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03|回复: 2

【推荐】坝上阳光------一篇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当我和他(她)们在一起,听他们谈起在藏区的所见所闻时,我真的被深深地感动了。当然,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他们所描绘的绝美风光,更重要的是那样一种精神。这些朋友都是很平凡的人,但却干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把付出视为一种幸福,把帮助别人视为一种快乐,对于他们来说金钱是身外之物,他们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帮助别人。他们自己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却把幸福和快乐带给了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虽然物质上他们并不富有,但他们拥有最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一片净土。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我的朋友尽管在经济上不能提供很多帮助,但他们都在任劳任怨地做着一些具体的工作,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志愿者才使藏友会朋友的善行付诸实施,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 可能会有朋友不以为然,在这里,我只是想我的感受告诉大家,我想说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很洒脱地走完一生,只有进入一种很高境界的人才能放弃物质上的欲望,真正潇洒地走。 坝上阳光 探访藏族牧区的医疗援助 子蜀   十月的阳光洒落在浩瀚的毛垭草原上,渐已枯黄的草被照的发亮,折射出金属的质 感。昨夜的一场大雪使得四围的神山银装素裹,远处的格聂雪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 莹碧透。无量河水携着蓝天白云在毛垭坝上舒缓地流淌着。散落其间的黑牦牛和间或跳 出的几只雪猪子给草原平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理塘草原大气磅礴的自然之美,完全出 乎了我的意料。   逆河而上,走到山谷间的一个小岔口,再往北行,轧着泥泞不堪的山路,经过一个 多小时的艰难车程,我们进入了海拔五千多米的曲灯乡境内。翻过山脊,在白雪皑皑的 山坡上出现了几顶破旧的黑色帐篷,这就是今天我们陪同乡村医生所干和贡嘎巡诊的目 的地。   所干和贡嘎是当地寺里的扎巴,也是理塘县卫生进修校乡村医生培训班的第一期学 员。结业后他俩在曲灯乡合开了一间小诊所,解决这里近5000人的就医问题。经过五年 的实践,他们的医术已有相当名气,附近白玉、新龙县的牧民也前来求诊。他们不仅在 诊所里为病人看病,每隔一段时间,还深入边远牧场巡诊一次。   踩着没膝的积雪,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帐篷。老乡们已在屋外等候多时,一张 张黝黑质朴的脸上笑意荡漾。小孩们拉住狂吠的藏獒,主人躬身把我们请进了家。和所 有牧民的家一样,帐篷内的陈设非常简陋。一壁堆放着被子、毯子和马鞍,一壁码着晒 干的牛粪,另一壁杂陈着锅碗瓢盆。没有一样家具,仅有的一个木箱上摆放着佛龛,那 是牧民们心中唯一的精神寄托。一束阳光从屋顶泄下,照在正中的灶台上,袅袅的青烟 绕着光束升腾着。   角落里坐着一位名叫次乃的老阿妈。听村长说,她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整个身子已 躬成了九十度,此外,胆囊炎、胃炎也时常折磨着她。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从她刻满 皱纹的脸上看到痛苦的表情。她笑着看着我们,又不时低下头吻一吻身旁的小孙女。所 干和贡嘎拿出药箱,熟练地为她问诊治疗。小屋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之间低声的藏语问 答。随后,医生拿出一大包药交给老人。正要离开,又一位中年妇女一瘸一拐地走了进 来,所干撩开她的裤脚,我们惊讶地看到了她被风湿性关节炎扭曲得变了形的肿大的右 膝。她眼中求助的目光让人不忍卒看。有限的医学知识告诉我这是非常难治的一种免疫 系统的病。所干轻声对我说,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这位妇女的病很难根治,以后她也会 像次乃阿妈那样直不起身子,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尽管如此,医生给她开的药已给了 她足够的慰籍。   当我们起身走出帐篷时,一位精瘦的老人骑马赶到。一下马就紧紧握住了所干他们 的手,不住地感激他们治好了他女婿的胃病。这位老人名叫阿泽仁,是这个部落里少有 的几个会说汉话的人。听说我们是来了解乡村医生的行医情况时,他打开了话匣:“医 生们真是活菩萨啊,不管白天、黑夜,连冬天大雪封山了,他们也要来行医。我们这儿 离县城远,以前有个病痛,去县上骑马要一天,坐车要一天,又不懂汉话,很不方便。 现在村上有了卫生所,我们骑马一个小时就到了。乡村医生十天半月还来给我们看一次 病,真少不了他们噢,也真感谢恩人对我们藏民的关心啊!”   我的朋友王志宏和邱仁辉医生以及他们所创建的推动这个牧区医疗计划的藏友 会的成员们就是阿泽仁大叔提到的恩人。志宏是知名的摄影家,经典杂志社的 总编,邱医生是大学的医学教授,他们都是我非常敬重的人。五年前,当他们募集 了资金,千里迢迢赶到世界高城理塘实施医疗援助计划时,我便开始关注此事。五年过 去了,听说这个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将得以延续和扩大,我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好 奇和激动,决定深入到理塘做一次实地的探访。   从成都到理塘要两天的车程。由于修路,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翻越了一山又一山 ,每座山的隘口总有经幡飘动。渐已增多的白塔和嘛坭堆告诉我,高原越来越近了。   