将重新布置。也是长江的这一左折东去,把那个本该作水道的缺口滋润成了峡江深处的一块风水宝地。史载北宋前的后周峡州州治和南宋建炎年间的夷陵郡郡治都曾设于石牌。我们今天无法把峡外的繁荣与今日石牌的岑寂作出对比,但史载当年的石牌的确是市井繁荣,交通便利,尤其是作为盐道引人入胜。两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如欧阳修、苏辙、黄庭坚、陆游等都曾勾留于此,留下诗文佳句,最让石牌人骄傲的是陆游不仅行吟于此,还“钦定”石牌山下的哈螟泉为“天下第四泉”。欧阳修先生有“蛤螟喷水帘,甘液胜饮酎”的诗句,苏辙更有“岂惟煮茗好,酝酒更无敌”的赞叹。 石牌并不因此而轻松浪漫。我们甚至可以说,石牌最华丽的乐章诞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想当年,骄狂的日寇利用中国政治格局的复杂和自己武力的强大,在中国大地上长驱直入。国民政府节节败退连首都南京也保不住。日寇并未因此而罢休,它一路穷追猛打,揪住国民政府的尾巴,妄想打到陪都重庆,一直到把国民政府打得无处宿身。 历史再次选择了石牌。1943年5月,日寇出动20余万军队,从水、陆、空向驻守在石牌的15万中国军队发动了立体进攻。当时中国军队最高司令部作出最高训示:“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曾经血战台儿庄的中国军队30军31师在石牌和石牌周边地区老百姓的支援下防守石牌核心阵地。在战斗进行得最惨烈的时候,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曾亲自扛着军旗出没于山峦间,同抗日将士一道浴血奋战。一个多月的激战,让日寇胆颤心寒。日寇最终以伤亡25781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的沉痛代价,止住了西进、占领全中国的脚步。石牌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也付出了l万余人的伤亡代价,但这个付出我们直到今天都无法计算出产生的巨大价值!西方有人把石牌之战写进了世界战史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中,西方有军事家称石牌之战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战”,评价之高,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 在石牌,我们无法一一找到当年血洒石牌热土的每位壮士的姓名,只见到一块无名的石牌,碑文有这样的四句话萦绕于怀:“石牌峨峨,江水汤汤,英名不灭,地久天长”。历史曾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这样的空白啊!但是,每当历史选择时代的壮士时,壮士们并没有想到因为历史可能会留下空白而犹豫、逃避,总是挺起自己的血肉之躯,慷慨前往,让我们充满正义的历史在这些无名壮士的热血浸润中而显得栩栩如生。血洒石牌的壮士们不幸之中又有幸,峨峨石牌没有辜负历史对它的重托,它以天地惊、鬼神泣的伟岸,记录下了苍桑岁月中最令人心憾的血色壮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牌保卫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听说在拍电视剧,不知拍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书上只是简单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9 06:4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