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13|回复: 3

阿布拉莫夫收买美国会议员 欲全盘托出黑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3/20063178145330189.jpg
近来,共和党说客和募捐能人阿布拉莫夫用金钱收买国会议员的消息把华盛顿闹得沸沸扬扬。前者正在考虑和美国司法部门达成协议,全盘托出黑幕,以此换取自己免遭起诉。

获赠者多是共和党人

《纽约时报》日前报道说,至少有25名参议员接受阿布拉莫夫的慷慨捐款,总额超过100万美元。在美联社获得的一份捐赠对象名单中,全部都是共和党议员,民主党议员则榜上无名。多则超过10万美元,少则2.6万美元。

共和党人过去对华盛顿的说客们不屑一顾,把他们说成是“惟利是图者”,但近10年来,“匪徒”摇身变成了共和党的盟友和竞选捐助者。

捐款来自赌场资金

这些金钱大多来自希望开办赌场的印第安人部落以及阿布拉莫夫经营的赌船的收入。为了帮助佛罗里达州的印第安人部落得到当地一些建设项目,他用13.7万美元的捐款收买一些议员助手,以此对内政部印第安人事务局施加影响。阿布拉莫夫还向议员们提供免费旅行、体育比赛的豪华包厢、高尔夫俱乐部会费、餐饮娱乐,以及为这些议员的亲属和助手找工作。

已有接受者被判有罪

阿布拉莫夫同时为共和党前众议院领袖迪莱进行政治洗钱。

众议院道德委员会去年三度揪住迪莱不放,迪莱的助手迈克尔·斯坎伦已经在调查中被判有罪。法庭提供的证据表明,斯坎伦和阿布拉莫夫相互勾结,向政府官员和议员提供各种好处,换取他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支持。

调查影响中期选举

由于受到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加上近40名联邦调查人员正在调查阿布拉莫夫的行贿案子,2名参议员中旬宣布退还收受的21.5万美元的捐款,其他20名议员如坐针毡,出于压力也在考虑退款的问题。调查人员称,如果阿布拉莫夫开口,那么涉案议员人数将更多。

出现如此大面积的议员涉腐案件在美国政坛十分罕见。许多政治分析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1992年银行腐败案。由于美国即将在明年迎来中期选举,民主党肯定会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向共和党发动猛攻,旨在重新夺回在国会的控制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游说业教父”阿布拉莫夫其人其事

    2006年1月4日,美国主流媒体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纷纷推出长篇报道,披露美国最负盛名的说客杰克·阿布拉莫夫承认三项重罪,并将与检方合作调查国会议员涉嫌贪污案,从而引发了美国政坛特别是国会数十年来涉及权钱交易的最大丑闻。

  ■阿布拉莫夫何许人

  美国有个特殊行业:“游说”。由于美国朝野同样深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就给游说行业造就了广大的市场。而美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议员的表态和投票权举足轻重,这就使议员们成为游说的对象。众多企业、利益团体愿意一掷千金以打通议员们的关节,于是,说客就成了其中的掮客。美国的说客多如牛毛,而阿布拉莫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游说业教父”、“游说大鳄”或“超级说客”。

  阿布拉莫夫现年47岁,1980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好莱坞闯荡,拍过电影《红蝎子》及其续集。他自视颇高,又有口才,不甘心仅仅在娱乐圈混饭吃,就通过竞选赢得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下属的大学共和党联盟的主席职位,开始和许多未来的共和党及保守派要员建立联系,后来这些人发迹后,便成为他作为游说者的“关系网”基础。1994年共和党成功控制国会众议院后,他凭着与参、众两院的首脑纽特·金里奇和汤姆·迪莱的关系,开始了游说生涯。创业伊始,迪莱当时的新闻秘书斯坎伦就在媒体上放话,称阿布拉莫夫有门路, 在迪莱目前说得上话 。斯坎伦后来离开国会,成了阿布拉莫夫的同行和合作者。

  阿布拉莫夫一度是华盛顿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被众议院前领袖汤姆·迪莱称为“最亲密的朋友”, 并为布什2000年竞选连任募集了10万美元。在布什入主白宫的头10个月,阿布拉莫夫和他的游说小组就与政府接触了将近200次,企图在联邦政府为“自己人”争取职位。作为游说大鳄,阿布拉莫夫曾经接手不少令人想都不敢想的业务,比如在2003年,他以900万美元的高价安排加蓬总统奥马·邦戈 和布什在白宫会面。

