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24|回复: 4

傅雷:什么是古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lassic一字在古代文法学家笔下是指第一流的诗人, 从字源上说就是从class衍化出来的, 古人说 classic, 等于今人说 first class; 在近代文法学家则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家或作品, 因此古代希腊拉丁的文学被称为 classic。我们译为「古典的」,实际上包括「古代的」与「典雅的」两个意思。可是从文艺复兴以来, 所谓古典精神、古典的作品, 其内容与涵意远较原意为广大、具体。兹先引一段 Cecil Gray 批评勃拉姆斯的话: 「我们很难举出一个比勃拉姆斯的思想感情与古典精神距离更远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对古典精神的实质抱著完全错误的见解, 对于如何获得古典精神这一点当然也是见解错误的。古典艺术并不古板 (或者说严峻, 原文是austere); 古典艺术的精神主要是重视感官 (sensual 一字很难译, 我译作「重视感官」也不妥), 对事物的外表采取欣然享受的态度。莫扎特在整个音乐史中也许是唯一真正的古典作家(classicist),他就是一个与禁欲主义者截然相反的人。没有一位作曲家像他那样为了声音而关心声音的, 就是说追求纯粹属于声音的美。但一切伟大的古典艺术都是这样。现在许多自命为崇拜『希腊精神』的人假定能看到当年巴德农神庙的真面目, 染著绚烂色彩的雕像 (注意: 当时希腊建筑与雕像都涂彩色, 有如佛教的庙宇与神像 ), 用象牙与黄金镶嵌的巨神 (按: 雅典娜女神就是最显赫的代表作), 或者在酒神庆祝大会的时候置身于雅典, 一定会骇然而走。然而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 我们偏偏不断的听到所谓真正『古典的严肃』和『对于单纯 sensual beauty的轻蔑』。固然他的作品中具备这些优点(或者说特点, 原文是qualities), 但这些优点与古典精神正好背道而驰。指第四交响乐中的勃拉姆斯为古典主义者, 无异把生活在荒野中的隐士称为希腊精神的崇拜者。勃拉姆斯的某些特别古板和严格的情绪 mood,往往令人想起阿那托•法朗士的名著 "塔伊丝" (Thais) 中的修士; 那修士竭力与肉的诱惑做英勇斗争, 自以为就是与魔鬼斗争; 殊不知上帝给他肉的诱惑, 正是希望他回到一个更合理的精神状态中去, 过一种更自然的生活。反之, 修士认为虔诚苦修的行为, 例如几天几夜坐在柱子顶上等等, 倒是魔鬼引诱他做的荒唐勾当。勃拉姆斯始终努力压制自己, 不让自己流露出刺激感官的美, 殊不知他所压制的东西绝对不是魔道而恰是古典精神。」(Heritage of Music, p.185-186) 在此主要牵涉到「感官的」一词。近代人与古人 (特别是希腊人)对这个名词所指的境界, 观点大不相同。古希腊人 (还有近代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以为取悦感官是正当的、健康的, 因此是人人需要的。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 一座美丽的雕像或建筑物, 在他们正如面对著高山大海, 春花秋月, 呼吸到新鲜空气, 吹拂著清净海风一样身心舒畅, 一样陶然欲醉, 一样欢欣鼓舞。自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深入人心以后, 二千年来, 除了短时期的例外, 一切取悦感官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危险的。 (佛教强调色即是空,也是给人同样的警告, 不过方式比较和缓,比较明智而已。我们中国人虽几千年受到礼教束缚, 但礼教毕竟不同于宗教, 所以后果不像西方严重。) 其实真正的危险是在于近代人 (从中古时代起已经开始, 但到近代换了一个方向。) 身心发展的畸形, 而并不在于sensual本身: 先有不正常的、庸俗的, 以至于危险的刺激感官的心里要求, 才会有这种刺激感官的 (即不正常的、庸俗的、危险的)东西产生。换言之, 凡是悦目、悦耳的东西可能是低级的, 甚至是危险的; 也可能是高尚的有益身心的。关键在于维持一个人的平衡, 既不让肉压倒灵沦于兽性, 也不让灵压倒肉老是趋于出神入定, 甚至视肉体为赘疣, 为不洁。这种偏向只能导人于病态而并不能使人圣洁。只有一个其大无比的头脑而四肢萎缩的人, 和只知道饮酒食肉, 贪欢纵欲, 没有半点文化生活的人同样是怪物, 同样对集体有害。