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52|回复: 12

饮茶之道(喜欢喝茶的朋友请注意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11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泡茶的学问 头泡茶不能喝。茶叶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表面会有些滞留的农药或微细杂物,在炒制前没有经过冲洗,因此,头泡茶可以起到洗茶的作用,用低于摄氏80度的开水半杯冲泡,过一分钟左右将茶水倒掉。这样洗过的茶叶就可以冲泡了。   不能用沸水泡茶。沸水泡茶,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芳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也大量浸出,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有害物质增多,茶味失去芳香。适宜的泡茶水温是摄氏80至90度之间。应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茶叶嫩,水温宜低些;茶叶老,水温可适当高些。   茶宜现泡现饮。茶叶冲泡3至5分钟,茶叶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热慢慢品饮。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三分之一,待再次冲泡。一般茶叶,冲泡两至三次,至茶叶淡而无味为止。茶叶切忌长时间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长时间浸泡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出来,喝了不利健康。   茶杯不宜加盖。有人以为,冲泡好的茶,盖上茶杯盖,可使茶叶迅速泡开。其实,盖上茶杯,使茶叶处于高温恒温环境,同样会使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茶汁质量。有些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害处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泡茶的技巧 要想喝上好茶,泡茶的技巧很讲究,首先要准备好热水,茶壶和茶叶罐。 *最好用矿泉水,如用自来水,过滤一下为好。 *将松散的茶叶或袋泡茶放进茶壶里,放的量根据不同的茶和口味来确定,每杯一茶匙或一袋为适宜。 *将水烧开,如果是红茶或乌龙茶用开水泡,如果是绿茶,最好等水降降温再泡,这样效果会更好。 *往茶壶里注入少量的开水,盖上壶盖,然后摇一摇,让茶壶预热。 *将开水冲进茶壶,泡茶3-5分钟。 这样一壶茶就泡好,可以饮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诗中作了“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绝唱。虽然陆羽和苏东坡都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烹什么茶用什么温度的水,一沸、二沸、三沸、是多少度水温,但我们知道,要喝到可口的茶汤,一定与所烹水的温度有着极微妙的关系。   如:绿茶,因为不发酵保持了茶叶的鲜嫩,须烹80度水来冲泡,才能体现绿茶“鲜、嫩、甘、滑”的特点。   黑茶是后发酵茶。经过长期的存放,含有一定的秽物和霉味,这则须烹100度的水来冲泡,才能既洗净秽物、霉味,又可泡出茶的陈韵、陈香。   根据以上原理,冲泡不同的茶须烹不同温度的水,一般而言:   绿茶 适宜烹80度-85度水冲泡 (一沸水之前)   黄茶 适宜烹80度-85度水冲泡 (一沸水之前)   白茶 适宜烹85度-90度水冲泡 (一沸水)   青茶 适宜烹90度-95度水冲泡 (一沸与二沸之间)   红茶 适宜烹95度以上的水冲泡(二沸水)   黑茶 适宜烹100度水冲泡 (三沸水之前) 一般的中档红茶、绿茶以90℃以上的沸水冲泡为宜,而高档的名优红茶、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则要用85℃--90℃的沸水冲泡,在这个范围内,茶叶越细嫩,冲泡的水温越低,这样冲泡出的茶汤色嫩明亮,滋味鲜爽,并且茶叶中VC也破坏较少。 泡饮花茶及中低档红茶、绿茶要用100℃水冲泡。   乌龙茶和普洱茶一定要用100℃的正沸水冲泡,才能冲出它们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11 18:47: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种为好,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我国泉水(即山水)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百余处之多。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号称中国五大名泉。 (1)镇江中冷泉 又名南零水,早在唐代就已天下闻名。刘伯刍把它推举为全国宜于煎茶的七大水品之首。中冷泉原位于镇江金山之西的长江江中盘涡险处,汲取极难。“锅瓶愁汲中濡(原字“而”为三个“口”字)水(即南零水),不见茶山九十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描述。文天祥也有诗写道:“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如今,因江滩扩大,中冷泉已与陆地相连,仅是一个景观罢了。 (2)无锡惠山泉 号称“天下策二泉”。此泉于唐代大历十四年开凿,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张又新《煎茶水记》中说:“水分七等……惠山泉为第二。”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原字左为“兆”右为“页”)和清代吏部员外郎王澍分别书有“天下第二泉”,刻石于泉畔,字迹苍劲有力,至今保存完整。这就是“天下第二泉”的由来。惠山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醇可口,水质最佳;中池为方形,水质次之;下池最大,系长方形,水质又次之。历代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都把惠山泉视为珍品。相传唐代宰相李德裕嗜饮惠山泉水,常令地方官吏用坛封装泉水,从镇江运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全程数千里。当时诗人皮日休,借杨贵妃驿递南方荔枝的故事,作了一首讽刺诗:“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园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3)苏州观音泉 为苏州虎丘胜景之一。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将苏州虎丘寺石水(即观音泉)列为第三泉。该泉甘冽,水清味美。 (4)杭州虎跑泉 相传,唐元和年间,有个名叫“性空”的和尚游方到虎跑,见此处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便想建座寺院,但无水源,一愁莫展。夜里梦见神仙相告:“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夜遣二虎迁来。”第二天,果然跑来两只老虎,刨地作穴,泉水遂涌,水味甘醇,虎跑泉因而得名。名列全国第四。其实,同其他名泉一样,虎跑泉也有其地质学依据。虎跑泉的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地下是石英砂岩,天长地久,岩石经风化作用,产生许多裂缝,地下水通过砂岩的过滤,慢慢从裂缝中捅出。这才是虎跑泉的真正来源。据分析,该泉水可溶性矿物质较少,总硬度低,每升水中只有0.02毫克的效离子,故水质极好。 (5)济南趵突泉 为当地七十二泉之首,列为全国第五泉。趵突泉位于济南旧城西南角,泉的西南侧有一建筑精美的“观澜亭”。宋代诗人曾经写诗称赞:“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至真”。 一般说来,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爽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矿泉水已失去饮用价值。 泡茶用水,虽以泉水为佳,但溪水、江水与河水等长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诗描绘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诗云:“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说明有些江河之水,尽管浑浊度高,但澄清之后,仍可饮用。通常靠近城镇之处,江(河)水易受污染。唐代《茶经》中就提到:“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也就是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去取江水。千余年前况且如此,如今环境污染较为普遍,以致许多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饮用。 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东传心殿内的“大庖井”,曾经是皇宫里的重要饮水来源。一般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其次,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咸味,不宜泡茶,而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好,适宜饮用。当然,也有例外,如湖南长沙城内著名的“白沙井”,那是从砂岩中涌出的清泉,水质好,而且终年长流不息,取之泡茶,香味俱佳。 雨水和雪水,古人誉为“天泉”。用雪水泡茶,一向就被重视。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起》诗中的“融雪煎香茗”,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六幺令》词中的“细写茶经煮香雪”,还有元代诗人谢宗可《雪煎茶》诗中的“夜扫寒英煮绿尘”,都是描写用雪水泡茶。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贾宝玉品茶栈翠庵”一回中,更描绘得有声有色:当妙玉约宝钗、熏玉去吃“体己茶”时,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回答:“这是……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情淳?”雨水一般比较洁净,但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较少,雨水清泅,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有利于微生物滋长,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伴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浑浊,不宜饮用。 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河)水或湖水。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适于泡茶。但有时自来水中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用之泡茶,严重影响品质。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再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样。所以,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 在选择泡茶用水时,还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凡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溶或只含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称暂时硬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这种水叫永久硬水。暂时硬水通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生成不镕性的碳酸盐而沉淀。这样硬水就变为软水了。平时用铝壶烧开水,壶底上的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钙1毫克的称为硬度1度。硬度0--10度为软水,10度以上为硬水。通常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度。 水的硬度与茶汤品质关系密切。首先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于5时,汤色加深;PH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损失。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这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如水中铅的含量达0.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ppm,则茶味变苦。由此可见,泡茶用水以选择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宜。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的软水,但成本高,不可能作为—般饮用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茶已成为普通 饮料。