  他最大的手笔是为美国印第安族部落开办的赌场游说,从而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暴利。 而让阿布拉莫夫夫身败名裂的也正是这次游说事务。1988年,美国国会允许印第安族部落免税开办经营赌场生意。为了继续保持免税地位,不让竞争对手在邻近地区建新的赌场,这些部落在华盛顿大把撒钱。路易斯安娜州的一个赌场,年营业额超过3亿美元,仍然负债累累,这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经调查发现,这个赌场一年中要花1600美元给阿布拉莫夫和斯坎伦作为游说费用。根据美国政府的起诉法庭文件,阿布拉莫夫虽然有自己的公司,但将拉来的印第安族部落客户推荐给斯坎伦,然后两人均分利润。印第安族部落客户不知道阿布拉莫夫和斯坎伦的私下交易。单是从2001年3月到2003年5月,两人从经营赌场的路易斯安娜州的印第安人手中就收取游说费用3000美元,两人各得纯利润近1000万美元,而他们从各印第安族部落收取的游说费总额超过8000万美元。

  作为游说成本,他们给议员、政党和全国政党大会捐款,支付议员的一些旅行费用。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2005年10月31日公布的数字,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阿布拉莫夫的政治捐款和游说费用超过440万美元。2000年,阿布拉莫夫曾买单邀请迪莱到苏格兰打高尔夫球。迪莱因被指控洗钱以及曾接受去海外打高尔夫球,于2005年9月遭起诉而被迫卸下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一职,现在仍在等待法院判决。

  因为在政府高层有内线,阿布拉莫夫以高达市价10倍的价格,将客户从竞争对手中拉走,这引起了对手的强烈不满。在2003年秋天,一位竞争者同媒体联系,揭发了阿布拉莫夫的丑行。2004年3月《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最终导致了政府执法部门的大规模调查。美国保守派的反腐败组织司法观察主席汤姆·菲盾说:“就涉及的金钱数目、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阿布拉莫夫案应当是近25年以来最大的游说丑闻。”

  阿布拉莫夫曾想在“K街”建立“游说王国” 2004年,美国用在游说联邦政府国会上的费用是21亿美元,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的费用更高达30亿美元。其中,医疗卫生行业的游说花销以3.25 亿美元居各行业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科技和金融服务业。 这就使得游说成为美国特有的“淘金行业”。在美国,很多政府官员、国会议员、以及私营企业的老板随着换届选举或退休,经常是前脚离开政府,后脚立即踏入私营部门;或者从私营部门跳进政府。这种一会儿是参赛者,一会儿是裁判的角色转变,媒体称之为“旋转门”现象。从国会跳到游说行业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根据霍尔曼参与执笔的关于“旋转门”现象2005年度报告,自1998年以来,43%离职国会议员在经过一年的法定回避期之后,都进入了游说行业,成了说客。

  华盛顿市“K街”由西向东,横贯市区的北部。此街西部连接乔治城,这里环境优美,美国政要多在这里购置房产居住,街的东部则直通国会山。正因为这条街得天独厚,华盛顿主要的游说团体与公关公司的总部都集中于此街,“K街”俨然已成为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游说团体的代名词。

  阿布拉莫夫则是美国共和党11年前掌控众议院后,以“K街”为象征的游说界在华盛顿势力大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试图在华盛顿建立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游说机构,使其成为“游说王国”。他还在华盛顿开了两家饭馆,国会议员及其助手以及政府高官,都是这里的常客。在2001年共和党入主白宫、同时掌控国会参众两院后,前共和党众院领导人迪莱主导成立所谓“K街计划”,而阿布拉莫夫是与这项计划关系最密切的说客之一。雄心勃勃的“K街计划”,主要目的是向企业与行业公会施压,要求它们雇用更多与共和党有关系的说客,然后接受这些说客和其客户的献金,进一步巩固共和党的权力。“K街计划”可说是华盛顿权力与金钱交易的如意算盘。然而,继迪莱去年9月涉及洗钱遭起诉、丢掉众议院多数党领导人职位后,阿布拉莫夫又俯首认罪,显示“K街计划”游说体制已经受挫。

