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61|回复: 12

一只唯美的细腰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7161302599551.jpg 20037161303627046.jpg 有人说王尔德是一只唯美的细腰蜂,一丝不苟的正点,一针见血的睿智。 细腰蜂精致优雅,而且还有毒,一点点的不会致命的毒素,不过足以眩晕致幻和欣快,这满足了我对男人的想象。 可是王尔德不允许我做这样的想象,他是不折不扣一“同志”,不会喜欢一个女人的想象,同志细腰蜂立马用他锋利的尾后针钉了我一口: “艺术是种热病。爱情是一种幻觉。宗教是信仰的时髦代用品。” 真TMD挺刺痛的。 知道王尔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喜欢比亚兹莱,这个26岁死于“典型性肺炎”的大才子,唯美主义和颓废文化的忠实实践者,他和王尔德联手《莎乐美》剧本简直是天作之合。如果说人文时代的绘画是圣洁的,那比亚兹莱的插画称得上“毒汁四溅”,我喜欢他在《黄皮书》杂志和《莎乐美》中的插画,夺了剧作者王尔德的风头。 唯美和颓废总是并置在一起。如果说美丽是精灵,那她一手牵起生命,一手牵起死亡,在波峰浪谷间无所畏惧地舞蹈;如果说美丽是花朵,那她一面绽放着昨天的芽蕾,一面迈向明日的枯萎,在骄阳长风里毫不保留地盛开。所以美丽是颓废的开始,颓废是美丽的结局,它们并置再和谐不过。我凝视着必将腐烂的怒放,体会到生命一边燃烧一边衰亡的快乐。 20037161294668746.gif 比亚兹来作品《黄皮书》插图 2003716130468486.jpg 比亚兹来作品《黄皮书》插图 但是,事情绝对有看上去截然对立的另一面,《快乐王子》这样一篇情深脉脉打动心灵的故事也是出自王尔德笔下!我吃惊的看见这个刻薄的促狭鬼内心的诚实、挚爱和软弱。这是太多太多自诩为聪明过人的艺术家所没有的。 一次,王尔德给儿讲《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28 0:26: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尔德妙语录------《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一言以蔽之,艺术只是作为一面朝向自然的镜子是远远不够的。艺术更是一种再创造,而非反射;艺术与其说是重复,不如说是新的曲调。 所有艺术都是无关道德的……因为艺术的目的是为情感而情感,为行动而情感才是生活的目的。后者那种对生活的实用性组织,我们称之为社会。社会……之存在只是为了积聚人类的能量,从而巩固其自身的持续及健康稳定。社会发出无疑是正确的要求,使每一个成员都以某种生产方式,为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劳动。 所有艺术都是绝对主观的。正如卡罗特所说,他的所有视野,无非就是他自身的思想。 我们仿佛与诗人患上同一疾病,一如歌手给予我们他自己的病痛。 允许我再次引用希腊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艺术带给我们悲伤,使我们净化的同时得到启发。正是通过艺术,并且仅仅是通过艺术,我们得以意识到自身的完美,一如我们得以逃脱那现世中的肮脏陷阱。 坏的艺术源自对生活和自然的回归,然后将它们升华。 艺术是在其自身之内,而非之外,发现她自己的完美。她可不要被什么外界标准来评判。她是一幅面纱,而非一面镜子。她是有着不为森林所知的花朵,不为树木所知的鸟儿。她建造和毁灭着许多世界。她能用一根血红的线,将月亮拉出天堂表面。 艺术从现实主义的牢笼里脱身出来,直接冲向虚幻这个骗子,亲吻着那虚假而美丽的嘴唇。因为艺术知道,只有虚幻这个骗子掌握她伟大的秘密:真理彻头彻尾地、绝对地只关乎形式。而生活--可怜的,大概的,无趣的人类生活--……只会麻木不仁地跟随在他骗子身后,以其单纯而无知的方式,努力地制造一点他话语中的趣味。 享受自然??哈哈,我很高兴说,我已彻底失去享受自然那能力。有人告诉我们,艺术使我们热爱自然更胜往昔,说什么,艺术向我们揭示秘密……我自己的经验却是:我们越是学习艺术,越是不关心自然。 没有哪个伟大的艺术家,看事物只看见事物本身。他若如此,便不再是个艺术家…… 请你这样来创造艺术吧。要为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品尝到欢乐,而创造。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平庸、琐碎之物不可经你双手触摸而得到升华;生活中的事物,无可不被艺术神化。 