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62|回复: 1

[原创]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一句话:“言者不如知者默。”想我是正应了这句话,每日的在博客里絮絮叨叨,而知者,或者说是智者,却是三缄其口的,所以有“大智若愚”的说法,罢了,假装智者也无用了,先前的浅薄已暴露无遗,索性再胡言乱语一番,是抛砖引玉,也是班门弄斧,现在,以后。
 
这一个月来,本应该是大睡懒觉的美妙时光,不想,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弄得懒觉成奢望,人也憔悴得不成样。
 
例如今日,大早起床去参加培训,到那目的地才知道原来的计划已改变,突兀的多了一个早起瞎逛的空间和时间。
 
思索着该去做什么,受这几日看书的影响,决定去书店看看。
 
看时间,8点半,大街上还是不很热闹,商店都没开门,自然,书店也紧闭大门。书店门前已经有一些人在等待开门了,估计是和我一样不知店开门时间的人。
 
我仔细去看开门的时间,天呀,竟然是9点半,我要等一个小时哦!
 
买了份报纸,把所有版面都看遍以后,才9点。可恶的是,居然有蚊子在大街上猖狂作案,我被它们折腾得心神不宁。
 
书店前等候的人渐渐多了,街上也开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市已经完全苏醒。
 
终于,书店开门了。
 
作为一个柳州人,当别人说柳州是文化的荒漠时,我是无话可辩驳的,确实是这样,单就书店来说,也是这几年才有了稍具规模的一两家,但里面的内容却和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不相匹配。
 
所以,一向不太喜欢柳州的书店,觉得是空有一个虚名罢了。
 
但是,偶尔也会有很多发现的。
 
在书架前慢慢的浏览过去,发现了史铁生的名字。
 
常常想,如果他不是因为瘫痪,今日的他必然没有对生活及人生的更多思考。
 
久病的人,或者成为了悲观主义者,或者成良医,也或者成为了近似的哲学家,至少,他们有这样的潜质,因为久病。
 
而史铁生属于后者。
 
对他的印象,始于《我与地坛》,再后来是《病隙碎笔》。对他的大致的人生轨迹知道得不是很清晰。
 
翻开书看他的简介,应该是他自己写的简介,看到“合同制作家,作协副主席”这几个字时,不由得轻叹。
 
终究是不公平的。
 
上天于他不公平,现世于他也不公平,他却在这许多的不公平中为自己和他人努力找到心灵上的公平。
 
看他的书,常常被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文字所感动,作家也是有很多种的,有的用浮躁来写作,有的用功利来写作,而史铁生是用生命的本质在写作。
 
并不知道他的文字获得了这样那样的奖,今天才知道,对于他,没有能力评论,惟有抄录以下话:
 
《病隙碎笔》在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时,有这么一段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处境的警醒和关怀。
 
印象中记得自己看过并且买过他的书,回家后在书架上找了个遍,竟然没找见,心中空落落的,看来,改日得去再买一次他的书。
 
书中自有那什么什么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5 20:1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