避免灵肉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 原是古希腊人的理想, 而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正处于一个平衡的阶段, 一切希腊盛期艺术都可证明。那阶段为期极短, 所以希腊黄金时代的艺术也只限于纪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 也许等新的社会制度完全巩固, 人与人间完全出现一种新关系, 思想完全改变, 真正享受到「乐生」的生活时候, 历史上会再出现一次新的更高级的精神平衡。正因为希腊艺术所追求而实现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 所以整个希腊精神所包含的是乐观主义, 所爱好的是健康, 自然, 活泼, 安闲, 恬静, 清明, 典雅, 中庸, 条理, 秩序, 包括孔子所谓乐而不淫, 哀而不怨的一切属性。后世追求古典精神最成功的艺术家如拉斐尔, 如莫札特。所达到的也就是这些境界。误解古典精神为古板, 严厉, 纯理智的人, 实际是中了宗教与礼教的毒, 中了禁欲主义与消极悲观的毒, 无形中使古典主义变为一种清教徒主义, 或是迂腐的学究气, 即所谓学院派。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 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 像清冽的空气一般新鲜; 学院派却是枯索的、僵硬的、矫揉造作、空洞无物、停滞不前、纯属形式主义的、死气沈沈、闭塞不堪的。分不清这种区别, 对任何艺术的领会与欣赏都要误入歧途, 更不必说表达或创作了。 不辨明古典精神的实际, 自以为走古典路子的艺术家很可能成为迂腐的学院派。不辨明「感官的」一字在希腊人心目中代表什么, 艺术家也会堕入另外一个陷阱: 小而言是甜俗、平庸; 更进一步便是颓废, 法国十八世纪的一部份文学与绘画, 英国同时代的文艺, 都是这方面的例子。由此可见: 艺术家要提防两个方面: 一是僵死的学院主义,一是低级趣味的刺激感官。为了防第一个危险, 需要开拓精神视野, 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 为了预防第二个危险, 需要不断培养、更新、提高鉴别力 (taste), 而两者都要靠多方面的修养和持续的警惕。而且只有真正纯洁的心灵才能保证艺术的纯洁。因为我上面忘记提到, 纯洁也是古典精神的理想之一。 摘自《傅雷家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汉语翻译上的一个错误,误导了不知多少人。就拿基点的古典音乐版来说,确切说是古代某一时期的经典音乐。而经典音乐是不应区分时代的。硬把古代经典音乐和现代大众音乐对立,没有任何可信服的依据。现代经典纯音乐、经典大众歌与古代经典音乐都是优秀作品(除了一些歌的歌词受到时代局限外),都属于经典。而普通大众歌甚至垃圾大众歌没有资格与现代经典歌相提并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崇敬傅雷先生。 傅雷个人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 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发表评论】 20054101512841063.jpg 不管是做父母的还是做儿女的都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一词classic源于罗马上层社会使用的拉丁语,它是谐调、高雅、持久、典范的意思。 有一次,歌德听贝多芬时异常感动,竟热泪盈眶,不料这激恼了贝多芬,他跑过去冲歌德说:“你根本没有听懂我的音乐。”古典不是让你激情四射,它是一种心灵的纯真状态,它远离你的尘世观念。 古典主义是一只浸水的手帕,在你需要时它才透出水来;古典主义是一通无名者的来信,除了内容本身不必做其他无关猜想。就像弘一脱下了五毒的衣,赤裸裸行于人世,然后在天际渐渐消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家要提防两个方面: 一是僵死的学院主义,一是低级趣味的刺激感官。为了防第一个危险, 需要开拓精神视野, 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 为了预防第二个危险, 需要不断培养、更新、提高鉴别力 (taste), 而两者都要靠多方面的修养和持续的警惕。而且只有真正纯洁的心灵才能保证艺术的纯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9 17:4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