艺术同时既是浮面又是表象。那些走到表面之下的人得冒险。 公爵夫人:关于艺术,您怎么看? 亨利伯爵:艺术是种热病。 公爵夫人:爱情呢? 亨利伯爵:一种幻觉。 公爵夫人:宗教呢? 亨利伯爵:信仰的时髦代用品。 没什么艺术家是具有道德同情心的。道德同情心,若出现在艺术家身上,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形式上虚伪。 艺术的目标无非是:揭示艺术;蒙骗艺术家。 艺术使个体的生活成为一份祭品,艺术使所有人的生活成为无关道德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科学取代并压制了灵魂以及人们的灵性质素,商业以其贪婪的劲头,毁灭着这美丽的河流、壮观的森林、光辉的天空。。。 若一个作家,只用美德作他人物,你会不会说,他漏掉了一半的人生?那么,对那只画美丽事物的艺术家,我说他漏掉了一半的世界。 有时我想,艺术生活是一种漫长而可爱的自杀,而我并不为之感到遗憾。 只有那风格上最特出的大师,能成功于暧昧之道。 爱自己,是一段长及一生罗曼史的开始。 艺术就是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来说,是一种颠覆的、破坏性的力量,并且因此,具有巨大的价值。因为个人主义所颠覆的,正是那单调的方式、传统的奴役、习惯的暴君、以及人向着机器层次的变形。

join me wo...ahh...ahh...wo...ahh... baby join me join me join me...ahh... baby join me join me...wo..ahh... baby join me join me join me...wo... we are so young our lives have just begun but already were considering escape from this world... and weve waited for so long for this moment to come was so anxious to be together together in death ohh...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join me in death... this world is a cruel place and were here only to lose so before live tears us apart let death bless me with you ohh...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join me in the death ohh... this live aint worth living this live aint worth living...wo... this live aint worth living this live aint worth living...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baby join me in death wont you die tonight for love baby join me in death baby join me in deat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28 0:33: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奥斯卡·王尔德入狱之后,据萧伯纳说,他弟弟威利是这样为老哥辩解的:“奥斯卡并不是个品格败坏的家伙,不管在哪儿你都可以放心地把女人交给他。"考虑到萧伯纳对这位爱尔兰同乡兼戏剧家同行既羡慕又嫉妒,这话说不定是他捏造的,可是捏造得也真漂亮,恰好用了王尔德最拿手的悖论形式:谁不知道王尔德是因为同性恋才给关进监牢里去的呢。   要知道克林顿总统给军中同性恋解禁的事儿,王尔德准会后悔自己早生了一百年。虽然王尔德曾经夸张地说,犯罪是现代生活中惟一的亮点,他自己犯的至多也不过是“风化罪",被判两年监禁,算得上被“严打"了。   话说回来,王尔德伤害了自己的妻儿。他的妻子后来伤心死去,他的儿子隐名埋姓地过活。此外,他的“腻友"道格拉斯的父亲昆士布瑞侯爵也并非不值得同情。看过《美国丽人》这片子的,一定忘不了那位退休海军军官浑身湿透地抱着男主角————他以为是儿子的同性恋买家————而恨极泣下的震撼镜头。在后脑勺上给他一枪,昆士布瑞侯爵也是这么想的。