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72|回复: 6

怀特海的教育三阶段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921年出版的演讲和论文集《教育的目的》中,怀特海阐述了教育哲学的一种标准。他在卷首提出,“文化是思想的活动和对美及人类感情的接受”。这一观点奠定了他富于远见的基调。教育联系着文化、主动的思想、美以及人类感情,怀特海的表述涵盖了智力、美学、情感、道德和主动的参与。他的第二句话“信息的碎片与这种教育过程完全是两码事”。这句振聋发聩的话把当今骄傲的信息时代推向羞涩的角落,足以使人们重新考虑教育的优先和重点问题,对学生书桌前不断换代的电脑给予有头脑的反思。因为,“一个仅由信息装备起来的人是世界上最无用的。”这是他的第三句话。 在怀特海的许多重要思想中,他曾提出一个论断:学习是由浪漫、精确和概括这三种显著的特征构成的有节律的循环。这三种特征是融合在所有的学习中的。然而,这三者的平衡又是漂移的,有时,某一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优先地位。浪漫阶段“是一种发现的阶段,一种倾向于求知、求异思维的阶段,一种琢磨问题、追求答案、图谋新经验等等的阶段……如果说教育的所有过程都是与学科的规定性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在这种浪漫阶段里,所有的重点必须落在自由而不是其他,只有如此,儿童才可能实现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行动。” 在奠定了充分的浪漫的基础上,儿童便为向精确阶段的过渡做好了准备。精确阶段的不可回避的主要事实是,儿童必须接触正确的(包括错误的)方法,确切的真理,等等。要写作诗歌必须学会诗歌的格律,要建设桥梁必须懂得材料的强度。 关于概括,怀特海的描述是:“对事物的明确认识,态度的习得,对普遍性的法则、规律及公理和范例的清晰理解。” 怀特海强调,这三个阶段在有效的教育中,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是必须的。这三个阶段的顺序也是必须遵守的。如果浪漫阶段不是在精确阶段之前,必然限制表现力的发展;如果精确没有充分的浪漫阶段的铺垫,所谓精确就会成为缺乏活力的死板概念。还有,教育如果止于精确阶段,而不能时常重返浪漫阶段,就会造成思维和感情的瘫痪。 怀特海对课堂的优秀品质曾有如下表述: “教育,应该使儿童从一开始就体验到发现的欢乐。” “最好的教育,是通过最简单的装备来获得最优化的信息。” “教育的环境,必须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 “学习是一件无缝的外衣,是不能随意裁剪成碎片的。” “在教学中,如果你忘记了学生是有身体的话,你一定会后悔莫及。”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警惕缺乏活力的死板概念,也就是未经思考、未经检验的,对观念囫囵吞枣式的接受。” 怀特海的思想,敏锐而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教育,是使人幸福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应该是为社会培养某种工具:经济的工具,政治的工具,文化的工具等,教育要肯定人的本性,要发展人,使人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特海的名字我听说过,但没有看过他写的东西,有必要认真看一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园是中国泰斗和大师的摇篮。近日看了梁实秋先生的《清华八年》,颇有感触,教育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摘录一些大家共阅。 -------。 新生管理是很严格的。------。每天清早七点打起床钟,赴盥洗室,每人手巾脸盆都写上号码,脏了要罚。七点二十分吃早饭,四碟咸菜如萝卜干八宝菜之类,每人三个馒头,稀饭不限。饭桌上,也有各人的学号,缺席要记下处罚。脸可以不洗,早饭不能不去吃。陈先生常常躲在门后,拿着纸笔把迟到的一一记下,专写学号,一个也漏不掉。我从小就有早起的习惯,永远在打钟以前好久就起床,所以从不误吃早饭。 学生有久久不写平安信以致家长向学校查询者,因此学校规定每两个星期必须写家信一封,交斋务室登记寄出。我每星期回家一次,应免此一举,但格于规定仍须照办。我父亲说这是很好的练习小楷的机会,特为我在荣宝斋印制了宣纸和信笺,要我恭楷写信,年终汇订成册,留作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身上不许带钱,钱要存在学校银行里,平常的零用钱可以存少许在身上,但一角钱一分钱都要记帐,而且是新式薄记,有明细帐,有资产负债对照表,月底结算完竣要呈送斋务室核盖印然后发还。------。只有在寝室里可以吃东西,在路上走的时候吃东西是被禁止的。 严格的生活管理只限于中等科,我们事后想想像陈筱田先生所执行的那一套管理方法,究竟是利多弊少,许多作人做事的道理,本来是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就要认识。许多自然主义的教育信仰者,认为儿童的个性应该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受到摧残以后,便不得伸展自如。至少我个人觉得我的个性没有受到压抑以至于以后不能充分发展。我从来不相信“树大自直”。等我们升到高等科,一切管理松弛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上午所有的课程有一特色,即是每次上课之前学生必须作充分准备,先生指定阅读的资料必须事先读过,否则上课即无从听或应付。上课时间用在练习讨论者多,用在讲解者少,同时鼓励学生发问。我们中国学生从来没有当众发问的习惯,美籍老师常常感到困惑,有时指名发问令其回答,造成讨论的气氛。美国大学里的课外指定阅读的资料分量甚重,所以清华先有此种准备,免得到了美国顿觉不胜负荷。我记得到了高等科之后,先生指定要读许多参考书,某书某章必须阅读,我们在图书馆未开门之前就排了长龙,枪着阅读参考书架上的资料,迟到这就要等候。 我的国文老师使我获益最多的是徐镜澄先生,我曾为文纪念过他(见《秋室杂文》)。他在中等科教我作文一年,批改作业大勾大抹,有时全页都是大墨杠子,我几千字的文章往往被他删削得体无完肤,只剩下三二百字,我始而懊恼,继而觉得经他勾改之后确实是另有一副面貌,终乃接受了他的“割爱主义”写文章少说废话,开门见山;拐弯抹角的地方求其挺拔,避免?茸。 ----- 注:?应该是门字里面上面是曰,下面是羽。逛逛用拼音无法打出此字,字典也查不出此字何念,请教这读何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2 02:1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