  ■丑闻将冲击共和党中期选举

  一系列涉及国会的丑闻,大大降低了国会成员在公众眼中的形象。美联社和艾坡索斯日前联合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有65% 的人对国会议员的表现给予负面评价。目前,大约有数十名议员卷入“阿布拉莫夫案”。美国司法部此前锁定了20多名议员及其助手,而这位共和党“超级说客”的合作,无疑会把更多议员,尤其是共和党议员,牵涉进这个美国历史上罕见的议员腐败大丑闻。《华盛顿邮报》4日的评论指出,除了揭发不法说客和国会议员的腐败行为外,这宗丑闻可能有更深远的影响,短期内,国会议员与说客之间的互动模式可能发生变化;就长期而言,国会可能在外界压力下,被迫修改或强化相关规范法律,对国会议员及其助手收受礼物或旅游等招待,作更严格的限制。

  另据美联社分析,阿布拉莫夫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同意合作调查国会议员接受捐赠,大肆收取好处的黑幕,也令共和党陷入新一波危机。在布什的支持率和民众对国会的信任度双双创下新低之际,最近爆发的一连串共和党丑闻,令共和党内部开始担心,今年的期中选举可能让共和党长达10年之久的众院多数地位画上句号。对共和党更不利的是,涉及阿布拉莫夫一案被起诉的国会议员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受审,时间刚好在中期选举之前,对共和党选情更不利,共和党在国会的多数地位可谓岌岌可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3/20063178233098372.jpg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自今年1月3日,美国共和党著名说客、政治募捐高手杰克·阿布拉莫夫与司法部门达成认罪协议后,国会腐败丑闻成为民主党攻击共和党的把柄。为了与丑闻划清界限,布什总统早已通过发言人表示,自己不认识阿布拉莫夫,也不记得是否见过他。然而,《时代》周刊22日在其网站报道,布什与阿布拉莫夫不但见过面,还一起拍了多张照片。不过,白宫方面仍坚称,总统“并不认识”腐败丑闻主角。

  布什与阿布拉莫夫合影曝光

  1月22日,美国《时代》杂志和《华盛顿人》杂志都在最新一期刊物上发表文章,声称他们找到了多张布什总统与阿布拉莫夫的合影,其中一张正是两人握手的照片。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证据”让白宫方面所谓“布什不认识阿布拉莫夫”的声明可信度大打折扣。

  当天,《时代》周刊在其网站上称,该杂志记者看到了至少5张布什与阿布拉莫夫的合影,它们都是在白宫的聚会上拍的。然而,由于照片提供者不希望这些照片公开,所以杂志社方面没有将它们披露出来。

  在这些照片中,有3张显示布什与阿布拉莫夫、阿布拉莫夫的儿子在白宫的总统接待处交谈,1张照片显示布什、阿布拉莫夫与得克萨斯州一家赌场的老板在一起,另1张则是布什与阿布拉莫夫在白宫中一个挂着蓝色窗帘的大窗子前握手时的合影,上面还有布什的签名。另外,《时代》周刊的记者还在照片提供者处看到阿布拉莫夫的几个儿子与布什,及一名白宫发言人的合影。

  此前,白宫方面一直拒绝承认布什认识阿布拉莫夫。1月4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公开表示,虽然阿布拉莫夫曾参加过白宫举行的招待会,这期间他可能见到过布什总统,但布什根本就不认识他。另外,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特蕾西·施米特发表声明,称布什竞选连任委员会将把与阿布拉莫夫个人有关的6000美元政治捐款转赠给慈善组织美国心脏学会。

  然而,两家杂志社曝光了布什与国会腐败丑闻“男主角”曾多次合影后,分析人士开始质疑白宫关于两人关系的澄清的可信度。民主党成员更是借机批评布什撒谎,表示阿布拉莫夫在布什连任选举期间,给布什筹集到至少1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从而赢得了“共和党筹款先锋”的荣誉称号。布什及共和党其他高层宣称不认识他们的“筹款先锋”,本来就令人生疑,现在,照片更成了“总统说谎的重要证据”。

  白宫拒不承认布什认识阿布拉莫夫

  目前,白宫方面仍然拒绝承认布什认识阿布拉莫夫。1月23日,白宫发言人达纳·佩瑞诺对“合影事件”作出回应,表示布什总统每年要出席无数聚会及接待活动,更曾与数不清的人拍过合影,所以他与阿布拉莫夫见过面并不奇怪,这不能说明布什认识对方,更不能表示两人有交情。

