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86|回复: 11

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 我能做的只有遥远的思念。 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我默默祝福你。 有分离就有相聚,分别得越久越是亲昵。 我想告诉你,这个端午节我特别想你。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

贺佳节。祝你节日快乐!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悬起了钟馗像, 挂上了艾叶菖蒲,赛龙舟, 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备牲醴。热热闹闹真好玩。 万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 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 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 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 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我就不理你! 别光吃粽子,记得要给丈人、 丈母娘送礼物哦!! 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 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 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一颗心迁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 如果有来生,每年的今日我都会诚挚地祝福你

又到端午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 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

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 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 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

对了,第四层阖家幸福平安!

满街都飘满了粽子的香味, 你在远方可闻到了家乡的粽子香, 今天也买点粽子,一起过个快乐的端午吧!

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 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 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

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 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 快快乐乐过端阳

五月初五端午节;雄黄烧酒菖蒲剑; 三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挂胸前。端午节快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亲爱的于2005-6-11 0:36: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差一样——龙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遗憾好多漂亮图片传不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名平,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政治上主张任用贤能,联齐抗秦,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委以三闾大夫要职,但后来楚怀王偏听亲秦派的挑拨离间,谗口中伤,而遭致冷落。到荒淫昏庸的楚镶王时,更把他放逐于汉北,过着长期的流浪生活。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的投向了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等风俗,就是为把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而来的。屈原投江后,沿江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所吞食,便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便沿袭下来。 又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据说,这就是后来人们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那么,为什么雄黄酒能药晕鱼龙,鱼龙为什么怕雄黄呢?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酒以饮宴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们还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然而,现代科学证明,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雄黄酒,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饮雄黄酒这一习俗,确应改变了。 梁吴均在(续齐谐记)里曾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阳重渡,乃遗俗也。”说明当初端午赛龙舟是为纪念屈原的。明朝以后,这种习俗更加盛行,不仅宫廷举行竞渡,民间各地也都举行竞渡,其场面极为壮观。 我国人民对龙的崇拜起源很早,从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龙形玉器,就知道我国原始先民对龙的认识是一种马头蛇身、无角无须、无鳞无足的动物。传说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处用石头垒坝,砌成山幽,引龙进人捕捉后进行驯养,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但这种办法十分冒险,于是人们就用独木剜制成小舟代替了龙。到了战国时期,《穆天子传》和屈原的《东君》,才将舟正名为“龙舟”。从这种传说中可以看出龙舟也是与屈原有关。今日的龙舟竟渡,又由纪念的、娱乐的习俗,发展为体育活动了。甚至发展成为了具有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挂艾枝菖蒲谚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即指白艾。白艾又叫家艾、艾蒿、五月五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类植物,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暖子宫。燃干艾可以驱蚊蝇。菖蒲,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类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窍、杀菌。端午悬白艾、挂菖蒲,正可驱虫菌、除病毒。所以成了民间一种自觉的防病方式。其实,端午节可算作我国民间传统的卫生节。 粽子又称“角黍”、“简粽”。在我国,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咸粽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鲜肉、枣泥、猪肉、豆沙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的椽子,从诗人的笔下也可见一斑。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就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已成为民间过端午节的普遍食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61018342367440.jpg 200561018351664476.jpg 200561018442218750.jpg 江南有画船之悠之柔之朦朦胧胧。      江北有篙船之壮之悍之浩浩荡荡。      四月五日,驱车二百多公里赶到地灵人杰的姜堰溱潼。次日,一睹“溱潼会船节”开幕式的盛况,领略了一江之隔的别有洞天。      茫 茫溱湖上,五百多条贡船、龙船、花船、划船、篙船列阵排开,气势宏大。岸上观众如织,湖上呼声如潮,仿佛当年南宋时岳飞旗下的义军与金兵鏖战溱湖的壮观场景,历史的传说在这里被演绎成水乡风情和民间习俗。      在鼓号声中,贡船过了,龙船过了,花船过了,篙船过来了——只见黑压压一片,长篙如林,伴随着火炮轰鸣,恍若古时水战阵式。      几百只篙子船队,如离弦之箭直驶而过。每条船上两边齐刷刷站着二十名强壮的汉子,一人一根四米长的竹篙,篙尖系一条红绸巾,在风中猎猎飘扬似长矛列阵。森严中显出几丝灵动。在船首“头篙”和船尾“扬锣”的指挥下,水手们挥动竹篙,动作整齐划一,只见篙起篙落之间,小船滑水前行。一时间,溱湖上是千军万马掠过。      据说,撑篙人在当地村庄里很有地位。回到家,家人会把饭菜送到嘴边,睡前会把洗脚水端到床边,小伙子找对象都比同伴容易。      在篙船之侧,是柔美的划船。一叶小舟上坐着十名女子,绿衣红裤,头扎花巾,一桨一桨,协调的韵律中平添一分妖娆。篙船划船穿梭迂回在湖面上,千篙万桨,就如同江北一手挽着江南,夕阳笛声伴随着月色丝竹。      溱潼这座千年古镇,有古老的民居,有宋朝的万朵古山茶,有唐代的古槐树,天仙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棵树下。那一片系着的红丝巾,就是今天的情侣们对忠贞爱情的一种寄托。    呵呵,那儿是我的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0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6101859710524.jpg 20056101911993759.jpg 2005610193525522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0 19:09: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就要到了,心情和天气一样难受,想念失之交臂的朋友!远在异国他乡的兄弟你可好吗? 你生在山青水秀的乐平里,你正直坚毅,你才华横溢,你是异国的才人!你忧国忧民。 那一年,含恨明志.离我而去!寻找到了自己最后归宿汨罗江。 你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你我兄弟志同,虽生不同世,可心境可鉴! 时逢端午将近,思你创业未半,而中道落水;今天下分乱,九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所人之唯,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开国领袖之殊遇,欲报之于国家也。 弟本布衣,劳作金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富贵。兄不以弟卑微, 猥自枉屈,遗弟诗书无数,谘弟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 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法文字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旧疾又犯,吾困意已来,小憩些许,能观晨曦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武状元??? 谁这么大排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audio -- 发布时间:2005-6-11 0:57:00 -- 天下第一武状元??? 谁这么大排场?
我怎么觉得像李闯王度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1 05:5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