唐代陆羽著有《茶经》三卷,对茶树的形状、茶 叶产地、制茶工序等记叙详尽,被后人尊称为“茶神”。   饮茶有很多好处:   1、去热解渴,兴奋解倦。   2、利于消化。   3、防癌杀菌,有益健康。   茶的品种分红茶、绿茶、清茶、黄茶、白茶、黑茶六类。中国十大名茶是:   一、西湖龙井茶。“茶中之美数龙井”。因它产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龙井村而 得名。   二、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它产于江苏太湖之滨的洞 庭山上。   三、武夷岩茶。“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它产于闽北“秀甲 东南 ”的名山武夷,与铁观音茶同被视为乌龙茶中的名贵珍品。   四、铁观音。产于闽南的安溪县。   五、屯溪绿茶。简称“屯绿”,是安徽屯溪一带所产炒青绿茶的总称。   六、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县的山区。   七、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境内的大别山区,又称“豫毛峰”。   八、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全由肥嫩芽头制成。   九、普洱茶。因产地是云南普洱而得名。   十、滇红茶。云南盛产红茶,并多优品,人称“滇红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的心境 一个人平日里散淡恬静,与世无争,轻声细语,拈花微笑,就可以说是有“吃茶的心境”了。茶在中国的流传,差不多是与佛教的流传同步的。尽管我不信佛,但我爱茶,以至见了带“茶”字的东西,我也喜欢。南京有个地名叫“大仕茶亭”,“大仕”是不是这样的写法,我已记不清了,但“茶亭”两字,肯定是没错的。我去过不下十回,在莫愁湖附近。但我每次去“大仕茶亭”的路上,还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座大茶亭,茅草萧萧,等待在路旁。我仿佛看见了,尽管这一带已是高楼大厦。因为“茶”字,连日本俳人小林一茶的俳句,我也极喜欢,曾经用写经体抄过一通。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米沃什有关小林一茶,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白雾巨大的静默   在山丛中醒来   屋檐上凝聚着微滴   也许还有那另一座房屋   这是一个多好的吃茶地方。在我看来,还很有吃茶的心境。杯茶在手,当然是要好茶,即使身处闹市,内心里的确“还有那另一座房屋”。那房屋就是宁静的所在。   夜里睡得好,早晨起来就神清气爽,这时候,泡一杯“碧螺春”是最适宜的。我总觉得早晨是喝“碧螺春”的最佳时间段,其茶清淡,但清而丰,淡而腴,更主要是色鲜味新,能除一夜宿旧气。泡茶的器具,紫砂为上,但我泡“碧螺春”却爱用玻璃杯,为了欣赏它的茶色。我曾有一只法国造的玻璃杯,品质晶莹剔透,造型又峭拔,用它来泡“碧螺春”,像是一次中西文化的最好交流。泡“碧螺春”时,要在杯内先注上水,再加茶叶,因为它绝嫩,一如二八妙龄,太炽热了会伤了它。我在注水时,是不使杯满的,留两截手指节的余地,“碧螺春”放下后,忙把杯口凑近鼻子,香会蓬蓬地在鼻端弥漫。因为早为它留下了空间,这香就显得饱满,停伫的时间也就长些。   “碧螺春”之嫩,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隔夜开水也能泡开它,杯内注上水后,茶叶一放,照样是沉鱼落雁,是不会浮在面上的。但开水一隔夜,就老了,就死了。我们现在已无条件吃上“天下第一泉”或“天下第二泉”的水,吃得上的只是龙头一开,哗哗流来的自来水,只得把自来水在七石缸里存放上一夜,第二天现烧现吃。刚烧开的水是活水,沸腾得时间一长,虽然没有隔夜开水那么老,但也是风烛残年了。泡茶的水,自然很重要,尤其是“碧螺春”这二八妙龄,不配个翩翩少年是如何了得。   写到这里,我想起苏帮菜中有一款名肴,叫“碧螺虾仁”,每到“碧螺春”新茶上市之际,一些饭店就纷纷推出,作为时令菜。我在苏州生活多年,实在没吃到过一回有茶味的,就自己动手做给自己吃,并革新了一下:虾仁上好浆后,放在冰箱里冰上半小时左右,是为了使浆挂住,临下锅时,要用纱布把虾仁的水分吸干。这些都是基本法,我的革新之处是在油锅半热时,抄一撮“碧螺春”放入油锅,“碧螺春”受热后,会菊花般舒展开来,色泽金黄。这时的油锅是茶香四溢,袅袅上升,邻居都闻得到。火候很重要,把“菊瓣”捞出,此时,它是脆的,碾碎后拌进虾仁,让它们和光同尘。我的“碧螺虾仁”真正是有“碧螺春”茶味的。烹饪界的某权威到我家小酌,尝了此菜,也大大夸奖了一番。   据说“碧螺春”过去叫“香煞人茶”,采茶的时候,只让处女去采,采之前上下沐浴,采下的茶叶贴放在胸口,处女的肌肤体温能增加茶的香度。后来,乾隆下江南,吃到“香煞人茶”,龙心大悦,只是觉得此茶名太俗,遂改为“碧螺春”。这只是个传说,以前人喜好皇帝,故什么都想附会到龙头老大上去。“碧螺春”的“碧”,是指茶色,“碧螺春”的“螺”,是指茶形,它的每一片茶叶的形状,都是蜷曲如螺的;而“春“的解释,就说法不一了,其中有一种,说得风流蕴藉,说“碧螺春”的“春”,是指茶味温暖如春。   吃“碧螺春”茶时,读读杜牧的清词丽句,最是相得。茶水淡下来之际,一个早晨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如何保管茶叶 饮茶已是普通家庭的日常需要,喝好茶,要有好茶叶,但茶叶虽好,如果不会保管,很快变质变味,也喝不上好茶。下面介绍家庭保管茶叶的方法。 首先,了解茶叶的特点。茶叶有五忌:忌水分含量高,忌接触异味,忌光线照射,忌置于高温环境,忌暴露空间。 第二,针对其特点做到五要:要干燥,要洁净,要避光,要低温,要少氧。 第三,每次取完茶叶,用铁罐或锡罐、瓷罐、玻璃瓶装好茶叶以保持密封。 第四,将茶叶罐放于电冰箱的低温层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饮茶误区 一.用保温杯泡茶 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冲泡 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三.爱饮头遍茶 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四.过量饮茶 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 五.饭后即饮茶 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纠正的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12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棋子,这些年的茶枉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为了身体我好喝绿茶。听君一席话,大大的有益于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1 10:49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