  佩瑞诺指出:“在这样的场合中,总统拍过成千上万张照片……他给许多照片签过名,但他根本不能叫出大部分合影者的名字。”

  此外,佩瑞诺再次重申,阿布拉莫夫的所作所为“令人愤慨”,他应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并接受法律的制裁。佩瑞诺表示:“阿布拉莫夫先生承认他与这件令人无法容忍的事情有关,那么他必须受到惩罚。”

  同日,白宫工作人员也透露,布什夫妻经常要接待造访白宫的客人们,特别是大选及节日前后。仅去年12月,至少9500人参加了白宫举行的节日招待会,其中绝大部分人都与布什及劳拉合了影。一般来说,这些照片由白宫的摄影师拍摄,白宫工作人员会在事后将照片寄给与会者。有时候,布什和劳拉还会在照片上签名。

  此前,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承认布什与阿布拉莫夫见过3面,其中两次是在2001年与2002年白宫举办的“光明节”招待会上。不过,白宫方面始终拒绝透露有关两人见面的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了解K街,就不了解美国政治

华盛顿有个K街,地处白宫北面。去过那里的普通游客也许看不出它与别的街道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那条街上高级餐馆林立,在许多高档写字楼的门前,都挂着公关公司的牌子。说得通俗一点,这儿就是华盛顿的“说客之街”。如果不是超级说客阿布拉莫夫因贿赂而被查获,人们对在K街上的高级餐馆中常常出入的那些说客或许不会如此关注。

  现年47岁的阿布拉莫夫是华盛顿的一名说客。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花花绿绿的票子,他收卖了不少议员和政要,打通了许多“关节”,成了华盛顿的名人。据调查,收受贿赂的涉案议员及国会助理就多达20多人,甚至包括众议院共和党前领袖迪雷,并波及美国总统布什。此案在美国政坛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因阿布拉莫夫案的揭露,《华盛顿邮报》将K街称作是“通向财富之路”。不过,大多数美国老百姓并不知道,在过去5年里,游说其实已经成为美国各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到2005年,在短短的5年间,说客总数从16342多人翻了一番,增加到了34785多人。而用于游说的金钱总额从16亿美元增加到了21亿美元,增幅高达30%。

  金钱在造就出那些能说会道、肥得流油的说客的同时,也在腐蚀着那些衣冠楚楚的政界精英们,华盛顿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污浊。阿布拉莫夫一案不过是华盛顿游说热这座巨大冰山的一角。这些年来,随着游说热的兴起,各家企业为了能让白宫和议员们替他们说话,都纷纷提高了用于公关游说的开支,竞相雇用高级说客,游说的价码因此不断上涨。许多公司不得不大幅增加公关开支,而这些钱又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通过说客,流进了官员和议员的腰包。

  其实,多少了解一些美国政治的人都会知道,美国政治的风向标看似掌握在那些党派精英的手里,幕后操纵的历来就是那些有钱人和愿意出钱的人。政治献金始终是影响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布什当年入主白宫后,有人就为他算了一笔账,从1999年3月开始进入竞选,到次年3月底,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秒钟花费2.08美元,每天的花费近18万美元。这些钱当然都要靠捐献,在截止到2004年的6年时间里,仅美国的制药商就花费了6.81亿美元,雇用了3000名说客来争取官员们的支持。但资本家可不会白出钱,说客们也不会白白地去为布什或什么议员筹款,每笔钱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出了钱的企业各有各的打算,说客们拿了钱也会“千方百计”地去办事。就这样,政客们成为金钱的俘虏。

  在说客的队伍中有着退休或离职的政客或政客的助手,而在政客及其助手的队伍中也有着前说客。政客与说客就这样混为一体,构成了美国政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恰如美国媒体所说:你不了解K街,你就不了解华盛顿,你也就不了解美国政治。

  阿布拉莫夫案被揭露后,美国舆论期望,华盛顿能借此案审理之机,清理一下这些年来被游说搞得乌烟瘴气的空气。不过,英国的《观察家报》倒是颇有点儿局外人的清醒,该报发表的评论如此提醒大家:美国政治其实是循环运转,过去是共和党人清理被民主党人搞污浊了的华盛顿,现在又该民主党人出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9 07:51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