当日王尔德昏了头,先向法庭控告侯爵侮辱人格,却被后者反控。他本该清楚舆论的倾向的。   “如今是这样的年代,读得太多而没时间欣赏,写得太多而没时间思想。”王尔德当年感叹道。他天女散花似的妙语隽言警句怪论,让全世界足足受用了一百年,但欣赏他的人也会说,他的思想远不够深刻和博大。当然,一个胸佩铃兰花的唯美主义者,本来就与深刻博大的思想无缘。我们不能向一只细腰蜂去要求犀牛角。   王尔德这只嗡嗡的细腰蜂,专挑细皮嫩肉的上流社会客厅里的众男女下口。男人当然不在话下: “男人啊越变越老,绝不会越变越好。” “什么东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诱惑。” 女人更糟:“女人对许多事情生来就很精明。除了显而易见的东西,什么也瞒不了她们。“昨晚她胭脂搽得太多而衣服又穿得太少,这在女人向来是绝望的表示。” “坏女人给我麻烦。好女人使我厌烦。” 恋爱与婚姻也成了王尔德开涮的最佳材料: “恋爱总是以自欺开始,以欺人告终。”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 “女人再嫁是因为讨厌原来的丈夫,男人再娶是因为太爱原来的妻子。”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写亨利勋爵故意拿一个念头变戏法,给它涂上幻想的颜色,为它插上悖论的翅膀,将它播弄成了“哲学”,而“事实”却受了“哲学”的惊吓作鸟兽散。但作者忘了添一句说,一个筋斗翻过来,“事实”又回到“哲学”的身旁。这就是王尔德的paradox的艺术,傅孝先认为,这个词不翻成“似是而非",而应译为“似非而是"。在王尔德的场合尤其如此。 调情不是两个人的隐私么?他说得好:“女人可以跟任何人调情,只要有旁人看见。" 日记不是一个人的秘密么?他写得更妙:“这里面记录的不过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私下的感想和印象,所以呢,是准备出版的。"最匪夷所思的翻案文章,要数《理想丈夫》里的那一句“他恋家的样子简直像个单身汉。"单身汉的家居然可恋,仅仅因为他是单身!王尔德下面的话有点儿邪了:“一旦男人荒废了对家庭的责任就没了丈夫气。我不喜欢这样的男人,"《不可儿戏》里的少女关多琳说,“他们太动人了。”   王尔德就这样,将一切流行观念玩弄于股掌之上。他最有名的颠覆之举,是他在《谎言的衰朽》一文中所说的,生活模仿艺术,胜过艺术模仿生活。他用悖论揭示的真理,委实很难反驳。 当然,总的来说,王尔德的艺术属于马蒂斯所谓“安乐椅的艺术”———亨利勋爵只要出场,就总是半躺在丝绸垫子的圈椅上。别看王尔德对上流社会的客厅中人极尽嘲弄之能事,他本质上还是属于这个客厅,所以他的蜂刺,顶多痒而不痛。但两年的监禁使他沦入深渊,而深渊使他深刻。在他生涯的最后,他恨不得“连根拔起那轻蔑的舌头"。在客厅里,亨利勋爵曾经说,对伦敦东区(贫民窟)的关心不过是庸人自扰;在监牢里,王尔德终于忏悔道,他早该留意阳光照不到的“花园的另一半”。   王尔德与中国新文学结缘甚早。在鲁迅眼里,他属于异域“世纪末的果汁”中的一份。1924年洪深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在上海演出,一时好评如潮。丁西林等剧作家深受他影响,便有了不少君子和淑女在戏台上竞逞其巧舌。 如果不限文类,那么这一百年里,中国作家谁最像王尔德呢?也许,林语堂有其幽默,而不免矜持;梁实秋同样尖刻,但失之油滑;钱锺书《围城》的心思之灵慧、口角之波俏,与王尔德真能分庭抗礼,可是钱氏大约不会喜欢这么比照吧。   在我个人看来,张爱玲的行事行文倒是大有王尔德之风。王尔德素以智力上的优势为傲,张爱玲也是“不聪明的人她就不喜"(胡兰成语);两人都喜欢奇装异服地招摇于人前,在擅长自我包装方面堪称合璧;两人的文字,色彩都丰富而敏感,只不过张爱玲调子偏灰一些;最主要的一点,张爱玲那种皮里阳秋爱损人的特点,简直算得上女“王"了。举一个例子。张爱玲也像王尔德一样,对衣饰作为个人心情及时代精神的表征别有会心: “她的发式和服装都经过缜密的研究,是流行的式样与回忆之间的微妙的妥协。"“宽袍大袖的,端凝的妇女现在发现太福相了是不行的,做个薄命的人反倒于她们有利。"都活脱脱像是王尔德的口吻。张爱玲1990年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还引到王尔德的名言:“好美国人死了上巴黎。”   “才,所以装点世界;情,所以粉饰乾坤。" 一百年来,王尔德以他卓绝的才情颠倒了众生。有人问温斯顿·邱吉尔,来生最愿意与谁订交倾谈,这位一直活到91岁的“语言巨子"想到的正是那个46岁就死掉的牛津才子。“奥斯卡·王尔德",他说。   