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日记
返回列表
查看:
5576
|
回复:
4
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日记
[复制链接]
野鹤
野鹤
当前离线
积分
14562
发表于 2004-11-1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期工作非常繁忙,以至于国际音乐节的20多场一次也没能去听。看到演出节目单,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去观看最后一场的演出。曲目有我最爱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于是昨天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保利剧院。 我的票是最昂贵的1000元的票,所以位置十分靠前,在第四排中间。首先翻翻节目单,了解一下UBS韦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乐团,成员年龄不超过29岁,来自30来个国家,是UBS赞助的。慢慢的,乐团成员开始入场排练了,咦~好多的美女!我眼前一亮,小提琴部几乎是清一色的美女组成,而且国籍不同,亚洲欧洲都有,十分赏心悦目。看到首席大提琴是个大帅哥,老婆没来真是亏了。 终于盼到了开始,余隆和UBS的主管致词之后,大家静静等待指挥登场,结果又进来一个亚洲美女(也不知道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人),原来是首席小提琴。紧接着指挥迪图瓦登场了,迪图瓦个子中等,态度和蔼。 费加罗婚礼的序曲声音响起,这个旋律十分熟悉了,没什么好说的。我离指挥台很近,大概5米左右的距离,所以注意力都被迪图瓦吸引了。迪图瓦的手势非常果断和优美,虽然年近七旬,看起来精力还很旺盛。 很快序曲结束了,观众的掌声不算热烈,大家都盼望着接下来的贝多芬小协。文格洛夫很快登场了,为了听这场音乐会,我提前恶补了一些文格洛夫的音乐,因为此前并不了解他。在聆听了他的一张teldel精选之后(包括布鲁赫,门德尔松,普罗科普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柴科夫斯基等小协),我对他的琴声有了大致的了解。感觉他的琴声偏细,尤其是高音部,有质细腻的音色。低音部比较中型。整体的感觉是琴声有点飘忽不定,有一定的即兴成分。在定音鼓的5声轻敲中,贝小协开始演奏了。以前每次来保利我都坐在后面很远的位置,所以对现场的感受远没有这次强烈。从文格洛夫的第一个音符一出,我就发现他的姿势非常的夸张。(我没看过朗朗的,但我觉得朗朗不会比他更夸张了)文格洛夫几乎一直用他的左腿支撑地面,右腿向上翘着,整个身体向左上方拼命的倾斜。仿佛要飞起来一样。(这让我偶然联想到泰坦尼克)这个姿势他几乎保持了整个小协之中,令我非常佩服。不过这是个人习惯问题,我并不介意。我还是在屏息关注他的琴声。从现场来听,文格洛夫的琴声非常不错。跟唱片里面相似的是,高音部有着幼细的音色,而低音部则不同,文格洛夫展现了相当厚实,有一定雄伟感觉的音色。这使得在贝小协最初的几分钟里,我在脑子里面过滤了自己熟悉的7,8个版本,觉得他的表现更接近于唱片里的弗拉斯。在华彩乐段,文格洛夫显然加入了不少自己的即兴成分,这是比较难能可贵的。第一乐章结束的时候,不幸的事情是有人鼓起了掌,不知道是忘乎所以了还是什么,这种事情保利剧院是不该发生的。在随后的2,3乐章里面,文格洛夫继续保持了旺盛的精力和相当投入的演出,引来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随后的加演,文格洛夫先是演奏了巴赫的小无,然后是一首相当火爆的独奏,可惜我并不熟悉该曲目,猜测是伊萨伊的作品。显然文格洛夫还是非常擅长这类炫技的作品,演绎的相当过瘾。总体感觉文格洛夫的琴技非常出众,并不再同时代的沙汉姆之下。而且演奏非常投入,并没有太多炫技的感觉。舞台表演很放松。琴声也没有太多唱片里面飘忽的感觉,而是非常扎实的声音。 下半场的曲目也相当熟悉了,是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部作品管乐和打击乐的成分很多,现场的管乐表现非常出色(虽然中间的一个地方我怀疑长笛有一个音吹跑了),迪图瓦的指挥有条不紊,节奏感很强,而且有着一些幽默的色彩。这让我头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图画展览会》里面贯穿全曲的“漫步”主题。到了《鸡脚上的茅屋》这个乐章,大鼓和弦乐低音部猛烈的轰击,令全场观众为之一振,迪图瓦的在速度的处理上并不快,但节奏掌握的很紧凑。全曲在辉煌的《基辅大门》中结束。 这次聆听现场的感受是:1,了解一个艺术家应该是唱片同现场相结合(有条件的话),有时候现场更能反映一个艺术家的特点。2,多听现场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在家里听音乐的欲望,因为效果实在相差太远。3,现场带给人的感受有时候是听多少次唱片都换不来了。4,现场当中座位远近的效果差别也是巨大的,就如ATC和单拿的区别一样。
回复
举报
audio
audio
当前离线
积分
102527
发表于 2004-11-1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哈,野鹤丢下贤妻,独个找乐哦。 音响的Hi-End境界正是要接近现场,多听现场当然是好,但“现场带给人的感受有时候是听多少次唱片都换不来”,这个还要看现场的表现是否优秀哦。
回复
举报
kathy
kathy
当前离线
积分
138266
发表于 2004-11-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野鹤分享如此好文!
回复
举报
audio
audio
当前离线
积分
102527
发表于 2004-11-1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没有好图。
回复
举报
野鹤
野鹤
当前离线
积分
14562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2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利剧院管得很严,想要偷拍不是那么容易。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img)
loading...
请
拖动
左侧滑块将图片还原
验证成功
验证未通过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5 04:5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