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寂寞的游戏。
为了将寂寞进行的更彻底,一些画家甚至去山中、庙宇、边远地区,人间蒸发般杳无音信。一段时间过后,他或她轰动一时,石破天惊的出山了。象老话所说:“是金子总要放光的”。
但,这样的结果又违背了“寂寞”这个绘画游戏的基本规则。
“寂寞”两个字都有宝盖头,它是如此形象的涵盖了绘画游戏的整个过程。在绘画中,寂寞,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享受寂寞。
寂寞的捕捉,寂寞的喜悦,寂寞的感动,寂寞的创造,还有,寂寞的思考和批判。这样长久寂寞的充实着,完成了蛹至蝶的默默的羽化过程。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些美仑美奂或匪夷所思的作品。
当然,我们所看见的艺术史和画册都是辉煌璀璨的,精美的铜版纸上过油过塑印银烫金,骄傲的摆在书架正中,丝毫不能嗅见创造者当年的痛苦、欲望、疯狂和凄凉。正象我们看见的蝶衣,谁想得到当年它是丑陋寂寞的蛹呢?
人,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踉跄前行,一路辉煌伴随一路迷惘。
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绘画有许多技术和材料上的局限性,它依靠画布这块有限的空间表达对大千世界无限的感悟与思索,同时还必须在欣赏者凝视的这段时间抓住人的飘忽不定的思绪,它是这样被动和静止。每幅画好象每只眼睛------只有你看见它时才发现它在看着你。
一切艺术作品今天都依赖大量复制而广泛传播,文字,音乐,绘画。。。。。。唯一不同的是,文字和音乐作品具备随时间流动而完成的特性,它们不是静止的。
许多人会因音乐而流泪,因文字而流泪,但我从未听说有人为绘画作品流泪,也许因为绘画是相对静止的被动的艺术吧!
在资讯信息和电脑图库资料如此发达的今天,绘画显得象手工作坊般原始被动,这样的“绘制”技术是否已经成为束缚其发展的“瓶颈”?我真的觉得惶惑。虽然艺术家个人的思考和表现有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可我还是有难以言述的惶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2-19 12:59: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