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85|回复: 3

不幸福的经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巴西农业部长何塞-卢岺贝格在瑞士乘坐飞机,当飞机飞越大西洋时,他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这时候飞机坠毁,他将得到一笔赔偿金。然后,因为这笔赔偿金,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马上得到相应的攀升。再后来,瑞士的航空公司因此再买进一架新的民航飞机时,其国民生产总值将再一次得到攀升。 他又风趣地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位母亲,每个人各自在家中抚养自己的孩子,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因此母亲尽心尽力,孩子们因此充分地享受到母爱和幸福,但国民经济不会因为她们的劳动产生任何变化。如果这两位母亲来到劳动力市场,双双作为保姆彼此到对方家里照管对方的孩子,她们的劳动因此产生了经济效果,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因此相应提高,但双方的孩子享受到的只是保姆而不是母亲的抚养。卢岺贝格称此为“不幸福的经济学”。 因为在保护热带雨林的工作中有卓越贡献,1988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为卢岺贝格特别设立一个“特别奖”。 在卢岺贝格看来,盲目的发展才是人类真正的危机,“不幸福的经济学”中,危机重重。农业生产部门为了追求产量,肆无忌惮地向田地里倾注大量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品不断改变着土壤的成分构造,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地板结,作物无法生长。 在现代的城市中,生活的节奏也正冷漠地递加着运转的速度,就像农田里沉积的越来越多的化肥和农药的残余成份。工作是为了生活,但当工作的压力威胁到作为生活的主体的人的身体健康时,那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难道仅仅就是“增长”、“发达”等看起来颇有诱惑力的字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searching for the point of balan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5 11:30: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的研究都是很实际的,而往往也是很容易产生短视现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砍了自家自留山上的一捆柴,还被森林公安一破坏绿化罪罚款二百,这也是不幸福的经济学,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2 02:0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