我热爱这个逐草而居的古老的游牧民族,不仅因为我是藏族的后裔,更重要的是我 和许多人一样深深地感激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风俗,保留了 人类与自然最和谐的接触,也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人类的家园存有一片天堂般的净 土。在这雪域高原,蓝天、白云、阳光、马背牧童、跳动的经幡、构成一幅幅令人神往 的图景。   藏区绚丽迷人的景色也深深吸引了做为摄影师的志宏。自90年春踏上这片土地,他 的旅行就一发而不可收拾。随着对高原藏民生活的了解和关注,志宏也逐渐发现美丽背 后掩藏的隐忧,即因恶劣的地理环境,经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所引发的各种疾患对藏民的 困扰。席地而睡的习惯使每个人或轻或重患有风湿;以青稞、糍粑、牛肉为食,常年吃 不到蔬果,使得许多牧民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症;山高路远,偏远地区的牧民缺医少 药,有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造成牧民尤其是妇女和小孩的死亡率很高。   如何帮助这群生活在高原恶地的牧民,一直是志宏这几年思索的问题。95年,在理 塘县卫生局的协助下,志宏和邱医生对1200位牧民的卫生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 统计显示,多数藏民的卫生习惯很差,五成以上的人半年洗一次澡,两成以上的人一年 洗一次,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洗过澡。几乎没有人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因此肝 炎、肠道疾病在当地有很高的流行率。近63.6%的居民经常生病或偶尔生病,相当牧民 因为就医不便放弃就医而延误病情。调查结果让人痛心,也促使志宏和邱医生开启了他 们的医疗援助计划:为理塘县的每个游牧村训练一位乡村医生,并为之提供一个药箱和 一定数量的药品,让其负责该村的基本卫生保健。受训的医生还将随着队伍游牧出诊, 解决牧民因季节变动而迁移的就医问题。为此,县卫生局专门成立了进修学校,派专人 负责这个项目。   此后五年的每个夏季,志宏和邱医生就会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长途跋涉赶到理塘 ,送来辛苦募集到的资金,邱医生还担任医疗方面的培训。五年下来,一共培养出了50 多名本乡本土的乡村医生。这些马背上的医生每人一年的看诊人数就将近一万人次,九 成以上的牧民知道他们并受益于他们的帮助。   在理塘县卫生局,我见到了正在学习的第八期乡村医生培训班的33名学员。他们来 自雅江、巴塘的边远乡村,他们在这里的吃、住和学习费用全由藏友会赞助。学员 们听说我们是王先生和邱医生的朋友,纷纷围住我们,要我们转达他们的谢意。来自曲 灯乡的胜地今年55岁,是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为了让他来学医,乡亲们分担了他所有的 农活,都盼着他学成回去。他说:“回去以后,我要好好为乡亲服务,山再高,雪再大 ,我也要坚持出诊。”禾尼乡的布斗有六个儿子,他把最小的儿子送来学医,理由很简 单“牛场上的人需要医生。”这33名学员在二十天后即将毕业回乡,他们就像种子一样 播撒在白云深处的各处牧区,造福一方乡民。望着他们质朴的笑脸,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理塘的几天里,我听到了许多故事,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 海里萦绕——风雪交加的一个夜晚,乡村医生尼玛徒步几十里赶到日里村为一位难产的 妇女接生,饱受折磨的妇女在他的帮助下终于生下了一个七斤重的儿子。随后不久,他 又用自制的藏药免费为一个烧伤男孩治好了他本要截肢的手臂。   由于地广人稀,每个乡村医生负责的地域很远,一次出诊总要十天半月,终年的积 雪灼伤了他们的眼睛,可他们仍乐此不疲。   许多牧民生活贫困,常常付不起医疗费,乡村医生往往不记报酬,甚至倒贴不少药 费。在允许赊欠的情况下他们想方设法,上山采药,配制各种藏药送给病人,以解老乡 燃眉之急。牧民们也感念他们的付出,每当乡村医生到放牧点巡诊,受到的礼遇甚至超 过了活佛,坐最好的垫子,骑最好的马,喝最纯的酸奶子,牧民纷纷把吉祥的哈达献给 他们,表达心中的感激。   志宏和邱医生每次到理塘,都会深入到牧民和乡村医生家做实地的了解。交通不便 ,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都不会阻碍他们的行程。往往他们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临时的诊所 ,他们随身的药品总会在临走时送给缺医少药的牧民们。   还有理塘卫生进修校的帐目本,一分一厘都清楚记载了培训计划所用的开支,的确 让人有一种钱用在了刀刃上的感觉。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当地牧民的医疗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2000 年,志宏和邱医生又做了第二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牧民的卫生习惯因当地卫生部门 和乡村医生的大力宣传而得以好转,进而使经常生病或偶尔生病的人减至两成。最让人 高兴的是不少牧民的就医观念有了改变,有病求助于喇嘛庙、民俗疗法的比例已从17% 降至2%.及时就诊使妇女儿童的死亡率逐年降低。   医疗援助计划取得了成功。这成功缘于藏友会成员和理塘卫生局各工作人员的默契 合作和无私奉献。良好的成效也使他们决定延续这个计划并扩大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应贴到精华转帖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6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很洒脱地走完一生,只有进入一种很高境界的人才能放弃物质上的欲望,真正潇洒地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5 18:37: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7 18:0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