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科学》的主编在我咖啡馆开业时来贺,写了如下这篇文章,我到昨晚才看到,在新浪的论坛“城市猎人”版里,他是那个版的版主,叫独孤寻欢。
摘录如下:
“YES or NO”。女性朋友在怡乐路新张了一间咖啡馆。问她为什么取这样一个不着三四的名字,她说,因为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也相信来这里的客人不是说好就是说不好,所以“YES or NO”,亦算不过不失。
那天是开张第一天,又逢她交游颇广,祝贺的人来来往往,虽然不是三教九流俱全,但这些客人不是来自传媒就是画家、行为艺术家或者古典音乐发烧友——全部是女性朋友所热爱的玩意。人多,地小,又赶上电视台来做采访,经常是坐着一批,站着一批,走了一批,站着的一批再坐下来,后来,女性朋友便倡议仍然站着的那批,先上二楼去看文化人陈侗再度装修准备开张的”博尔赫斯”书店,那里有一些行为艺术展。
真是新鲜。以前在北京曾经认识过一些玩行为艺术的,大概是因为道不同而不相为谋,听他们大侃当年在冬天全裸趴在冰块上半个小时、放把火将穿在身上的衣服烧掉、脱光了衣服与一笼小鸡关在一起……感觉他们不是胡言乱语就是精神恍惚,偏偏他们还拿出照片为证。再后来,他们就有人痛哭流涕,抱怨搞一次艺术是多么的不容易,每次在表演前都要带上几包烟几瓶酒,以免被抓进去以后没烟没酒来销魂——广州是个非常务实的城市,人们在搞艺术之前先要玩商业,所以很少听说有玩行为艺术的,几年来大约只听说有一些诗人在全城电线杆上贴“牛皮癣”、江南藜果在大学校园前表演杀鸡——现在,楼上就有行为艺术看,岂可错过。
及至到了二楼,不仅大跌眼球。几个房间空荡荡,对着楼梯的那个房间放着一些盒子,盒子里是掏空了的《号外》、《CREAM》、《十四行诗》等潮流杂志及老土诗集,再仔细观摩,原来掏空了的位置都摆着一支塑料枪,有长的冲锋枪,有短的勃朗宁,旁边还标着口径4.6MM的 “CREAM”单兵轻武器弹—B90、中国YIFU“新月”WSP手枪—201、中国YIFU “号外”冲锋枪—B15等字样……看了半天也不明白这堆“艺术”的意义,问旁边那位艺术家,却笑而不语,回来后我估摸着大概是在玩反战概念。
忽然内急。便去了隔壁的洗手间,顿时便不急了,但见冲水器上都贴着一对眼镜,感情是玩针孔偷窥。而再隔壁的一个房间,全是五彩缤纷的1、2、3、4、5、6……彻底晕菜。
别怨我,我真的不懂欣赏与行为有关的艺术。而且,我还纳闷,广州这样一座务实的城市,到底需不需要行为艺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13 9:15:58编辑过]
|