《王尔德全集》(六卷,含小说童话卷,戏剧卷、诗歌卷、评论随笔卷和书信两卷),荣如德、巴金等译,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198·00元;《奥斯卡·王尔德》,[爱尔兰]弗兰克·哈里斯著,蔡新乐、张宁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20·00元   王尔德真正的文学生涯从1888年起到1894年止,只持续七年时间。1887年,他就任《妇女世界》主编,直到1889年辞职。王尔德第一部值得纪念的著作,是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引人注目的是,它对儿童和成人都很有吸引力。1891年,王尔德惟一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问世,英国报章几乎众口一词地予以谴责。王尔德最妙趣横生的随笔集,是他的《意图集》。占全书一半以上篇幅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副标题是“论无所事事的重要”。1892年,王尔德自称“带有粉红灯罩的摩登沙龙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在圣詹姆斯剧院上演并大获成功。1895年1月3日,《一个理想的丈夫》首演;2月14日,《认真的重要》首演。两部戏均观众如云、好评如潮。4月,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罪入狱,被判服苦役两年。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因脑膜炎病逝于巴黎美术大街13号阿尔萨斯旅馆。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创作,就像王尔德生命中众多的事件一样,实在是偶然促成的:王尔德和阿瑟·柯南·道尔同美国出版商J·M·斯托达特一起聚餐,斯托达特席间委托他们为《利平科特月刊》撰稿。王尔德完成的是《道连·格雷的画像》,柯南·道尔写的则是《四签名》。   最早汉译王尔德的是周作人。他将王尔德译为淮尔德。在周氏兄弟1909年编译的《域外小说集》中,开篇即是《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文/江弱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3 12:32: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秀喜欢唯美和颓废的东东?好象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兹来的好画,秀配的好音乐。 一路听来一路看,在一种崇高庄严的氛围之中感觉那份对人体美、自然美的顶礼膜拜,感受画家以及音乐家为这种美所做的大声歌颂。 顺带初步认识戏剧名家王尔德。 谢谢秀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7131130170869.gif 200371311302674522.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会流泪,为一切美好的、真实的、感人的事物。 但决不接受故意的扇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完这几句话,就知道蓝尘喜欢王尔德!谢谢你的波德莱尔的诗,我也很喜欢他。 看咱们口味差不多。。。所以推荐你夏天也穿吊带和长裤,这是我最喜欢穿的一款。裤子35%莱卡65%涤很舒服的。 2003716120356278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28 0:22: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16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的浪里白条工夫了得!! 我只好给你看衣服了。。。记得每次都穿这个呀!那半截的裤子也行P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6 7:32:0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6 03:4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